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賽珊教授是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中醫(yī)科的杰出代表,是我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內分泌代謝疾病與風濕免疫疾病的先驅與權威專家之一。她師從名醫(yī),深得施今墨學術思想傳承(通過祝諶予教授),并在協(xié)和醫(yī)院這一頂尖西醫(yī)平臺上,長期致力于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干燥綜合征、風濕病、婦科病、內科疑難雜癥的臨床治療與研究,形成了“病證結合、中西互參、活血化瘀、益氣養(yǎng)陰、調理脾胃”的獨特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 以下將圍繞您提出的兩個重點方向,系統(tǒng)介紹: 一、郭賽珊教授治療糖尿病并發(fā)癥(如周圍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的經驗方與用藥思路 ?? 一、學術認識: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核心病機 郭賽珊教授認為,糖尿病(消渴病)久病必致“氣陰兩虛、燥熱內生、瘀血阻絡”,這是糖尿病多種并發(fā)癥(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發(fā)生的共同病理基礎。 ?? 核心病機: - 氣虛:乏力、少氣懶言,推動無力 - 陰虛:口干、咽干、舌紅少津 - 燥熱:傷津耗液,加重陰虛 - 血瘀:脈絡瘀阻,是糖尿病并發(fā)癥(如神經、眼底、腎臟損傷)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 “久病入絡,瘀血阻滯”是糖尿病并發(fā)癥發(fā)生發(fā)展的核心環(huán)節(jié)。 因此,郭賽珊教授治療糖尿病并發(fā)癥時,特別重視: - 益氣養(yǎng)陰以治本 - 活血化瘀以通絡 - 清熱涼血以護絡 - 兼顧健脾補腎,調理整體 ?? 二、糖尿病并發(fā)癥經驗方舉隅 1. ??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經驗方 ?? 適用證型: - 糖尿病病史較長,出現四肢麻木、刺痛、發(fā)涼或灼熱感,夜間加重,舌質暗或有瘀斑,脈細澀或弦細。 - 病機:氣陰兩虛,瘀血阻絡,肌膚失養(yǎng)。 ?? 基礎經驗方(參考): 中藥 劑量(參考) 功效說明 黃芪 30g 益氣固表,改善微循環(huán),提高神經修復能力 太子參 15g 益氣養(yǎng)陰 生地黃 15g 滋陰養(yǎng)血,生津潤燥 玄參 12g 滋陰降火,解毒散結 丹參 20~30g 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huán)(核心藥) 赤芍 12g 涼血散瘀,通絡止痛 雞血藤 15~20g 活血補血,舒筋活絡,對神經痛尤佳 當歸 10g 養(yǎng)血活血 牛膝 10~12g 引血下行,補肝腎,通經絡 桂枝 6~10g 溫通經脈,改善肢端循環(huán)(若怕冷) 甘草 6g 調和諸藥 ? 功能主治: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適用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手腳麻木、刺痛、發(fā)涼),是郭賽珊教授臨床常用經驗方之一。 ? 加減: - 若四肢發(fā)涼明顯(陽虛明顯):加制附子(先煎)6~9g、細辛3g - 若疼痛明顯(刺痛、灼痛):加延胡索、乳香、沒藥(各6~10g) - 若舌苔厚膩(兼痰濕):加蒼術、茯苓、薏苡仁 2.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經驗方 ?? 適用證型: - 糖尿病病史長,出現視物模糊、飛蚊癥、眼底出血或滲出,舌質暗紅或有瘀點,脈細澀。 - 病機:陰虛血熱,瘀血阻絡,目絡受損。 ?? 基礎經驗方(參考): 中藥 功效說明 生地黃 滋陰涼血,養(yǎng)肝明目 丹參 活血涼血,改善眼底微循環(huán) 赤芍 涼血散瘀,清肝明目 菊花 清肝明目,緩解眼干澀、視物不清 枸杞子 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密蒙花 清熱養(yǎng)肝,明目退翳(用于視物模糊) 丹皮 涼血活血,清肝熱 三七粉(沖服) 1.5~3g,活血止血,改善微小出血灶 黃芪 益氣扶正,改善眼底供血 決明子 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可選) ? 功能主治:滋陰涼血、活血明目,適用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出血、滲出、視物模糊),是郭賽珊教授治療糖尿病眼病的常用思路。 ? 加減: - 若出血明顯:加茜草、蒲黃炭 - 若玻璃體混濁、飛蚊癥重:加茺蔚子、青葙子 ?? 三、治療糖尿病并發(fā)癥的共同用藥核心(郭賽珊經驗) 藥物 作用 常見搭配 丹參 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huán)(核心藥) 丹參 + 赤芍 / 雞血藤 黃芪 益氣扶正,提高修復能力 黃芪 + 太子參 / 黨參 生地黃 滋陰養(yǎng)血,生津潤燥 生地 + 玄參 / 麥冬 赤芍 / 丹皮 涼血散瘀,清血中伏熱 赤芍 + 丹參 / 三七 雞血藤 / 當歸 活血養(yǎng)血,通絡止痛 用于神經、血管病變 二、郭賽珊教授治療干燥綜合征、風濕病的具體醫(yī)案或加減規(guī)律 雖然郭賽珊教授關于干燥綜合征、風濕病的專方不如糖尿病領域那樣系統(tǒng)公開,但根據其“辨證論治、病證結合、滋陰清熱、活血通絡”的總體思路,以及協(xié)和醫(yī)院相關學術資料、醫(yī)案報道,可以總結如下: ?? 一、干燥綜合征(pSS)——用藥思路與加減規(guī)律 ?? 常見證型: - 陰虛津虧夾熱型 或 陰虛濕熱型 - 主癥:口干、眼干、皮膚干,或伴口腔潰瘍、舌紅少苔或苔黃膩,脈細數或弦細。 ?? 核心治法: - 滋陰潤燥(生地、麥冬、石斛、沙參、玉竹) - 清熱解毒(黃芩、知母、天花粉、玄參) - 活血通絡(丹參、赤芍,改善腺體分泌功能) - 益氣健脾(太子參、山藥,改善乏力與吸收) ?? 常用核心藥組合: - 生地黃、玄參、麥冬、石斛、沙參、丹參、太子參、五味子、甘草 ? 加減規(guī)律: - 眼干明顯:加枸杞子、菊花、密蒙花 - 口干嚴重 / 唾液少:加烏梅、石斛、甘草(酸甘化陰) - 關節(jié)痛:加雞血藤、桑枝、秦艽 - 舌苔黃膩(濕熱):加茵陳、黃連、薏苡仁 ?? 二、風濕?。ㄈ珙愶L濕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炎)——加減規(guī)律 ?? 常見證型: - 風濕痹阻、氣虛血瘀、或寒濕/濕熱阻絡 - 主癥:關節(jié)疼痛、腫脹、晨僵,或遇冷加重,舌暗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或濡。 ?? 治法: - 祛風除濕、散寒通絡 或 清熱祛濕、活血通絡 - 核心藥:羌活、獨活、秦艽、威靈仙、桂枝、黃芪、丹參、雞血藤 ?? 常用加減組合: - 寒濕型:加制附子、干姜、桂枝 - 濕熱型:加黃柏、薏苡仁、忍冬藤 - 血瘀型:加丹參、赤芍、桃仁、紅花(少量) - 體虛乏力:加黃芪、黨參、白術 ? 總結:郭賽珊教授臨床經驗特點 疾病領域 核心思路 代表治法 常用核心藥 糖尿病并發(fā)癥 氣陰兩虛、瘀血阻絡 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 黃芪、丹參、赤芍、雞血藤、太子參、生地 干燥綜合征 陰虛津虧、燥熱/濕熱傷津 滋陰潤燥、清熱活血 生地、麥冬、石斛、丹參、太子參、沙參 風濕病 風濕痹阻、氣血失調 祛風除濕、活血通絡 秦艽、雞血藤、丹參、羌活、黃芪 ?? 溫馨提示: - 郭賽珊教授的臨床經驗體現在“病證結合、方證對應、靈活加減”上,上述方劑與用藥思路均為其臨床常用核心組合,但非固定不變,需根據患者具體癥狀、舌脈、體質辨證使用。 - 若您有具體病例或想了解某類疾病的典型醫(yī)案、劑量搭配、現代研究支持,我可以繼續(xù)為您深入整理。 如您希望獲取: - 郭賽珊教授治療糖尿病腎病、胃腸功能紊亂、更年期綜合征的經驗 - 或她與董振華、祝諶予等協(xié)和中醫(yī)名家的學術關聯 歡迎繼續(xù)提問,我將為您系統(tǒng)梳理。 |
|
|
來自: 昆山同德堂鄒醫(yī)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