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寒露簡介 寒露是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第十七個節(jié)氣,秋季第五個節(jié)氣,表示秋季時節(jié)正式開始;時間在公歷10月7日~9日?!对铝钇呤蚣狻氛f:“九月節(jié),露氣寒冷,將凝結(jié)也。” 史書載:“斗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jié),故名寒露。” 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氣溫逐漸下降,比白露時更低,地面露水更冷,快要凝結(jié)成霜了。寒露時節(jié),南嶺及以北廣大地區(qū)均已進入秋季,東北進入深秋,西北地區(qū)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jié)氣,都表示水汽凝結(jié)現(xiàn)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夜晚,仰望星空,你會發(fā)現(xiàn)星空換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已西沉,隱約聽到冬天的腳步聲。寒露時節(jié),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qū)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北部和新疆北部地區(qū)一般已開始降雪。 ● 寒露三候 我國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p> 1、鴻鴈來賓。鴈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季秋后至者為賓?!锻〞纷鱽頌I。濱,水際也,亦通。 2、雀入大水為蛤。雀,小鳥也,其類不一,此為黃雀。大水,海也,《國語》云:雀入大海為蛤。蓋寒風嚴肅,多入于海。變之為蛤,此飛物化為潛物也。蛤,蚌屬,此小者也。 3、菊有黃華。草木皆華于陽,獨菊華于陰,故言有桃桐之華皆不言色,而獨菊言者,其色正應(yīng)季秋土旺之時也。 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xiàn)很多蛤蜊,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菊始黃華”是說菊花已普遍開放。 ● 寒露習俗 1、登高:寒露時節(jié),我國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jié),更會吸引眾多的游人。 2、秋釣邊: 每到寒露時節(jié),氣溫快速下降,深水處太陽已經(jīng)無法曬透,魚兒便都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qū)游去,便有了人們所說的“秋釣邊”。 3、觀紅葉:寒露時節(jié),秋風颯颯,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漫步在通幽曲徑上望山坡。便會看到一簇簇、一片片紅葉。 4、秋收:寒露時天氣對秋收十分有利,農(nóng)諺有:黃煙花生也該收,起捕成魚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來。 5、防凍害:寒露前后.氣溫更低.此時的白露漸漸轉(zhuǎn)為凝結(jié)的白霜。寒露前后,田間作物最怕受寒風侵襲,農(nóng)家就要預防田間凍害。 6、吃母蟹: 俗話說“西風響,蟹腳癢”,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熬旁聢F臍,十月尖”,寒露時節(jié)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jié)。 7、喝“寒露茶”:寒露前后正是茶樹生長的極好時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謂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為最佳。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jīng)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的清香味。 8、吃芝麻: 民間有“寒露吃芝麻”的習俗。在北京,與芝麻有關(guān)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熱門貨,如芝麻酥、芝麻綠豆糕、芝麻燒餅等。其他傳統(tǒng)食物: 花糕、菊花酒、柿子等。 ● 寒露養(yǎng)生 諺語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寒露節(jié)氣一過,應(yīng)注重足部保暖。此時的氣候容易患上季節(jié)交換的感冒發(fā)熱,這些季節(jié)性的常見病都要充分防范,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一些人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易于傷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既可調(diào)節(jié)精神又可強身健體。  1、寒露養(yǎng)生 在自然界中,深秋陽氣漸退,陰氣漸生,人體生理活動也要適應(yīng)自然界變化,以確保體內(nèi)生理(陰陽)平衡。醫(yī)學四時養(yǎng)生強調(diào)“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秋季必須注意保養(yǎng)體內(nèi)陽氣。氣候變冷,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于內(nèi)之時,故應(yīng)以保養(yǎng)陰精為主,秋季養(yǎng)生不能離開“養(yǎng)收”這一原則。 自古秋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yīng),“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會出現(xiàn)咽干、鼻燥、皮膚干燥等癥狀。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暮秋飲食應(yīng)滋陰潤燥(肺)為宜,應(yīng)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zhì);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等傷陰精的辛辣之物。  2、寒露養(yǎng)神 除了飲食之外,寒露的精神調(diào)養(yǎng)也不容忽視,由于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人的心中引起凄涼之感,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易于傷感的憂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因勢利導,宣泄積郁之情,培養(yǎng)樂觀豁達之心是養(yǎng)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之一。  3、日常起居 除此之外,秋季涼爽之時,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yīng)作相應(yīng)調(diào)整。每到氣候變冷,患腦血栓病人會增加,多和天氣變冷、人的睡眠時間增多有關(guān),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易于形成血栓?!端貑査臍庹{(diào)神大論》明確指出:“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yīng)陰精收藏,早起以順應(yīng)陽氣的舒達。 ● 寒露飲食 1、養(yǎng)生原理 根據(jù)中醫(yī)理論,24節(jié)氣中每一個節(jié)氣都有不同養(yǎng)生重點,10月8日寒露,是熱與冷交替季節(jié)的開始,在這段時間里,我們應(yīng)該注意什么,又該有選擇地攝取哪些食品來保養(yǎng)自己呢? 寒露節(jié)氣最容易誘發(fā)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疾病。此時氣候?qū)嶋H上是夏秋暑熱與秋涼干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節(jié)交換的感冒發(fā)熱,這些季節(jié)性的常見病都要充分防范,加以警惕。 2、多食甘淡滋潤食物 寒露時節(jié),應(yīng)根據(jù)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yǎng)肺潤腸,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癥。在飲食上還應(yīng)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核桃、銀耳、蘿卜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還應(yīng)多吃雪梨、蘋果等水果。 3、多吃酸 中醫(yī)認為,秋天屬金,肺也屬金,肺氣通于秋;辛味入肺,酸味入肝,五行中金能克木,所以,當秋之時,要減辛味食物以平肺氣,增酸味食品以養(yǎng)肝氣,防肺氣太過乘肝,使肝氣郁結(jié)。 4、多飲湯水 秋季空氣干燥,把進補的物品制成湯水服用比較適宜。一般人宜用食補,即選擇新鮮的白菜、蘿卜、蓮藕等加入魚、肉等做成湯,如花生雞爪湯、蓮藕牛肉湯、菠 菜 豬 肝 湯、蘿卜排骨湯等。還可食用有利尿解熱作用的寒涼類水果,如蘋果、雪梨、柑橘、荸薺、葡萄等,可補充大量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此節(jié)氣養(yǎng)生湯水宜以潤肺生津、健脾益胃為主,如合掌瓜煲豬骨湯、紅蘿卜無花果煲生魚、太子參麥冬雪梨煲豬瘦肉、白菜蜜棗煲羊肺、淮山北芪煲豬橫脷、粟米煲牛骨湯、椰子淮山杞子煲雞鮑魚湯等,在潤燥滑腸、清腸解毒上宜用槐花煲豬腸、火麻仁當歸煲豬骨湯等。 5、不宜喝涼茶:夏天喝些涼茶,會有很好的敗火清熱滋陰補陽的作用,不過到了秋天,喝涼茶卻可能會損傷人體內(nèi)的陽氣,而且陰液的滯膩會導致脾、胃等器官功能失調(diào),使人體質(zhì)變虛弱。這是因為和夏天不同,秋天人們上火主要是因為氣陰兩虛或氣不化陰,而喝涼茶則會加重“秋燥”的癥狀,耗氣傷陰。由此說來,涼茶并非什么時候都有利于清熱降火,尤其是寒露時節(jié),更要慎重飲用。  ● 寒露詩詞 ● 先秦 1、野有蔓草【詩經(jīng)】佚名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2、短歌行【三國魏】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唐代 1、晚景悵然簡二三子【唐】李嶠645-714 楚客秋悲動,梁臺夕望賒。梧桐稍下葉,山桂欲開花。 氣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長歌白水曲,空對綠池華。 2、齋心【唐】王昌齡698-757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朦朧。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云英化為水,光采與我同。日月蕩精魄,寥寥天宇空。 3、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4、月夜憶舍弟【唐】杜甫713-770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倦夜【唐】杜甫 竹涼侵臥內(nèi),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九月一日過孟十二倉曹、十四主簿兄弟【唐】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門啟曙煙。力稀經(jīng)樹歇,老困撥書眠。 秋覺追隨盡,來因孝友偏。清談見滋味,爾輩可忘年。 5、婕妤怨【唐】皇甫冉(717?-771?) 由來詠團扇,今已值秋風。事逐時皆往,恩無日再中。 早鴻聞上苑,寒露下深宮。顏色年年謝,相如賦豈工。 6、晚次宿預館【唐】錢起722?- 鄉(xiāng)心不可問,秋氣又相逢。飄泊方千里,離悲復幾重。 回云隨去雁,寒露滴鳴蛩。延頸遙天末,如聞故國鐘。 7、木芙蓉【唐】韓愈768-824 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艷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愿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 8、秋詞二首【唐】劉禹錫772-842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9、池上【唐】白居易772-746 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10、寓崇圣寺懷李校書【唐】許渾791?- 幾日臥南亭,卷簾秋月清。河關(guān)初罷夢,池閣更含情。 寒露潤金井,高風飄玉箏。前年共游客,刀筆事戎旌。 11、桑落洲【唐】李群玉808-862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風生。浦嶼漁人火,蒹葭鳧雁聲。 頹云晦廬岳,微鼓辨湓城。遠憶天邊弟,曾從此路行。 12、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唐】韓翃 城中金絡(luò)騎,出餞沈東陽。九月寒露白,六關(guān)秋草黃。 齊謳聽處妙,魯酒把來香。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長。 13、別妻【唐】陳季卿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酒至添愁飲,詩成和淚吟。 離歌凄鳳管,別鶴怨瑤琴。明夜相思處,秋風吹半衾。 14、早發(fā)【唐】李郢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長。孤燈憐宿處,斜月厭新裝。 草色多寒露,蟲聲似故鄉(xiāng)。清秋無限恨,殘菊過重陽。 15、秋日望西陽【唐】劉滄 古木蒼苔墜幾層,行人一望旅情增。太行山下黃河水,銅雀臺西武帝陵。 風入蒹葭秋色動,雨余楊柳暮煙凝。野花似泣紅妝淚,寒露滿枝枝不勝。 留別崔澣秀才昆仲【唐】劉滄 汶陽離思水無窮,去住情深夢寐中。歲晚蟲鳴寒露草,日西蟬噪古槐風。 川分遠岳秋光靜,云盡遙天霽色空。對酒不能傷此別,尺書憑雁往來通。  ● 宋代 1、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北宋】柳永984-1057 望處雨收云斷,憑欄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輕、萍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遺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灑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2、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北宋】王安石1021-1086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逆知后應(yīng)不復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3、偈十二首【北宋】釋文準 八月九月天,白露寒露節(jié)。門外在處山,秋風落黃葉。 4、初月【北宋】鄭克已1100 初月當樓動,風簾倚望斜。光虧微有暈,桂薄不成花。 云淡明林葉,溪清印岸沙。去年寒露白,旅食在京華。 5、寒露日阻風雨左里詩【北宋】曹彥約1157-1228 久謂熱當雨,茲來歸近家。露寒遲應(yīng)節(jié),天變勇飛沙。 甕白應(yīng)浮酒,籬黃可著花。一江三十里,直欲問仙槎。 6、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南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 明代 1、敗荷鹡鸰圖【明】唐寅 飛喚行搖類急難,野田寒露欲成團。莫言四海皆兄長,骨肉而今冷眼看。 2、宿三山別業(yè)【明】姚汝循 秋深寒露候,地僻水云鄉(xiāng)。落日楓千樹,殘霞雁幾行。 桂香清小院,蛩語近匡床。自臥滄洲穩(wěn),逾憎世路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