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2年5月日軍切斷滇緬公路的國際運輸后,1942年5月一1945年8月間,在中國云南和印度之間,出現(xiàn)了一條堪稱世界奇跡的國際戰(zhàn)略空運通道--駝峰航線。在這條航線上,美國航空志愿軍----飛虎隊與中國空軍密切配合,為中國抗戰(zhàn)和世界反法西斯斗爭勝利,不怕流血犧牲,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 
這條航線西起印度的阿薩姆邦,向東橫跨喜馬拉雅山、高黎貢山、薩爾溫江、怒江直到我國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盆地。這是一條支撐中國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最后通道。
'駝峰'不是一個具體的地理名稱,而是以中、美兩國人民共同在號稱'世界屋脊'的我國喜馬拉雅山脈和緬甸的茂密的叢林上空開辟的一條空中航線,因其所經(jīng)山脈婉蜒起伏如駱駝之峰,而當時受飛機性能的限制,飛機只能繞行在延綿起伏的高山峽谷峰與峰的低凹處之間穿行,'駝峰航線'由此而得名。'駝峰航線'所經(jīng)地區(qū),由于氣候惡劣多變,強氣流、低氣壓經(jīng)常交替出現(xiàn),飛機在飛行時隨時面臨著墜毀和撞傷的危險,而且還要 隨時提防日本飛機的圍追堵截,飛行十分困難。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那段血與火的歷史。20世紀30年代后期,國際反法西斯的戰(zhàn)爭白熱化,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也面臨著困難的關(guān)頭。1937年'七七事變'之后,日本侵略軍對我們步步緊逼。此時,處于抗戰(zhàn)大后方的云南也緊急行動起來,人們用鋤頭挖開大山,用籮筐背石背土,用自己的雙手鋪路搭橋,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在莽莽祟山峻嶺間筑起了一條中國惟一的、最后的國際戰(zhàn)略物資運輸線--滇緬公路。1938年,當日軍切斷了中國的一切 海外地上通道,妄圖困死中國時,滇緬公路就從云南連接起國內(nèi)各個抗日主戰(zhàn)場,成了中國抗日戰(zhàn)場與國際反法西斯戰(zhàn)線之間聯(lián)系的生命線。窮兇極惡的日本法西斯企圖封殺此線,他們派出成批成批的轟炸機在滇緬公路沿線狂轟濫炸,1942年的緬甸戰(zhàn)爭,滇緬公路被徹底切斷。
為了運送國際援華物資,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接受當時在中國擔任飛行教官的美國退休將軍陳納德先生的建議,決定開辟中印空中航線。1941年,美國從援助英國的戰(zhàn)略物資中,劃出100架戰(zhàn)斗機,招募了數(shù)百名美國志愿抗日青年,來到了中國昆明。
1941年12月20日 ,當日本侵略軍的轟炸昆明的時候,美國志愿航空隊的戰(zhàn)機雄鷹般騰起,給了日本侵略軍毀滅性的打擊。勇士們首戰(zhàn)告捷,10架來犯的日本飛機被擊落9架,僅逃脫1架,昆明的老百姓奔走相告,紛紛傳頌美國飛行員的壯舉。人們給這支優(yōu)秀的空中部隊取了一個全新的名字――飛虎隊。飛虎隊隊員的茄克上印上了騰躍著的虎的圖案,這是尚虎的云南民族心目中最崇高的形象。1942年7月,'飛虎隊'并人美國陸軍航空隊第二十三戰(zhàn)斗大隊。1943年3月,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組建。1943年11月,中美空軍混合大隊成立。從此時起,直到戰(zhàn)爭結(jié)束,飛虎隊隊員與中國的空中健兒攜手戰(zhàn)斗在同一塊藍天下。


駝峰航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持續(xù)時間最長、飛行條件最兇險的空中運輸線。這條航線最先是從印度的阿薩姆等機場起飛,到達中國云南的昆明、呈貢、高明、楊林等機場,全長550英里。不久,因遭到日軍在緬甸密支那的空中攔截,沒有抵御能力的空中運輸機被迫北移,滿載戰(zhàn)斗物資的運輸機要飛越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南麓,航程超過700英里。因此飛行員們又把它稱為'死亡航線'。3年問,這條航線上共投入飛機 2000余架,為中國抗日戰(zhàn)場運送物資80余萬噸。為此,在這條航線上共同戰(zhàn)斗的中美兩國人民付出了驚人的代價,在這條被稱為'死亡航線'的通道上,有609架飛機墜毀,近2000名中美飛行員犧牲或失蹤,很多墜機殘骸至今仍撒落在高黎貢山一帶的深山峽谷間。正像美國一本關(guān)于駝峰航線的書中這樣寫道:'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飛行員完全可以沿著山谷里延綿不斷的金屬碎片的反光飛行……'他們還給撒滿了戰(zhàn)友飛機殘骸的山谷 取了一個十分形象的名字--鋁谷。
1996年秋,云南省怒江州瀘水縣公安局獲悉,一位緬甸獵人在中緬邊境線上中國一側(cè)的原始森林中發(fā)現(xiàn)了一架基本完好的墜落飛機。瀘水縣公安局立刻前往勘察,經(jīng)實地勘察與歷史資料核對認定,這架墜機殘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飛越駝峰航線的'C-53'運輸機,它墜落在離中緬國境線僅僅140米的中國境內(nèi)。于是,沉睡了半個多世紀的'C-53'墜機之謎和籠罩在高黎貢山上空駝峰航線上的迷霧被當代人逐步認識。 1943年3月11日,24歲的美國飛行員吉米·??怂古c中國飛行員唐宣、王國梁駕駛的'C-53'運輸機從昆明機場起飛后,在怒江峽谷的片馬丫口穿入一片濃濃的云層就神秘地失蹤了。3個星期后,戰(zhàn)友們在片馬丫口以南4800米的高黎貢山發(fā)現(xiàn)了一架墜機,它靜靜地躺在莽林里,陪伴它的只有死一般的沉寂。戰(zhàn)友們的飛機無限深情地,圍著做低空飛行,甚至在夜間打開著陸燈照射,希望能看到3位同伴生還的跡象。但是,一次次的努 力都沒能奏效。由于這一地區(qū)被日軍占領(lǐng),地面營救無法實現(xiàn)。由于森林中野獸經(jīng)常出沒,又無糧無水,即使他們不被日軍發(fā)現(xiàn),也不知能否走得出密林。'C-53'機和3位飛行員的失蹤從此成為一個謎。
1944年5月,片馬收復(fù),吉米。??怂沟膽?zhàn)友弗萊徹·漢克斯和另外兩名戰(zhàn)友立刻率領(lǐng)一個營救小組,前往'C-53'出事地區(qū)尋找戰(zhàn)友及飛機,他們在密林里尋找了9天9夜,終因饑餓、極度疲憊、突發(fā)瘧疾無功而返。當時他們并不知道,他們離戰(zhàn)友墜機地點僅僅1600米。
1997年6月10日,53年之后,已經(jīng)80歲高齡的弗萊徹·漢克斯又一次走人云南,踏上尋找'C-53'的旅途。漢克斯所參加的考察隊一行乘汽車由昆明出發(fā),自東向西跨越瀾滄江、怒江,穿過橫斷山脈,進入怒江峽谷,到達片馬。最終進入了號稱'野人山'的高黎貢山深處。他們從片馬丫口上山,攀崖附藤,用砍刀開路,在雨霧迷蒙的原始叢林中尋找,經(jīng)過5天的艱苦探尋,終于在一片開著紅花、白花的大樹杜鵑后看到了戰(zhàn)友53年前的墜機。半個世紀前的歷史出現(xiàn)在了老人面前,他深深地親吻著'C-53'的機翼,仿佛親吻著親愛的戰(zhàn)友吉米·??怂?。大家為'C-53'獻上了鮮艷的高山杜鵑花,以此來吊唁英雄的英魂。
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飛越駝峰航線的勇士們。1993年在昆明郊野公園隆重舉行了'駝峰飛行紀念碑'揭幕儀式,陳納德將軍的遺孀陳香梅女土和美國'駝峰協(xié)會'的代表專程來昆明參加了落成典禮,與中國人民一起共同昭彰'駝峰精神'。1995年竣工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上,鐫刻著'C-53'機組3位烈士的名字。1998年3月,美國圣地亞哥博物館舉行隆重的儀式,熱情地接受來自中國云南的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幅5.3米長的潔白綢布,寫著'五十三年的掛念-獻給駝峰飛行勇士'的布標,上面還鑲嵌著云南傈僳族少年在53年 前墜落的'C-53'運輸機附近采集的53片大樹杜鵑葉,還簽滿了由530名傈僳族少年書寫的名字和一部云南拍攝的電視記錄片《五十三年的掛念》,以表達對中美兩國人民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那段歷史的緬懷和對'駝峰航線'飛行員的敬意
戰(zhàn)爭中結(jié)下的中美友誼 在共同戰(zhàn)斗的歲月里,執(zhí)行“駝峰航線”與護航任務(wù)的美國飛行員與當?shù)氐闹袊讼嗷椭?,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留下許多佳話。
來華參戰(zhàn)的美國飛行員的軍裝上都縫有一塊綢布,上面寫著:“來華助戰(zhàn)洋人,軍民一體救護”的中文字樣。這塊被飛行員們稱為“血幅”的綢布,幫助許多因迷路、事故和被日軍擊落而迫降、跳傘的美國飛行員,得到中國軍民的救護。
1945年8月 4日,作為駐守在云南保山機場的美國陸軍運輸隊飛行員, Johnson與副駕駛員Rolle、報務(wù)員Carrpil駕駛一架 C-46運輸機執(zhí)行空運任務(wù)。當天晚上11點,飛機在離保山機場50多公里處的永平縣杉陽村上空著火,3名機組人員在飛機墜毀前跳傘。
目睹這一切的當?shù)剞r(nóng)民急速趕往失事地點,并找到3位美國飛行員。一位名叫羅光甫的農(nóng)民和其他村民一起,背著受傷的Rolle和Carrpil回到村里,將村里最好的木板房騰出來給他們住,并為他們療傷。3天后,他們又將幾位飛行員送到保山機場。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飛行員們從未忘記救助過他們的杉陽民眾。2002年,羅光甫參加了中國在華盛頓舉辦“歷史的記憶”展覽, 84歲高齡的Carrpil,帶領(lǐng)全家三代分別從3個州趕到華盛頓,見到了57年前他的救命恩人。
Carrpil的女兒說,戰(zhàn)爭給他父親的心里留下了非常深的陰影,直到近些年才會偶爾談起過去的事情,但每次談起常常由于激動而語塞。
舍己救民的美國飛行員 對那些獻身在中國的美國飛行員,中國人民也從來沒有忘記。每年的 “清明節(jié)”,是中國人祭奠祖先和逝去英雄的日子 。這一天,云南省祥云縣人民總要來到一座紀念標前,緬懷他們心目中的美國英雄Mooney中尉。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小城North Kansas,也同樣有紀念Mooney中尉的紀念碑。
Robert H.Mooney“二戰(zhàn)”期間志愿來到昆明。他是一名戰(zhàn)斗機飛行員,隨所在部隊駐守在“駝峰航線”重鎮(zhèn)——云南驛機場,擔負著保衛(wèi)機場和為運輸機護航的任務(wù)。1942年12月26日,日軍大批轟炸機突襲云南驛機場,Mooney 中尉和戰(zhàn)友率先駕駛P-40戰(zhàn)斗機,沖入日軍機群??諔?zhàn)異常慘烈,戰(zhàn)火映紅了天空。
Mooney 中尉擊落一架敵機后,另一架敵機迎面向他的飛機沖來。Mooney 中尉奮不顧身撞向敵機,敵機左機翼被撞斷后墜毀。他的戰(zhàn)斗機也在戰(zhàn)斗中起火,急速向祥云縣城墜去。為了不使飛機墜入人口密集的縣城,Mooney 中尉決定放棄跳傘的機會,頑強地控制著飛機飛離縣城。
這時,他失去了跳傘的必要高度,跳機之后,降落傘沒有完全打開。Mooney 中尉重重地摔在田野上,被大風拖出了幾百米遠,傷勢嚴重,生命垂危。
祥云城的百姓目睹了這一驚心動魄的場面。當戰(zhàn)機也在小城后山爆炸后,他們紛紛跑出城搶救。
但由于傷勢過重,搶救無效而死亡了。祥云百姓舉十分悲痛。
為紀念Mooney 中尉拯救小城的壯舉,祥云百姓自發(fā)捐款捐物,建成“美國空軍Mooney 中尉殉職紀念標”,以表達懷念之情。 駝峰航線連結(jié)的跨國愛情 戰(zhàn)爭是殘酷的,而人世間的美好卻在這殘酷的背景之下顯得分外動人?!榜劮搴骄€”不僅是一條英雄的航線,也是一條浪漫的航線。飛行員不僅被視為英雄受到尊敬,更受到姑娘們的青睞。施正芳,就是“駝峰姻緣”的見證人。
1942年,年僅22歲的John Feibackhek來到中國,在第14航空隊擔任運輸機駕駛員。他多次冒險飛越“駝峰航線”,兩次獲得美國空軍的最高榮譽“飛行十字軍章”。1945年,John Feibackhek與當?shù)氐墓媚镌趹?zhàn)火中相愛,結(jié)為夫婦。并給心愛的新娘取了一個美國名字叫Louise。John Feibackhek非常愛自己的妻子,他把自己最好的照片送給施正芳,上面寫著:'送給我親愛的妻子louise,你是我心中的最愛。'
這段浪漫真摯的跨國愛情在昆明人中傳為佳話。據(jù)說,當年Feibackhek每次告別昆明,總要低飛到施正芳家樓頂上空,搖擺機翼。而施正芳此時也會跑到房頂向丈夫揮手致意。
不幸的是,1947年1月,F(xiàn)eibackhek在一次飛行事故中犧牲,他唯一的女兒施維君當時只有5個月。2002年,施正芳遠涉重洋從昆明前往華盛頓參加在那里舉行的系列紀念活動。在酒會上,施正芳把Feibackhek的照片送給了丈夫當年的戰(zhàn)友們。
今天我們重溫歷史,是為了向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做出貢獻的美國老兵和他們的親屬致敬,并借以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