|
接手 “咱們接手有一特點,手極松極輕。對方手來,我的手松松交給他,手和肢體要敢于交給對方,要舍得交給對方,對方想去哪隨著走,在前頭引著幫他開道。不要在手上肢體上跟對方有一絲一毫的較勁。咱們接手不主張跟對方較勁,要大松大軟,要舍己從人?!? 練哪用哪接 “接手不是用手接,是用內(nèi)里的東西(內(nèi)功)跟對方接,對方扶著我手腕,我用手腕跟他接就錯了。我們接手的原則就是練哪要用哪接:練腰就要用腰跟對方接,練內(nèi)炁就用內(nèi)炁接,練神經(jīng)就用神經(jīng)接。” “'練哪用哪接’不是實著接,接觸點這兒得是虛的,不能有東西。對方摸著的都是皮兒,里頭都是空的,咱們接手先要做到讓對方摸不著你,摸不著你哪?摸不著你內(nèi)里的東西(勁源)?!? “對方手來,我內(nèi)里的東西(內(nèi)功)只要跟嚴了就是拿;對方摸不著東西想撤,我內(nèi)里的東西(內(nèi)功)跟嚴了就是發(fā)。所有勁力都是從內(nèi)功演變來的,粘、黏、拿、發(fā)用的是內(nèi)里的東西(內(nèi)功)?!? 不用手 “前人講'太極不用手,用手非太極。’所謂'用手’,就是指用胳膊勁,就是用力,用力即落入旁門。只有不動手,才能'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才能做到依人、隨人、從人,在沾、粘、連、隨中聽勁,才能知己知彼?!? “把手交給對方,我用一點點內(nèi)里的東西(內(nèi)功聽勁)接觸對方。要注意,這一點點東西是極虛極虛的,微不可察的。也不能跟對方抵抗,要躲開他,表面上隨從他。接觸對方干嘛?是去了解對方的情況,知道他想干嘛。我手是松的,對方在我手上摸不著東西,他的東西過來,在我皮毛這就進不來了。要是我手上用力,有胳膊勁,他反倒好辦,順著我的手就進來了,等于是我自己提供了挨打的靶子。所以,我們練拳也好摸手也好,先要訓練手上不用力?!? “'不用手’那用什么呢?咱們這門里很明確,就是用內(nèi)功。內(nèi)功打人對方用胳膊攔不住,這勁能松著透過去打人,我們打人最厲害的就是這個東西。行話說'彼勁剛觸我皮毛,我意已入彼骨里’,入到他骨子里的就是內(nèi)功。我這勁是松松耷耷過去的,直接透到對方骨子里,他摸我的手是松著的,我的東西過去他攔不住,只能是被動挨打。” “看著是我手這么挨著他,實際我用的不是手,跟這手沒關(guān)系。記住一點,我們的手沒有打人的義務(wù),咱們是用內(nèi)功打人。內(nèi)功這東西特妙,你們只要把里頭練通了,好處無窮?!? “手不許主動、不許妄動、不許盲動,這樣才能逐步把手訓練得符合'有手似無手’的要求。等到內(nèi)功能夠自如的支配肢體運動了,就能逐漸達到'全身都是手’的效果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松著接 “要松著接對方的手,對方剛扶著我一點兒就要松。松哪兒呢?要松周身。松到什么程度?松到對方碰哪都是空的。要把接觸點松沒了,松沒了不是撤手,手跟對方依然挨著,保持不變。對方手推也好拉也好,跟他接觸的這地方得是虛的,他推著感覺沒有實的東西,因為我們用里頭的東西(內(nèi)功)把接觸點這松沒了。我這兩胳膊跟兩條麻繩似的,對方想摁哪也摁不著?!? “手交給他,我里頭的東西(勁源)根本就不讓他碰著??瓷先ナ撬谵粑遥x著我真正的東西(勁源)遠著呢。等我突然把里頭東西(勁源)撤了,腰也好內(nèi)氣也好神經(jīng)也好,對方會感覺像搬個東西里頭突然空了。這撤好了能直接把這人提溜起來,引進落空,能把這人撤得暈頭轉(zhuǎn)向。為什么?里頭這東西(內(nèi)功)能量大著呢!里頭給你撤空了,這個空是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做到的,所以松的最后,松必空?!? “這松很厲害,它能影響我們周身能量的調(diào)動,所以一定要松。不管是練拳還是推手,我們要求不許帶一點外力,一絲一毫的外力都不要有。外力多一分內(nèi)力就會減弱一分,外力用得越多內(nèi)力就會越受制。我們的要求是從頭到尾都要'大松大軟’。有人講要打拳要打出剛勁,我們沒這要求,也不許這么打拳,打出剛勁這拳就完了。拳光外面打得很漂亮,錯,證明外面練過了。我們練拳是用內(nèi)里的能量(內(nèi)功)練,外面不許使勁,里面不能省勁,這是基本要求?!? 要平衡 “對方出剛勁我也出剛勁,錯!這就等于兩個人都是太極陰陽里的那個陽。不管什么時候,對方主動推我,他就是陽,我這手上得是陰。到對方變成陰的時候,我就要變成陽。跟人接手,以陽對陽、以陰對陰都不對,偏離了太極拳應(yīng)有的陰陽對應(yīng)關(guān)系。陰和陽不僅要對應(yīng),還要平衡。老話講:'純陰無陽是軟手,純陽無陰是硬手,一陰九陽根頭棍,二陰八陽是散手,三陰七陽猶覺硬,四陰六陽顯好手,唯有五陰并五陽,陰陽無偏稱妙手’,陽多陰少或陰多陽少都不行,只有陰陽平衡才最合適,才能'妙手一著一太極,空空跡化歸烏有’?!? “對方一伸手我一伸手,剛一挨上就要跟他保持平衡,我們管這叫隨遇平衡。隨遇平衡是里頭的東西(內(nèi)功)跟他平衡。這平衡做好了他輕易摸不著我的東西。把手這交給他,要敢給他,讓他覺得似乎要摁著了,但總摁不瓷實。怎么讓對方摁不瓷實呢?我里頭東西跟他過來的勁頭這微微撤一點就行,他摁我手這我就撤手這,他想摁我腰我就撤腰,順著他撤。撤多少合適呢?以前我們講撤個韭菜葉(寬)就行,現(xiàn)在我們講撤個卡片這么厚就行,撤多了不行,多了就是丟,撤少了也不行,少了就是頂,要不丟不頂。里頭東西要合著,手給他了沒有里頭東西合著不行,那是弱?!? 與人接手先要做到與對方平衡,才能在進一步運動變換中影響破壞對方的平衡,使其失衡失重。先生指出: “好的接手要讓對方感覺處處受制,處處是背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