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或好文學的帝王不多。 書稱堯之德曰:文思舜之德曰:文明禹之德曰:文命而咸以稽古著於典謨之首,是知王者鄉(xiāng)明,而治經(jīng)緯天地,臨?百官,未有不尚於文德者也。故《河圖》雒書,圣作而明,述股肱元首,君唱而臣和,商周而下,簡策具存,或受學甘盤,或觀書乙夜,采薇之詠,發(fā)於文王,黃竹之歌,成於穆滿,過沛宮而擊筑,橫汾水而興辭,是皆帝王之文也?!兑住吩唬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抖Y》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繇yóu學乎!。若乃聽斷之馀清,?之宴留,神文雅煥乎!成章?濫典籍,取鑒古義,以茲為務者,固有益於政治,誠圣哲之用心,其或攻乎!異端溺於小巧,肆情閨闥,流蕩淫靡者,亦足以為戒也。 伏羲氏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虞舜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時惟幾,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殷湯作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周文王重易六爻作上下篇。 漢高帝(劉邦)十二年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發(fā)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上擊筑自歌曰: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藝文志載帝歌詩二篇)。 武帝(劉徹)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十月行幸雍,祠五畤,獲白麟,作白麟之歌。 (白麟之歌 朝隴首,覽西垠。雷電燎,獲白麟。 爰五止,顯黃德。圖匈虐,熏鬻殛。 辟流離,抑不詳。賓百僚,山河饗。 掩回轅,髯長馳。騰雨師,灑路陂。 流星隕,感惟風,籋歸云,撫懷心。) ![]()
1. 亦作'白驎'。白色的麒麟。古代以為祥瑞。2. 古代郊廟歌曲名。(1)朝:朝拜。隴首:指隴山之巔。顏師古注:“隴坻之首也?!?垠:邊界,盡頭。尞:古同''燎’。爰:乃。五止:五趾?!耙唤嵌阌形逄恪?。黃德:五行中的土德。匈虐:匈奴作虐。熏鬻xūn yù:匈奴的別名。李善注引服虔曰:“熏鬻,堯時匈奴也?!遍辏簹?,滅。《說文》誅也。(2)辟:古同''避’。躲避。流離:因災荒戰(zhàn)亂流轉離散。賓:禮待。不詳:不祥也。饗:祭祀。掩:掩停,止住?;剞@:回轉車轅。鬣l(xiāng)iè:馬、獅子等頸上的長毛。指馬。騰:騰飛。陂:坡。(3)感惟風:感到的唯有風?;Hniè:古通“躡”,踏。歸云:歸去之云,猶行云。懷心:懷柔之心。顏師古注:“懷心,懷柔之心也?!币辉弧栋作敫琛??!稘h書·武帝紀》曰:“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獲白麟,作《白麟之歌》?!鳖亷煿旁疲骸镑?,麇身,牛尾,馬足,黃色,圜蹄,一角,角端有肉?!?/span>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六月,得寶鼎后土祠旁,秋,馬生渥洼水中,作寶鼎天馬之歌。 注:《史記》曰:嘗得神馬渥洼水中。復次以為太一之歌。歌曲曰: 太一貢兮天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 騁容與兮跇[yì ](超越)萬里,今安匹兮龍為友⑴。 ⑴ 《史記》樂書?!对娂o》一。又韻補三引里、友二韻。逯案。此與郊祀天馬歌文字稍異。故別入武帝集。 【天馬】 《漢書·武帝紀》曰:“元鼎四年秋,馬生渥洼水中,作《天馬之歌》?!薄疤跛哪甏?,貳師將軍李廣利斬大宛王首,獲汗血馬來,作《西極天馬之歌》?!薄抖Y樂志》曰:《天馬歌》,“元狩三年,馬生渥洼水中作?!崩铎吃唬骸澳详栃乱坝斜├L,武帝時遭刑,屯田敦煌界。數(shù)於渥洼水旁見群野馬,中有奇者,與凡馬異,來飲此水。利長先作土人,持勒靽於水旁。后馬玩習。久之,代土人持勒靽,收得其馬,獻之。欲神異之,云從水中出也?!薄段饔騻鳌吩唬骸按笸饑嗌岂R,馬汗血,言其先,天馬子也?!睉吭疲骸按笸鹩刑祚R種,■蹋石汗血。蹋石者,謂蹋石而有跡,言其蹄堅利。汗血者,謂汗從前肩髆出,如血。號一日千里也?!薄稄堯q傳》曰:“漢武帝初發(fā)書《易》曰:'神馬當從西北來?!脼鯇O馬好,名曰天馬。及得宛馬,汗血,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馬,宛馬曰天馬云。”按《史記·樂書》稱“武帝伐大宛,得千里馬,名蒲梢。作歌曰:'天馬來兮從西極,經(jīng)萬里兮歸有德。承靈威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迸c此不同。齋 太一況,天馬下,霑赤汗,沫流赭。志俶儻,精權奇,籋浮云,晻上馳。體容與,迣萬里,今安匹,龍為友。知 天馬徠,從四極,涉流沙,九夷服。天馬徠,出泉水,虎脊兩,化若鬼。天馬徠,歷無草,徑千里,循東道。齋 天馬徠,執(zhí)徐時,將搖舉,誰與期?天馬徠,開遠門,竦予身,逝昆侖。天馬徠,龍之媒,游閶闔,觀玉臺。知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得鼎汾陰,作歌。 注:【景星】 一曰《寶鼎歌》。《漢書·武帝紀》曰:“元鼎四年夏六月,得寶鼎后土祠旁,作《寶鼎之歌》?!薄抖Y樂志》曰:“《景星》,元鼎五年,得鼎汾陰作?!比绱驹唬骸熬靶钦?,德星也。見無常,常出有道之國。”主 景星顯見,信星彪列,象載昭庭,日親以察。參亻牟開闔,爰推本紀,汾脽出鼎,皇祐元始。五音六律,依韋饗昭,雜變并會,雅聲遠姚??丈G偕Y信成,四興遞代八風生。殷殷鐘石羽籥鳴。河龍供鯉醇犧牲。百末旨酒布蘭生。泰尊柘漿析朝酲。懲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穰穰復正直往寧,馮蠵切和疏寫平。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豐年四時榮。知 元封二年,芝生甘泉齊房,作芝房之歌。 注 芝房歌 引用解釋: 漢 郊祀歌名。又稱《齊房》?!稘h書·武帝紀》:“﹝ 元封 二年﹞六月,詔曰:' 甘泉宮 內(nèi)中產(chǎn)芝,九莖連葉。上帝博臨,不異下房,賜朕弘休……作《芝房之歌》’。”亦省稱“ 芝房 ”。 漢 班固 《<兩都賦>序》:“《白麟》、《赤鴈》、《芝房》、《寶鼎》之歌,薦於宗廟?!?唐 王績 《過漢故城》詩:“鉤陳被蘭錡,樂府奏《芝房》?!?明 李東陽 《再答方石》詩:“一臥空山歲幾霜,齋歌重聽 漢 《芝房》。” 【齊房】 一曰《芝房歌》。《漢書·武帝紀》曰:“元封二年夏六月,甘泉宮內(nèi)中產(chǎn)芝,九莖連葉,作《芝房之歌》?!睉吭疲骸爸?,芝草也,其葉相連?!薄度饝獔D》云:“王者敬事耆老,不失舊故,則芝草生。”“內(nèi)中,謂后庭之室也?!惫试t書曰:“上帝溥臨,不異下房,賜朕弘休”是也?!抖Y樂志》曰:“《齊房》,元封二年,芝生甘泉齊房作?!饼S 二年,至瓠子,臨決河,命從臣、將軍、臣下皆負薪塞河堤,作瓠子之歌。 瓠子歌 瓠子決兮將奈何。 皓皓旰旰兮閭殫為河。 殫為河兮地不得寧。 功無已時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鉅野溢。 魚沸郁兮栢冬日。 正道弛兮離常流。 蛟龍騁兮放遠游。 歸舊川兮神哉沛。 不封禪兮安知外。 我謂河公兮何不仁。 泛濫不止兮愁吾人。 嚙桑浮兮淮泗滿。 久不反兮水維緩。 五年冬,南巡狩至於盛唐,自尋陽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舳艫千里,薄樅(音千松反)陽而出,作盛唐樅陽之歌。 注 赤蛟緩 ,黃華蓋 ,露夜零 ,晝晻濭 。 百君禮 ,六龍位 ,勺椒漿,靈已醉。 靈既享,錫吉祥,芒芒極,降嘉觴。 靈殷殷,爛揚光,延壽命,永未央。 杳冥冥,塞六合,澤汪濊,輯萬國。 靈禗禗,象輿轙,票然逝,旗逶蛇。 禮樂成,靈將歸,託玄德,長無衰。 太初四年,貳師將軍廣利,斬大宛王首,獲汗血馬來,作西極天馬來歌。 天馬徠兮從西極。經(jīng)萬里兮歸有德。 承靈威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 太始三年二月,行幸東海,獲赤雁,作朱雁之歌。 象載瑜,角其牙。越昆崙,度流沙。飄若霞,赤雁儀。 尾若芾,聲中規(guī)。秣者誰,芝田禾。薦宣房,萬福來。 或 佚名 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飲榮泉。赤雁集,六紛員。 殊翁雜,五采文。神所見,施祉福。登蓬萊,結無極。 或 唐 王鐸 象載瑜,八靈集。與鬼諏,卜云吉。海之遂,雁之赤。戴陽飛, 審所歸。冰夷效,馬銜依。蓬萊應,覘德祁。布遐邇,締令徽。 四年四月,幸不其祠神人于交門宮,若有鄉(xiāng)坐拜者,作交門之歌,又自造賦一篇。 在不其作《交門之歌》 日出東方,紫光打開不其文化之門。漢初興立不其縣,東漢設不其候國,治所均在今城陽區(qū),至隋朝裁撤,歷八百年。漢晉之際,這里是青島及半島地區(qū)的歷史中樞。聲聞史籍,在東方奠立一座獨特的文化海標。
漢武帝 走訪通真宮,以童恢為名建立的地標,同時也是青島不其文化的匯總場。在這里,時光倒流,千年如一瞬,走走停停,深切感受不其文化的獨特魅力。 是的,在歷史長河中,不其的存在數(shù)百年而已,然內(nèi)在的光輝流傳恒遠。其為縣,置于漢初,縣城位于今城陽區(qū)城陽街道,屬瑯琊郡。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置不其候國,世襲八代。東漢光和年間(178~183年),改隸東萊郡。建安五年(200年),魏武帝曹操分東萊郡之一部新置長廣郡,治在不其。晉武帝咸寧三年(277年)續(xù)置長廣,仍治不其。
劉宋明帝秦始四年(467年),一度為東青州治。同年,北魏攻克不其,改隸光州。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廢不其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復置不其,旋即裁撤,并入即墨縣。
秦時明月漢時關,這是無情無盡的道路在說話。在大漢帝國的海邊,同樣的回聲將再度叩擊歷史之門。漢朝開國百年以后,太始四年(前93年),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來到了不其,“夏四月,幸不其,祀神人于交門宮,若有鄉(xiāng)坐拜者,作《交門之歌》。”這是《漢書》留下的一個歷史迷津,充滿著思維張力滲透著可知與不可知的意味,將不其的歷史記憶加強到帝國精神的中心。交門宮是漢京畿之地以外絕無僅有的國家宮殿,寄托著漢武帝的夢想,也標志著漢武帝國的東方視野。它久已掩埋,《交門之歌》亦已不復聽聞,變成亙古的蒼涼與寂寞。
漢武帝是乘船從瑯琊抵達不其的,他對不其尤其是女姑山有著申特的印象?;蛟S他也和秦始皇一樣,有著求仙的意愿。 于是,他留下了千古謎團:為何在這里建明堂、太一祠和交門宮?他的心中有什么樣的期冀? 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 “ 瑯邪縣 有 交門宮 , 武帝 所造。” 交門歌 釋宗泐〔明代〕 不其山頭月將午,交門沉沉夜擊鼓。博山火爇凝絳煙,霓旌??騎來容與。 玉顏綽約含春花,向坐分明君自睹。君心有欲神不違,側耳傾心聽好語。 云收雨散意不傳,起望星河獨延佇。明朝更入芝房齋,神其相之復來下。 茂陵新樹起哀風,五柞宮中淚如雨。 後(東)漢明帝(劉莊)制《五家要說章句》,令桓郁校定於宣明殿,華嶠《書》曰:帝自制五行章句,此言五家,即謂五行之家也。 注:桓郁 (?~93年),字仲恩。沛郡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龍亢鎮(zhèn))人。東漢大臣,太?;笜s次子。敦厚篤學,傳承父業(yè),以《尚書》教授門徒。漢明帝時,擔任侍中。永平十五年(72年 ),入授皇太子劉炟,遷越騎校尉。漢章帝建初二年(77年),遷屯騎校尉。漢和帝即位,遷長樂少府,入侍講經(jīng)。轉侍中、奉車都尉,拜太常卿。永元五年(93年),去世。其子桓焉,官至太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