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購物盛典了。很多朋友都在忙著加購物車,計算滿減的金額,再到處看看有沒有可以領的優(yōu)惠券。事實上,大家平時注意一下,就能發(fā)現“購物節(jié)”已經不是一年一度或者年中年尾那兩次了,而是幾乎全年都是某某消費節(jié)。當我們往自己的購物車里加東西的時候,我們是怎樣挑選商品的?有些朋友是主動挑選,先研究自己家里需要什么,然后按照具體商品找品牌或者賣家進行對比,最終選擇最實惠的。有些朋友是被動挑選,在平臺上隨機瀏覽,看到哪個活動力度大,瞬間被刺激到了,就拉進購物車,準備到點結賬。對于一個特定的產品,比如牙膏,從兩塊錢一支的,到一百塊錢一支的,都有得賣。我們是怎么挑選的呢?一部分朋友肯定會說,這幾年大家經歷了什么還沒點數嗎!全世界經濟不景氣,哪有錢大手大腳地買貴的產品啊!肯定挑最便宜的買呀!另一部分朋友會覺得,這幾年大家確實都很辛苦,那就應該適度消費升級,給自己買一點好的東西,提升生活品質。這時候,一定會有人拋出那個終極問題:誰不想用好東西?。£P鍵是有錢嗎?錢從哪里來?經濟危機的年代,也有人在發(fā)財;經濟繁榮的時期,也有人在破產。撇開玄學因素不談,“掙到錢”這件事情可以分為三大要素,一是掙錢的意愿,二是掙錢的方法,三是掙錢的行動。其實對于大部分人而言,沒怎么掙到錢的最大原因,不是不懂掙錢的方法,或者沒有掙錢的行動,而是沒有掙錢的意愿。用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來說就是:很多人只是喜歡花錢,而不是真正喜歡錢。如果能有進入華某公司工作的機會,雖然996甚至007,但是年終獎動不動發(f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誰會拒絕這種工作??!除了華某公司,眾所周知的高薪雇主還有互聯網大廠、投資銀行、戰(zhàn)略咨詢公司、私募基金、服務金融投資與企業(yè)并購的律所等等。那么問題就來了,既然大家知道有這些高薪工作機會的存在,為什么沒有去爭取嘗試一下呢?很多朋友可能已經學會搶答了,答案就是:更多人會說,我怎么有能力獲得這種工作呢!世界上有一種心態(tài),會衍生出兩種完全不同的行為方式:一種人是極致的節(jié)約,頂著物價下限買東西;另一種人是極致的升級,頂著可支配資金上限買東西。前一種人是因為極度的不自信,產生極度的不安全感,因而需要極致地壓縮支出,留出盡可能多的余錢,讓自己內心稍微安全一點點。后一種人是因為極度的不自信,產生極度的不想被輕視的需要,因而在能力極限上營造出自己過得很好的偽裝。前一種人長期保持極限節(jié)儉的習慣,會讓自己長期處于稀缺狀態(tài),進而形成短視的思維和決策方式,放棄了任何短期難以產生收益的長遠打算。后一種人長期把精力投放在維持虛假繁榮的面子工程上,嚴重缺乏對里子的建設與投入,也放棄了為長期建高樓的基礎工程。前一種人潛意識中形成了自己配不上更貴產品的潛層認知,因而絕不敢買更貴的。后一種人潛意識中也充斥著自己配不上精心偽裝出來的生活品質的感覺,因而絕不敢讓別人看到自己用便宜的。不相信自己有價值,不相信自己的價值能夠創(chuàng)造出越來越多的社會需要的價值,進而交換回越來越多的可供自己支配的價值。這就是很多人“不想掙錢”的根源所在。他們不是“不想”,其實是不敢想,不相信自己配得。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在道理上,其實是完全相通的。在物質世界里,人的身體受到某種消極刺激,慢慢積累成疾病。在疾病還沒有癥狀的時候,人也難以發(fā)現自己病了。等癥狀加重了、明顯了,感覺越來越難受了,人才想去看醫(yī)生。在精神世界里,人受到某種消極情緒持續(xù)刺激,慢慢形成了壞習慣。在壞習慣積累到某個程度的時候,經?;蛘叱掷m(xù)地讓自己做出錯誤的行為,造成損失和傷害。這個時候,人才會想到反思自己的思維習慣是否存在錯誤認知。當然,有的人可能自始至終都不會意識到這一點。正如診斷疾病可以有一些癥狀或者體檢指標,能夠引起我們的注意。認知層面是否存在重大問題或者錯誤,其實也能簡單的自我診斷一下。大家稍微回想一下,自己是否長時間花錢很節(jié)約,以至于較為頻繁的產生情緒低落,甚至偶爾產生人生沒意思之類的想法。或者另一個極端,自己是否長時間由于某些“面子工程”的花費較大,以至于生活其他方面被極致壓縮,頻繁產生過度的疲憊感,甚至偶爾產生想要放棄的感覺。對于之前過分節(jié)約的人,就是要拿出原本用于儲蓄的一部分資源,進行消費升級。對于之前過度將資源配置到維持面子工程上的人,就是要砍掉面子工程的投入,在其他領域進行消費升級。把能夠調劑出來的資源,投入到自己有明顯感知的地方,最好是高頻使用的領域。比如貼身穿的衣物,比如每天都要用的個人護理用品,比如茶杯餐具等等。要專挑那種過去覺得“我怎么能用得起”的商品,進行消費升級。如果價格確實相對收入水平比較高,那就買一次體驗一下,用完再回歸次一級的價位產品。如果價格相對收入水平可以承受,那就進入家庭采購清單,持續(xù)用下去。如果價格確實過高,那就列入重大成就獎勵對象,等自己取得了某個重大成功時,買來獎勵自己。好鋼用在刀刃上,資源一定要投放在自己有顯著感知的領域。這些領域的消費升級,就是讓我們在每一次使用這些產品的時候,通過內心的滿足感,來逐步建立自己配得上更美好生活的配得感。持續(xù)的使用,就是持續(xù)地強化自己的配得感。然后,人就會慢慢適應這個層次的品質,從而產生要求。這種要求,既是對物質品質的消費要求,也是對自己獲得匹配經濟收入的要求。人一定要對自己有要求,否則躺平擺爛就是最舒服的生活方式。官方都強調,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很多人其實只敢做夢一般的幻想,而不敢真正思考如何去實現的那種想。把有限的資源分配到我們最能夠感知到的領域,讓自己體驗更高水平的美好,讓自己持續(xù)獲得對于更加美好生活的配得感,向著更高要求的美好生活努力奮斗。對于正在艱苦奮斗的朋友們,更加要重視保護和維持好自己的配得感,這樣才不會產生“自己這么辛苦但卻一無所獲”的挫敗感。很多的努力不是短期能夠看到成果的,這就需要我們給自己提供正反饋,保護好自己的配得感,讓自己在需要持續(xù)付出辛苦努力的上坡路上,走得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