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師如何提升競爭力?iCourt 法學院研發(fā)的系統性法律實務課程,幫助律師在【核心業(yè)務能力】【市場開拓能力】【法律新科技】三個維度全面精進,用技術驅動法律,實現職業(yè)突破。
作者:倪偉 單位:虹橋正瀚律師事務所 微信號:LawyerNi 我是倪偉律師,來自虹橋正瀚。20年來,從法官到律師,我只做了一件事情:復雜商事訴訟。 大家知道,高級法院一般只受理特別重大復雜的一審商事案件,所以案件數量不多。比如,2009年上海高院總共受理一審商事案件15件,而那一年,虹橋正瀚一家就代理了其中的6件,占了40%。 其實,虹橋正瀚每年都會代理大量復雜商事案件。比如,去年僅我們的上海辦公室代理復雜商事案件的標的金額合計就超過200億。 很多同行很好奇:虹橋正瀚究竟有啥獨門功夫?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
01 的確,虹橋正瀚有一套獨特的工作方法。 大概10年前,一位客戶看中了上海市中心一家5星級酒店邊上的一套公寓。業(yè)主可以享受五星級酒店5000多平米的草坪以及壁球館等所有豪華設施。待他花費巨資買下該套公寓后,發(fā)現當初真正打動他的這些東西都沒了。 原來,當初公寓是委托酒店進行物業(yè)管理的。后來很多業(yè)主嫌物業(yè)管理費太貴,就解除了委托。上家還是業(yè)委會委員,投了贊成票。 于是客戶提起仲裁,要求解除合同。第一次開庭結束,客戶預感不妙,找到我們。事實上,合同并未就業(yè)主是否有權使用酒店附屬設施做出約定??蛻羧绾巫C明“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呢?顯然案子基本贏不了。 死馬當活馬醫(yī)。接手后,我們首先從谷歌地圖中下載了一張衛(wèi)星圖。 然后我們標上說明:白色虛線所在區(qū)域是酒店所在的位置;黃色區(qū)域為公寓樓;酒店有5000平米的草坪及很多附屬設施;藍色箭頭處為酒店入口,從這里可以進入公寓;紅色線條處為新設的圍墻,隔絕了公寓與酒店的關系;現在只能從紅色箭頭處進入公寓。 通過此圖,我們希望仲裁庭可以馬上對本案有個全局的了解。但這還遠遠不夠。 帶著專業(yè)的單反相機,我親自在酒店大門口蹲守了20多分鐘,拍下了這張照片: 也許你會納悶:為何要等上幾十分鐘?這張照片要展示公寓原來的入口,也就是酒店的大門是何等的寬敞、氣派。但如果沒有參考物,你無法感受是寬是窄。終于過來了兩位時髦的美女——雖然有點資深,趕緊拍下。為啥要等美女才拍?你想要是正好拍到個撿破爛的,仲裁庭會有何觀感? 拍完大門,趕緊進入酒店去拍內部庭院。剛按下快門,就聽有人呵斥:這里禁止拍照!隨后就被保安轟了出來。 看到這張照片,你們是否也很喜歡這里?早晨或者黃昏,牽著某只小手,在這里漫步是否特別美妙?相信仲裁員與大家一樣感同身受。這正是我們要的效果——一旦這份美好被無情剝奪,就會產生痛苦。 為什么好萊塢大片如此引人入勝?因為他的情節(jié)總是跌宕起伏。所以,接下來的照片主要用來烘托對比。 守了很長時間,我拍下了這張照片: 這是公寓目前的入口,大門窄到僅能兩人同時進出。大家仔細看,經過門口的是位老太太,竟然還穿著睡衣!還有,馬路上隨便停著一輛車——而且是輛經濟型的轎車。是不是頓覺天壤之別? 為什么這個大門感覺特別?。恳驗橄鄼C離車很近,離門很遠。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讓遠的大門顯得更小,讓近的車顯得更堵。 就這樣,我們神奇地贏下了這個案件。 有意思的是,客戶原來的代理人也拍了很多照片。別的不論,只說一個細節(jié):他們在一張A4紙上貼了三張照片,然后把復印件交給了仲裁庭。仲裁員們看到的是黑乎乎的照片。而我們給每個仲裁員的都是放的大大的、彩色的、做過文字標注的照片。當然,我們很守規(guī)矩,給對方律師也提供了一套照片。只不過,他們看到的是黑乎乎的復印件。 這個案子給了我們很深的啟發(fā)。后來,我們慢慢地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工作法——可視化工作法。現在這個工作法已經成為虹橋正瀚承辦復雜商事案件的標準動作。比如下面這個案件。 某大銀行與某公司做了一筆金融衍生產品業(yè)務,結果公司大虧數千萬。公司起訴銀行,要求銀行承擔其全部虧損。一開始我們一頭霧水,完全弄不明白這個“金融衍生產品”業(yè)務到底是什么東東。還好我們的金融非訴團隊非常強大,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總算弄明白了。我們抽絲剝繭,畫了一張圖,希望法官一看就明白這個業(yè)務的本質: 那么如何證明銀行在這個業(yè)務中第一沒有利用優(yōu)勢地位欺騙公司,第二盡到了勤勉義務,第三損失的發(fā)生與銀行無關呢? 我們找到了歐元有史以來30年利率與2年利率的關系圖(下圖)。圖中藍色區(qū)域是歐元30年利率高于2年利率的時段(公司賺錢),紅色區(qū)域是相反的時段(公司虧錢)。紅色區(qū)域僅發(fā)生于2008年金融危機之時。 重點是,我們在圖上畫了三根線,分別是:第一,銀行與公司簽訂協議的時間;第二,銀行發(fā)現國際金融市場風險很大,建議公司平盤結束交易的時間(此時公司賺錢正歡,不肯放手);第三,公司恐懼還會發(fā)生巨虧,指令銀行平盤,虧損鎖定的時間。我們以此證明銀行簽約前并無惡意,履約時完全盡到了勤勉義務,而虧損是公司自行錯誤決策導致的。 看似只是簡單地畫了幾條線就贏了案子,其實背后還是需要很深功力的。下面這個案子就是一個例證。 這個案子客戶找到我們時已經輸了4次!我們到底接還是不接?雖然我們很牛,但也不是無所不能的。最后我們還是接了,結果這個案子徹底翻盤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這個案件歷經五審后徹底翻盤?
上圖告訴我們,核心原因是:之前四次是別的律所代理的,第五次是虹橋正瀚代理的。開個玩笑。 難道虹橋正瀚真有別人沒有的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其實,我們依靠的依然是神奇的“可視化工作法”。 本案案件事實爭議很大。簡單來說,工商登記中陳某持有30%的股權。陳某與王某約定轉讓23%的股權給王某,王某支付了對價。之后,陳某以一元錢的對價又將工商登記的30%股權全部變更至全某名下。王某認為陳某名下已無股權,不可能履行他們間的股權轉讓協議,要求陳某返還股權轉讓款。前四審陳某均敗訴。 陳某是著名的股權風險投資者。他說,其實公司既有顯名股東,也有隱名股東,工商登記的名義股權并非真實股權,對此包括王某在內的股東都是明知的。30%只是他的名義股權,其持有的真實股權約37%。轉讓給王某的23%股權是其真實持有的37%股權中的那部分,而工商登記變更給全某的股權只是記載于其名下的名義股權。 要命的是,陳某拿不出具體文件直接支持他的說法。 我們仔細梳理各方的往來郵件、簽署的雜七雜八的各式文件,然后用可視化的方式,全貌地呈現出公司顯名、隱名投資的整個變化過程,每個數字都能精確匹配,公司存在顯名與隱名股權的事實已不證自明。最后我們幫助陳某洗清了不白之冤。
02 其實,獨特的工作法還只是贏得復雜商事案件的表象,要真正取得成功,背后需要強大的團隊支持。
我們知道,每一個律師都自視很高,他們的內心獨白總是:“我很牛,但你不行”。
所以,律師們彼此之間無法形成真正的團隊合作,大多以單干為主。但復雜商事案件,僅憑單打獨斗幾無勝算。 這么說很多同行會不服氣,他們會說:我們也有團隊啊。 通常,很多人認為的團隊,可能是這樣的:
那是團伙,不是團隊! 很多人還有一個誤區(qū),他們覺得一個律所的律師人數上規(guī)模了,這家律所就是一家大所,就是律所中的航空母艦。 其實,船多,未必就是航空母艦。
十幾年來,我們一直在思考、探索,如何徹底把一條條小舢板給打破,變“烏合之眾”為真正的團隊,變小舢板為真正的航空母艦。
我們認為,在真正的團隊面前,散兵游勇不過是一艘紙船。
03 要真正成就一體化的組織,必須從理念、價值觀入手。
虹橋正瀚以“極簡、極致、無我”為立所的核心理念。主要介紹一下“無我”這個理念。
前面講到,律師總認為“我很牛,但你不行”。如果不能破除自我執(zhí)著意識,打破每一個“個體”的邊界,就根本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團隊。 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自我“粉碎”。如果把“我”粉碎掉了,相對的“你”也就不存在了。此時會是什么境界?
我和整體合一了。我就是一切,一切就是我。 這就是虹橋正瀚的核心理念——無我。 這個道理非常深刻,很難理解。再打一個比方。 每一滴水都具有水的一切屬性。當一滴水游離于整體時,雖然它仍具有整體的一切屬性,但這個個體所能產生的功用,就非常渺小。
只有當個體真正回歸整體——即個體消失時,才能顯現整體本具的力量——就像海水可以托起萬噸巨輪,而一滴水卻不能。 所以,“無我”不是沒有了自己,而是回歸了整體。
虹橋正瀚正是通過建立無我等核心理念,打造出一體化的高效團隊,運用獨特的可視化工作法等獨特的技術,來攻克一個又一個復雜商事案件,圓滿完成客戶的重托。
理念驅動組織,組織創(chuàng)造方法,方法解決問題。這就是復雜商事案件的制勝之道。 最后,分享一句杜魯門總統的名言:
本文經授權轉載,來源于微信公眾號“虹橋正瀚律師”(Zhenghanlawyer)。 |
|
|
來自: 昵稱2192131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