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湯底制作(牛骨高湯) 一、食材清單(以40升湯桶為標準批量): 主料: 1. 牛大骨: 10斤(敲斷,露出骨髓) 2. 牛腩或牛鍵子肉: 5斤(用于同時制作澆頭,也可單獨用牛骨) 3. 去腥增香料: 老姜: 300克(拍扁) 大蔥: 200克(切段) 洋蔥: 1個(切大塊) 料酒: 500毫升 4. 香料包(裝入紗布袋): 八角: 15克 桂皮: 10克 花椒: 15克 草果: 3-4個(拍破) 小茴香: 10克 丁香: 3-4粒(勿多) 陳皮: 10克 沙姜: 10克 香葉: 5克 甘草: 5克 5.調(diào)味料: 鹽: 適量(最后根據(jù)湯量調(diào)整) 冰糖: 100克 生抽: 500毫升 老抽: 100毫升(主要用于調(diào)色) 蠔油: 200克(增鮮) 牛肉精粉/雞精: 適量(商業(yè)上常用,可選,用于提升鮮度) 二、食材預(yù)處理: 1. 預(yù)處理(焯水): 牛大骨和牛肉放入大桶中,加入足量冷水完全沒過,放入一半的姜、蔥和全部料酒。開大火煮沸,撇去所有浮沫,直到?jīng)]有新的浮沫產(chǎn)生。撈出用溫水沖洗干凈。 2. 熬制高湯: 將焯好水的牛骨和牛肉放入干凈的40升湯桶中,加入足量冷水(約35-40升),放入剩余的姜、蔥和整個香料包。 3. 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 保持湯面微沸的狀態(tài)(俗稱“菊花心”),熬制至少6-8小時。期間不要頻繁蓋蓋,讓部分水分蒸發(fā),使湯味更濃。熬至湯色乳白,骨肉酥爛為佳。 4. 調(diào)味: 在熬制4-5小時后,牛肉已經(jīng)軟爛,可以先撈出牛肉,放涼后切塊備用(用于澆頭)。此時向湯中加入生抽、老抽、蠔油、冰糖等所有調(diào)味料(鹽最后加)。繼續(xù)熬制。 5. 過濾與保存: 熬好后,用細網(wǎng)篩過濾掉所有的骨頭殘渣、香料和姜蔥,得到純凈的高湯。此時再根據(jù)口味用鹽做最后調(diào)整。商業(yè)使用時,高湯應(yīng)每日重新煮沸消毒,或冷藏保存。 2. 紅燒牛肉澆頭制作 這部分是蓋在面上的牛肉塊,味道要比湯更濃郁。 一、食材清單: 從高湯中撈出的煮至半熟的牛肉: 約5斤(切2-3厘米見方的塊) 牛油或植物油: 300克 郫縣豆瓣醬: 150克(提供復(fù)合辣味和紅油,是新化風味的標志) 姜末: 100克 蒜末: 100克 干辣椒: 50克(根據(jù)當?shù)乜谖墩{(diào)整) 香料粉: 將上述“湯底香料”中的一部分(八角、桂皮、花椒等)磨成粗粉,約30克。 調(diào)味料: 生抽200毫升,老抽50毫升,冰糖50克,白胡椒粉適量。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三、制作步驟: 1. 炒制底料: 鍋中下牛油(或植物油),油熱后放入郫縣豆瓣醬,用小火炒出紅油和香味。 2. 爆香: 加入姜末、蒜末、干辣椒和自制的香料粉,繼續(xù)翻炒出香味。 3. 翻炒牛肉: 加入切好的牛肉塊,轉(zhuǎn)大火翻炒均勻,讓每塊牛肉都裹上醬料。 4. 燒制入味: 烹入料酒,加入生抽、老抽、冰糖翻炒上色。然后倒入一部分之前熬好的牛骨高湯,沒過牛肉。 5. 小火慢燉: 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慢燉1-1.5小時,直至牛肉軟爛入味。此時澆頭即成??梢砸淮涡源罅恐谱鳎址堇洳鼗蚶鋬?,提高出餐速度。 3. 面條選擇與處理 面條類型: 商業(yè)制作首選堿水面。它的特點是口感筋道,久煮不爛,且有特殊香氣,與牛肉湯是絕配。 采購: 可以向本地的面坊或食品供應(yīng)商定制,要求是直徑約2-3毫米的圓形或扁形堿水面。 煮面: 大鍋寬水,水始終保持沸騰。根據(jù)面條粗細,精確控制煮制時間(通常1.5-2分鐘)。煮好后用長筷撈出,迅速抖掉水分。 4. 碗底調(diào)味與組合(出餐流程) 標準碗底配方(以500毫升面碗為例): 鹽: 3克 白胡椒粉: 1克 蒜苗/蔥花: 15克 香菜: 10克 高湯中的牛油或紅油: 10克(增加香氣和風味層次) 出餐組合: 1. 在碗底放入鹽、胡椒粉、蒜苗/蔥花、香菜和牛油。 2. 將煮好的面條放入碗中。 3. 沖入滾燙的牛骨高湯,約八分滿,利用湯的熱氣激發(fā)出碗底調(diào)料的香味。 4. 在面上鋪上2-3勺紅燒牛肉澆頭,并淋上一些澆頭的湯汁。 5. 可以搭配幾片燙熟的青菜(如小白菜、油菜心)和一顆鹵蛋,提升產(chǎn)品價值感。 四. 制作關(guān)鍵點 1. 標準化: 所有調(diào)料、香料、主料都必須有固定的品牌和配比。使用電子秤,杜絕“適量”、“少許”。記錄下最佳的水、骨、肉、料比例,形成標準作業(yè)程序。 2. 批量預(yù)制: 高湯和澆頭必須提前批量制作好。澆頭可以分份冷凍,高湯每日補充新骨和新水,保持老湯的醇厚(類似老鹵水的概念)。 3. 效率與動線: 設(shè)計合理的后廚動線:煮面區(qū)、燙青菜區(qū)、加湯出餐區(qū)要連貫,縮短出餐時間。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五、注意事項: 1. 牛骨是成本最低的增味品,要充分利用。 2. 熬完湯的牛骨,骨髓已出,可以丟棄。但半熟牛肉再利用做澆頭,物盡其用。 3. 香料包可以重復(fù)使用2-3次,但風味會遞減,需及時補充新香料。 4. 辣度: 通過調(diào)整郫縣豆瓣醬和干辣椒的用量,以及額外提供辣椒油,來適應(yīng)不同地區(qū)的口味。 麻味: 可以增加花椒的用量,或最后在面上撒上花椒粉。 甜味: 部分地區(qū)喜歡回甜,可以適當增加冰糖用量。 |
|
|
來自: 新用戶09393508 > 《美食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