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教讀課文,嘗試“聚焦”,用一個課時進(jìn)行教學(xué)。 課始鋪墊,背景材料介紹: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文學(xué)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雜文集《墳》《熱風(fēng)》《且介亭雜文》等。 介紹本課的四次教學(xué)活動:積累活動、概說活動、精讀活動、仿寫活動。 實踐活動之一:積累 字音字形: 竄 覓mì 跪 拗(niù,ào,ǎo) 確鑿 輕捷jié 云霄 攢(zǎn,cuán) 倘tǎng若 鑒賞 啄食 和藹ǎi 恭敬 質(zhì)樸 博學(xué) 淵博 倜儻tì tǎng 淋漓lín lí 盔kuī甲 紳shēn士 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詞義解釋: 確鑿:確實。 輕捷:輕快敏捷。 攢:zǎn,積聚、儲蓄;cuán,湊在一塊兒。 倘若:假如。 倜儻:1.卓異、特別。2.卓越豪邁,灑脫不受約束的樣子。 紳士:舊時地方上有地位、有勢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職官僚。 人跡罕至:少有人來。跡,足跡、腳印。罕,稀少。 人聲鼎沸:形容人聲喧鬧,像水在鼎中沸騰一樣。 短語識記: 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實踐活動之二:概說 任務(wù)一:文中說,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樂園”之樂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略讀課文,通過把握文中的關(guān)鍵語句,進(jìn)行概說。 同學(xué)們?nèi)c(diǎn)勾畫,各自速讀、略讀。 課中交流,教師小結(jié): 概說“樂園” 豐富多彩的景物: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 神秘有趣的故事:長媽媽曾經(jīng)講給我一個故事聽。 新奇有趣的游戲: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 任務(wù)二:把握關(guān)鍵語句,用一兩個詞語概括三味書屋的生活。 同學(xué)們?nèi)c(diǎn)勾畫,各自速讀、略讀。 課中交流,教師小結(jié): 概說三味書屋 嚴(yán)厲: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jìn)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yán)厲的書塾。 無聊乏味、千篇一律:我就只讀書,正午習(xí)字,晚上對課。 有些許趣味:三味書屋后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 并不十分嚴(yán)格: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guī)則,但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 心不在焉:于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 實踐活動之三:精讀 出示第二段中描寫百草園的文段: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 藤纏絡(luò)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yuǎn)。 任務(wù):第二段中描寫百草園的文字很是優(yōu)美。請從近景和遠(yuǎn)景、靜態(tài)和動態(tài)、多種感官、修辭手法、描寫順序等角度,進(jìn)行美點(diǎn)賞析。 學(xué)生朗讀,靜讀,動筆批注,發(fā)言、交流。 教師小結(jié)、講析這一段文字的美妙之處,學(xué)生聽記: 美在句式創(chuàng)新 美在層次分明 美在順序清晰 美在豐富多樣 美在遠(yuǎn)近結(jié)合 美在動靜結(jié)合 美在多種感官 美在巧用修辭 美在天真童趣 美在情真意切 實踐活動之四:仿寫 任務(wù):仿照第二段的文字,描寫一處景物,用上“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的句式,合理安排描寫順序,運(yùn)用多種描寫方法。200字左右。 同學(xué)們?nèi)巳藙庸P,寫出微文。師生合作點(diǎn)評鑒賞。 學(xué)校教學(xué)樓的后面有一個微微隆起的小山丘,那是我課余時間休憩的去處。 不必說巴掌見寬的水泥臺階,顏色斑雜、大小不一的鵝卵石鑲嵌著的小道,也不必說“霸占”了小道的野草,點(diǎn)綴在草叢間的野花,搖曳著擁擠著的灌木。單是樹干縫隙里,就藏著無限的趣味。松樹的縫隙間流出透明的松脂,像掛著一顆顆小玻璃珠,伸出手指沾上一點(diǎn),輕輕一拉,就成了絲。楓樹的孔洞成了夏蟬獨(dú)奏的擴(kuò)音器。如果不嫌麻煩,再使勁仰著脖子往上看去,不知名的鳥兒不是何時在枝丫間筑好了窠巢,在邊緣跳著歡喜的舞姿。空氣里彌漫著一種沁人的涼爽。循著“??嗦嗦”的聲音望去,一直松樹在溝壑間穿梭遠(yuǎn)去。我心想,可能是我擠占了他的樂園。 |
|
|
來自: 寶妞 > 《余映潮教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