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小咪呀(第二十三篇原創(chuàng)文)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這本書,共九章,198頁。這算不上一本厚的書,第一遍四個小時就看完了,第二遍足足看了兩天,做地鐵的時候看,排隊的時候看,晚上會放在床頭,臨睡前再瞥幾眼。 坦白說,這是我看的村上君的第一步作品??催@本書之前,我盯著作者名看了一會兒,心里默默記住,是村上春樹,不是春上村樹,也不是樹上春村。說來慚愧,以前這四個字老是在我的腦海里胡亂排序。 一、回歸主題,這本書到底是講什么的呢? 從作品名可以看出,是講跑步的。在這本書的目錄中每一章節(jié)的標題都是用時間加地名的形式,表明世界各地都留下過村上君跑過的痕跡。 讀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村上君是以跑步這條主線,講述了自己與跑步相關(guān)的生活日常以及寫小說的技巧及靈感。 作為一個堅持和跑步和寫作的小白,找到了很多共鳴之處。 在旁人看來,寫寫字跑跑步的生活稱得上相當悠閑。但是,這在自稱“跑步小說家”的村上先生身上顯然不適用。 在村上君看來寫作和跑步是相輔相成的,它們的意義也是相通的。 寫作,就是一份職業(yè),有固定的工作時間以及不可避免的困難,相對來說缺少交流的伙伴。而跑步,無疑幫助村上君從這份漫長而枯燥的工作暫時抽離出來,或者提供思索的時間。
二、關(guān)于跑步,村上君是怎么堅持的? 村上君在第一章里說,跑步于他,不單是有益的體育鍛煉,還是有效的隱喻。他每日一面跑步,或者說一面積累參賽經(jīng)驗,一面將目標的橫桿一次次提高,通過超越高度來提高自己。 每天堅持跑一個小時,來確保只屬于自己的沉默時間,這對村上君來說是門具有重大意義的功課,因為跑步的時候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談,不必聽任何人說話,這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寶貴時刻。 讀書的時候,村上君并不喜歡體育課,尤其是運動會那些玩意,畢竟那是在不喜歡的時間做不喜歡的事情。
三、關(guān)于寫作,他是怎么開始,怎么堅持的? 村上君下定決心寫小說的時刻,是在1978年4月1日下午一點半前后。與此同時還經(jīng)營一家餐館,白天供應咖啡,晚間改作酒吧。 一邊經(jīng)營店鋪,一邊寫作,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了將近三年,在此期間出版了《且聽風吟》《1973年的彈子球》。 在堅信自己能寫出氣派更大的作品來,村上君不顧周圍許多人的反對意見,決定關(guān)閉店鋪,花上一段時間專心致志的寫作,即使當時開店的收入是遠遠高于小說家的收入。 一句我們還年輕,可以從頭再來,得到了妻子的認同。
四、這本書你有沒有必要看? 如果你想從中學習跑步的方法技巧,沒必要看; 如果你想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小說家,沒必要看; 如果你因為村上春樹的名氣大,看著顯逼格,那也別看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