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們常說“肝開竅于目,其華在爪”。肝功能強不強,眼睛亮不亮、手腳有勁沒勁,全都能看出來。 而肝經(jīng)的走向很有意思——它從腳大拇趾的側(cè)面起,一路向上,走腿、上腹、穿肝、絡膽,最終通到頭頂。 也就是說,肝經(jīng)的起點,就在腳上! 而“地筋”,其實就是腳底的一條筋,和肝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等密切相關(guān),尤其是跟肝經(jīng)和膽經(jīng)關(guān)系最密切。 ![]()
眼睛干澀、模糊、視物不清,這是典型的肝血不足、肝氣郁結(jié)的表現(xiàn),有的人全年都離不開眼藥水,看書十分鐘就困。揉一揉地筋,能很大程度緩解這種情況! 這種情況大多是肝血虧,魂無所養(yǎng)。地筋一旦通了,肝經(jīng)順了,肝藏血功能增強,神魂有依,睡得就踏實了。 中醫(yī)講“肝主藏血、調(diào)達全身”,一旦氣血不暢,臉上就先示警。很多色斑、黃褐斑的女性,都是肝郁氣滯、氣血不調(diào)。每天堅持揉腳底,氣血動了,臉色就慢慢透亮了。
? 第一步:找到地筋位置 在腳底弓形處,將大母腳腳趾向上翻起,可以明顯看到一條硬筋,這條硬筋即為地筋。 ![]() ? 第二步:用“搓-壓-撥”三步法 搓熱:雙手搓熱后,搓腳底30秒,先活血; 指壓:用拇指或按摩棒按壓腳心、腳弓,找到酸脹點,輕重適中地揉; 撥筋:用大拇指或食指,從腳心向腳趾方向,撥過去,像撥吉他弦一樣,每條撥3~5次。 建議每只腳做5分鐘,早晚各一次。 ? 第三步:泡腳后揉,效果翻倍 最好是在泡腳后再揉,血脈通了,更容易撥得開。水里可以加點艾葉、姜片、花椒,一邊驅(qū)寒,一邊疏通經(jīng)絡。
只揉腳還不夠,養(yǎng)肝護眼,還得從飲食和情緒上入手。 ?? 1. 吃點“青”的東西 肝屬木,喜青色。養(yǎng)肝可以吃點綠色食物,比如: 蒲公英:清肝熱、利濕毒,泡水喝; 菠菜:養(yǎng)血、通便,但別天天吃; 韭菜:暖肝陽、行血脈,適合陽虛體質(zhì); ![]() ?? 2. 管好情緒,肝怕郁 肝主疏泄,最怕壓抑。生悶氣、愛鉆牛角尖的人,肝氣一郁,啥毛病都可能來。保持好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 3. 睡好子時覺,肝血才能養(yǎng) 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肝經(jīng)當令的時候,這時不睡覺,就是在傷肝。侯老師常說:“子時不睡覺,肝就怨氣沖天”。所以養(yǎng)肝第一課,就是按時上床睡覺。 |
|
|
來自: 新用戶0923oTsF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