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xué)家歐陽修的辭賦作品。此賦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歐陽修時年五十三歲,雖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故心情苦悶,乃以“悲秋”為主題,抒發(fā)人生的苦悶與感嘆。全文以“秋聲”為引子,抒發(fā)草木被風(fēng)摧折的悲涼,延及更容易被憂愁困思所侵襲的人,感嘆“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對人生不易的體悟。全文立意新穎,語言清麗,章法多變,熔寫景、抒情、記事、議論為一爐,顯示出文賦自由揮灑的韻致。 ![]() 趙孟頫行書《秋聲賦》。(趙孟頫《秋聲賦》,行書,紙本,縱34.8厘米,橫182.2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钭R上有康熙帝玄燁御書鈐印“康熙御筆之寶”。) ![]() 秋聲賦 ![]() 歐陽子1方2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3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4,忽奔騰而砰湃5;如波濤夜驚,風(fēng)雨驟至。其觸于物也,鏦鏦錚錚6, ![]() 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7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蓖釉唬骸靶窃吗崳骱?/span>8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span> ![]()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9也,其色慘淡10,煙霏11云斂12;其容清明,天高日晶13;其氣栗冽14,砭15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 ![]() 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豐草綠縟16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17之 ![]() 余烈18。 夫秋,刑官19也,于時為陰;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 ![]() 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dāng)殺?!?/span> “嗟夫!草木無情,有時20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fù)u ![]() 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21然丹者為槁木,黟然22黑者為星星23。奈何24以非金石之質(zhì)25,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 ![]() 賊26,亦何恨乎秋聲!” 注釋譯文詞句注釋1.歐陽子:作者自稱。 2.方:正在。 3.悚(sǒng)然:驚懼的樣子。 4.初淅瀝以蕭颯:起初是淅淅瀝瀝的細(xì)雨帶著蕭颯的風(fēng)聲。淅瀝,形容輕微的聲音如風(fēng)聲、雨聲、落葉聲等。以,表并列,而。蕭颯,形容風(fēng)吹樹木的聲音。 5.砰湃:同“澎湃”,波濤洶涌的聲音。 6.鏦鏦(cōng)錚錚:金屬相擊的聲音。 7.銜枚:古時行軍或襲擊敵軍時,讓士兵銜枚以防出聲。枚,形似竹筷,銜于口中,兩端有帶,系于脖上。 8.明河:天河。 9.秋之為狀:秋天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意氣容貌。狀,情狀,指下文所說的“其色”、“其容”、“其氣”、“其意”。 10.慘淡:黯然無色。 11.煙霏:煙氣濃重。霏,飛散。 12.云斂:云霧密聚。斂,收,聚。 13.日晶:日光明亮。晶,明亮。 14.栗冽:寒冷。 15.砭(biān):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這里引用為刺的意思。 16.綠縟(lǜ rù):碧綠繁茂。 17.一氣:指構(gòu)成天地萬物的混然之氣。天地萬物的變化都是“一氣”運行的結(jié)果。 18.余烈:余威。 19.刑官:執(zhí)掌刑獄的官?!吨芏Y》把官職與天、地、春、夏、秋、冬相配,稱為六官。秋天肅殺萬物,所以司寇為秋官,執(zhí)掌刑法,稱刑官。 20.有時:有固定時限。 21.渥:紅潤的臉色。 22.黟(yī)然:形容黑的樣子。 23.星星:鬢發(fā)花白的樣子。 24.奈何:為何。 25.非金石之質(zhì):指人體不能像金石那樣長久。 26.戕(qiang)賊:殘害。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