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5月份,有人在碧?;▓@開了一家牛肉粉。 剛開業(yè)的前一個星期,吃一碗送一碗,很多顧客沖著這個廣告去,生意很不錯。 一個月后,生意突然變得清淡起來,老板經過策劃,自編自演拉了一個橫幅,內容是“有顧客反應,雖然味道很好,但粉太少了;從今天起,粉一律免費加?!?/p> 那時,我正好路過,就進去吃了一碗,算是嘗了一個味道。 客觀說,這家牛肉粉應該是碧海花園味道最差之一,清湯寡水,平淡無味,沒有吃樣,也沒有“胃”樣。 連最簡單的泡菜,味道都差同街道同類門店一大截。 有一次,我和家人從這家牛肉粉門口路過,我指著這家牛肉粉向家人預測,“如果老板經濟寬裕,最多能堅持一年;如果老板經濟緊張,半年他就關門了?!?/p> 這跟我的預測,非常接近,差不多就是“半年”。 說句實話,我不是第一次“精準”預測,我曾經對很多門面都做過類似預測,精準度頗高的。 但是,這一家是最蠢的。 主要表現在:不注重自身強大,不專注提高自己的“手藝”來獲取市場,而是一味用“送”來討好顧客,企圖贏得市場,從而丟掉市場,輸得潰不成軍,僅僅門面裝修和購置餐具,差不多就是20多萬,這還不包括工人工資和食料損失。 正確的做法是:從“味道”入手,從吃樣入手。 只要發(fā)現顧客不像“送一碗”時那么多,就表明顧客當初是沖著“實惠”來的,而不是沖著“味道”來的。 這個時候,不是“免費加粉”的問題,而是如何向同街道同類別的牛肉粉學習,觀察他們是如何生存下來的,他們的味道如何?他們的“吃樣”如何?為什么經營了數年依然立于不敗之地? 找到癥結所在,然后有針對性的使力,讓自己重獲新生,決不能白白丟掉20多萬的裝修及耗材費用。 一旦找到“癥結”,便馬上停營,告示顧客,本店將有一個月的學習時間,用來提高和優(yōu)化本店牛肉粉的味道及式樣,然后更好地服務顧客。 而不是俗氣地想著“免費加粉”,顧客難道吃不起“粉”嗎? 這個物質富足的社會,很多人吃東西,不是為了“吃脹”,而是為了“吃好”。 我有一個朋友,為了去六盤水吃正宗的羊肉粉,從貴陽坐高鐵去六盤水。 貴州興義人,為了吃云南正宗的過橋米線,可以從興義開車去云南昆明。 其實,吃東西真是吃一個味道,找一種特別的感覺,而不是要餓死了,主打一個吃飽。 舉這個例子,我還有另外一個意思。 就是做什么事情,不要一味地討好他人,送東西,請吃飯,說好話。 如果你自己愚蠢,如果你一文不值,你討好他人,送東西,請吃飯,說好話,是沒有意義的,別人不但不會感謝你,可能還看不起你。 最好的方式,是提高自己,讓自己變得有價值,這比點頭哈腰,阿諛奉承,送東西,請吃飯,說好話,強得太多了。 比如那家牛肉粉,你味道是碧?;▓@最好的,是貴陽市最好的,是貴州省最好的,一開門,隊伍排了200米,你還有必要想著如何“送粉”嗎?如何討好顧客嗎?如何討好市場嗎? 強大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資,你贏得的,不僅是市場,還有仰望的尊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