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責聲明:圖文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lián)系小編刪除,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 當說到了秋天最該吃的肉,就是牛肉了。我們平時一說起貼秋膘,很多人想的就是大魚大肉,但是這些東西吃多了很容易導致脂肪、膽固醇偏高,而牛肉屬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多吃它不僅可以增強抵抗力,緩解體力疲勞,讓精力更充沛,同時它里面還含有非常多的鋅,可以在補充營養(yǎng)的同時,讓我們的身體獲得更多的抵抗力。 所以對于中老年朋友來說,寧愿少吃豬肉也要多吃牛肉。不過說起來,不管是超市還是菜市場,牛肉的價格都要比豬肉高很多。 我們這邊超市里豬肉18塊錢一斤,而牛肉要到35塊左右,你們那里多少錢一斤? 最近很多朋友私信我說買牛肉時不會挑,隨便買一塊回家之后,做出來的牛肉又柴又硬又塞牙,一點都不好吃,感覺虧大了。 還有的朋友說挑的牛肉回家一做,腥膻味兒特別重,家里三五天都散不掉,其實,如果買到那種品質差的牛肉,不管你怎么做都不好吃。 那今天我就來和您分享一些挑選牛肉的小方法,愛吃牛肉的朋友、家里有中老年人的朋友,以及有正在生長發(fā)育的小孩子的朋友,一定要學習一下。 好了,話不多說,接下來和大家直接分享干貨。 牛身上的部位有很多,從頭到腳可以分為牛頭、上腦、眼肉、牛排、牛腩、牛柳、外脊、里脊、牛尾、牛腱子、牛骨、牛雜。 而這些位置里面,適用于家庭日常烹飪的好吃部位也就那么幾種,且這些部位也適用于不同的烹飪方法。那接下來咱們就來說說,好吃的部位都是哪些? 第1個部位就是牛肋條了,很多人覺得牛肋條和牛腩是一個位置,但其實不然。牛肋條指的是牛排骨剃掉排骨之后剩下的位置,和豬身上的五花肉其實差不多。 牛肋條購買時要選擇肥瘦比例均勻的,瘦肉部分鮮紅,脂肪部分潔白或淡黃。脂肪過多會油膩,過少則不夠香。肉質有彈性,脂肪部分堅挺不軟爛。有新鮮的牛肉膻味,但無酸臭味或其他異味。 這個位置有肥有瘦、有筋有皮,味道香,口感好,而且吃起來比較細嫩,不塞牙,基本上是九分瘦一分肥,用來紅燒、清燉都非常好吃。 它處于牛的肋骨外側,而我們平時吃的牛腩都在牛肚子那一塊,牛腩肉軟軟的,挨著下踹,也被稱為滾刀肉,牛腩價格要比牛肋條便宜很多,做出來的肉相對來說纖維比較粗。 一般來說,我家比較喜歡清燉牛肋條,清燉的時候只需要提前1~2個小時泡出牛肉中的血水,之后將牛肋條放在清水中,只加入姜片,其他什么都不放,鹽也不用放,用清水來煮。 煮的時間一般在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用筷子能夠輕松扎透就行,撈出之后,直接用它來蘸韭菜花,味道鮮香好吃,肥而不膩、瘦而不柴。 它是牛身上燉著吃最香的部位,也是咱們在家里面最好烹飪的部位,只用清水和姜片就足夠了。 而如果想要紅燒的話,只需要在泡過水之后,給它切成小塊,然后放在鍋中煸炒。最開始水分比較多,等到水蒸氣散掉之后,牛肉里面的肥肉部分就會釋放出油脂。 稍微煸炒一會兒之后,等到牛肉表皮微微變干、有一點變焦,這時候就可以加入一些冰糖,多翻炒一會兒,炒出冰糖的糖色之后,放入蔥姜、花椒、生抽、老抽、蠔油,炒香之后放上兩顆干辣椒,加入開水。 水開之后往里面放一個茶葉包,茶葉的加入不僅可以清香祛腥,茶葉里面的茶多酚、兒茶素以及茶葉堿,還可以軟化牛肉中的纖維物質。 這樣做出來不僅醬香好吃,還可以讓牛肉快速燉軟爛,出鍋之前用食鹽調一下味道即可。紅燒的牛肉條更加下飯,用來拌飯、拌面,當做配菜都非常好吃。 家里面有孩子的,您可以一次性多燉一點,用保鮮盒裝好,早上起來煮一碗面,往上面放上幾塊牛肉,孩子吃得干凈放心,營養(yǎng)也更加充足。 第2個位置是牛腱子肉,牛腱子就是牛的腿部肌肉。不過牛有4條腿,前腿的被稱為前腱子,后腿被稱為后腱子,前腿的肌肉紋理相對比較細膩,后腿的肌肉紋理相對粗糙。 牛腱子買的時候一定要看筋絡,這是最重要的指標。挑選時盡量選擇筋絡分布多且均勻的,這樣的牛腱子鹵煮后口感最好,切片不易散。選擇形狀完整、粗壯飽滿的。前牛腱筋更多,橫切面花紋更漂亮;后牛腱更粗大,肉更多一些。 所以前腿適合紅燒,后腿適合鹵著吃,我們再買的時候也要跟商家問清楚。牛腱子里面最好吃的是它的筋,這個筋在鹵過之后會形成滿滿的膠質,咬起來QQ彈彈的特別好吃。 在我們北方這邊,很多人早餐都會喜歡吃餅,不管是煎餅、烙餅還是燒餅,加上一些醬牛肉,別提多香了。北方做牛肉有的是鹵的,有的是醬的,這兩種做法幾乎一樣,只不過在調味料中,一個是加醬油,一個是加黃醬。 買回家的牛腱子先用冷水浸泡幾個小時,這次浸泡時間比較久,是因為我們需要整塊鹵制,不用把它切開,所以泡水的時間也要加長。 您如果擔心里面的血水排不干凈,可以用牙簽或吃羊肉串的那種鐵簽子,在上面多扎一些小孔,方便血水排出。泡四五個小時之后,先給它焯一下水,焯水之后牛肉會有很大程度的縮水。 焯水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就行,用筷子扎一下,發(fā)現(xiàn)沒有血水了就可以,撈出來用溫水洗凈。接著咱們來調鹵汁,按照一公斤的牛腱子,放3升清水,里面加入生姜三片、大蔥半根、八角兩個、桂皮一小段、香葉三片、白芷兩片、豆蔻兩個、草果兩個、老抽50毫升、生抽100毫升、白糖50克、高度白酒兩大勺。 這里面的老抽,您可以用黃醬來代替,同樣也要放一個茶葉包。蓋好蓋子之后鹵制兩個小時,之后不用撈出,關火蓋著蓋子再泡4~5個小時,讓牛腱子完全入味。 鹵好之后撈出來,用保鮮膜緊緊包住放到冰箱中冷藏2~3個小時,這樣可以讓它的肉質更緊實,切出來之后花紋也更加好看。 您可以一次性多鹵一些,切成片之后用保鮮膜包上放到冰箱中冷凍,下次吃之前只需要提前半小時拿出來解凍,味道一點都不會變,肉質緊實,里面也不會有冰碴。
第3個好吃的位置是牛里脊,牛里脊可以說是牛肉中最嫩的位置,也被稱為黃瓜條。牛里脊挑選時選擇鮮紅色、有光澤的,避免顏色暗沉或發(fā)褐。肉質緊實,用手指按壓后能迅速回彈,表面微干不粘手。 這個地方肉質細嫩好吃,腥味特別少,我們家一般喜歡把它切成薄片爆炒,或者涮火鍋的時候,放在水中稍微燙一下就可以吃。 而如果用它來烹飪炒菜的話,可以做蒜香牛肉?;蛘卟式放A?,這兩種做法都是我家常吃的,其中蒜香牛肉粒的步驟比較簡單。
牛肉切成2厘米左右的方粒,用廚房紙徹底吸干表面水分,這是牛肉焦香的關鍵。牛肉粒中加入生抽、蠔油、大量現(xiàn)磨的黑胡椒碎,抓勻讓牛肉充分吸收汁水;再加入玉米淀粉抓勻鎖住水分,最后加一勺食用油封住表面,腌制至少30分鐘。 大蒜頭剝皮,取出蒜瓣不需要切;彩椒切小塊備用。鍋中放稍多的油,油溫微熱時下入蒜瓣,用小火慢煎至表面金黃、散發(fā)出濃郁蒜香后,撈出備用。 轉中高火,用鍋中的蒜油煎牛肉粒,下鍋后不要馬上翻動,煎約1分鐘至底部焦黃再翻面,使每一面都煎出焦殼,內部約7分熟時盛出。
鍋里留底油,倒入彩椒塊翻炒幾下斷生;重新倒入煎好的牛肉粒和金黃蒜瓣??焖偃鋈脒m量的黑胡椒碎和一點點鹽或糖提鮮,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關鍵點在于:牛肉要吸干水分,否則容易出水,達不到外焦里嫩的效果;先小火煎香蒜瓣,激發(fā)出蒜油的香味;牛肉粒下鍋后不要急著翻動,煎定型再翻面才能鎖住肉汁。
彩椒牛柳講究的是牛肉的滑嫩和彩椒的鮮甜爽脆,牛肉先逆著紋理切成粗條,清水浸泡10分鐘去除血水,然后用力擠干水分。 牛肉條中加入生抽、老抽、料酒、白糖和小蘇打,用手抓勻,直到感覺牛肉發(fā)粘、吸收所有調料;分兩次加入2勺清水,繼續(xù)抓拌,讓牛肉“喝飽水”,這是嫩滑的關鍵。
加入玉米淀粉抓勻,鎖住水分;最后封上一層食用油,腌制20分鐘。所有彩椒和洋蔥洗凈,切成與牛柳相配的粗條;將“醬汁”中的所有材料在一個小碗中混合均勻,備用。 熱鍋涼油,油稍多些,油溫四成熱,油面平靜,用筷子試有細小氣泡時,下入腌好的牛柳快速滑炒,肉一變色立即盛出,瀝干油。 鍋里留底油,倒入洋蔥和彩椒條,大火快速翻炒至斷生,約1分鐘;倒入之前滑炒好的牛柳,快速翻炒均勻。
將調好的碗汁再次攪拌一下,防止淀粉沉淀,淋入鍋中;大火快速翻炒,讓芡汁均勻包裹在所有食材上,湯汁變濃稠后即可出鍋。 關鍵點在于:切斷牛肉的肌肉纖維,口感才不柴;“三步”腌制,先入味、再補水、最后鎖水,是牛肉滑嫩的基礎;油溫不能太高,用滑炒的方式能最大程度保持牛肉的嫩度;提前備好碗汁,縮短翻炒時間,保證牛肉和彩椒的口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