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的實用心理《5分鐘心理學(xué)》 ![]() 配合下方音頻閱讀,體驗更佳。 檸檬心理丨作者 Pexels、Pixabay丨圖源 生活中我們常常能聽到這樣的話: “你要是再瘦一點就好了”、“等你有出息了我才放心”、“你把脾氣改改我就更愛你了”…… 說這些話的人或許出于善意,但你有時候就是會在這些“愛”里,感到一絲疲憊。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呢?其實這不怪你。 有沒有發(fā)現(xiàn),對方這樣說的時候,是把愛當(dāng)做獎勵,用他的愛來跟你交換他想要的東西,他們常常會用這樣的句式: “我對你這么好,所以你要……”“只要你……我就……” 潛臺詞就是: 我為你付出,你就要聽我的; 如果你不夠好,我可能就會拋棄你。 這是一種隱蔽的控制,你為了讓自己表現(xiàn)達標(biāo),獲得對方的歡心,只能不停地去改變自己。 說到底,你的疲憊感就是來源于別人給你的愛是有條件的,這種愛往往偽裝得很好,甚至?xí)屇阏`以為對方是真得“為你好”,但長時間下去,你會: 被這種以愛之名慢性消耗。 心理學(xué)研究發(fā)現(xiàn): 長期處在條件式關(guān)系中的人,容易出現(xiàn)自我價值感模糊、情緒耗竭等問題。 就像一株植物,如果必須按照別人畫的形狀生長,最終只會失去生命的光彩。 回想一下: 你是否明明感到委屈卻不敢發(fā)脾氣,因為對方說過喜歡溫柔的你; 會不會強迫自己去參與不感興趣的活動,只是因為對方希望你這樣做; 有沒有刻意隱藏自己的某些性格特點,因為你擔(dān)心暴露后會影響對方的愛。 如果有,那你就要警惕了。 如果只有在你符合對方期待的時候,對方才說愛你,那這就不是愛,他只是愛他喜歡的形象,而不是你本身。 真正的無條件的愛是怎樣的呢?它往往具備這些特質(zhì): 1.安全感:不怕做真實的自己 在他面前,打嗝放屁不用覺得羞恥; 素顏朝天,臉上有痘痘不會被嫌棄; 突然有了壞脾氣可以得到理解而非指責(zé)。 2.穩(wěn)定性:情緒不需要小心翼翼 你知道: 自己偶爾的消極不會擊垮這段關(guān)系,一時的脆弱不會成為對方的負擔(dān)。 3.確認(rèn)感:不用反復(fù)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就像呼吸空氣那樣自然,不會在每次爭吵后都擔(dān)心被放棄。 如果你正在一段關(guān)系中感到困惑,不確定對方是不是真得愛你,不妨問自己這些問題: 和他在一起時,我是更放松了還是更緊繃了? 我需要隱藏部分自我來維系這段關(guān)系嗎? 當(dāng)我不符合他的期待時,他的態(tài)度讓我感到安全嗎? 這里要強調(diào)一下,無條件接納不等于縱容傷害。 真正愛你的人會接納你的全部,但也會在你偏離更好的自己時溫柔提醒你。 所以,如果對方給你提了建議,不要立刻認(rèn)定對方不愛你、不滿意你。 其實健康的關(guān)系始于: 健康的自我認(rèn)知。 當(dāng)我們總在尋找無條件的愛時,或許應(yīng)該先問問自己: 我能否無條件地接納自己? 我做到正確地愛自己了嗎? 愛人先愛己,你只有會愛自己了,才能分辨別人的愛是不是你想要的,也才能回饋給別人同樣好的愛。 這世上有太多以愛之名的期待與要求,而真正的愛其實很簡單,在他面前,你不必是盛開的花,不必是挺拔的樹,僅僅作為你自己的樣子,就已經(jīng)足夠被愛。愿你也能遇到這樣一個人。 好了,今天的內(nèi)容就到這里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