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亂世,英雄輩出 說起中國近代的傳奇人物 大家都能說出一兩個熟悉的名字 但我們今天要講這個人,知道的人并不多 但他的關系網(wǎng)拿出來 每一個都是那個年代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每一個歷史事件都有他的身影 他就是民國第一奇人——楊度 有人說,民國能人輩出 為什么偏偏這個楊度能被稱為第一奇人? 那我們且先說說他的事跡: 楊度其人,天生聰慧,十七中舉 參與過公車上書,當過滿清四品大員 康有為,梁啟超,黃興是他的好友 汪精衛(wèi),蔡鍔,齊白石是他的同學 張作霖的幕僚,杜月笙的師爺 慫恿過袁世凱稱帝,輔佐過孫中山共和 策應過北伐,設法救過李大釗 入過佛門和國民黨,最終又成為中共地下黨員 入黨介紹人,周恩來 其實,后世對楊度的評價一直褒貶不一 有人說他是走狗,叛徒,墻頭草 也有人說他長袖善舞,識時務 縱觀楊度堪稱離奇的一生 他加入過清廷、北洋、國民黨、共產黨 看似在各方勢力中游走自如 但更多的,也許是在亂世中為追尋出路而上下求索 這個出路并不是個人的出路 而是整個國家的出路 公車上書 楊度最初登上歷史舞臺,要從公車上書說起 在這里,他結識了梁啟超、袁世凱等人 后又在日本求學時,遇見蔡鍔和汪精衛(wèi)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在此結識了孫中山 他們兩人每次見面就是一場激辯 孫中山主張革命,楊度主張君主立憲 他們?yōu)楦髯詧猿值木葒缆罚?/span>吵得不可開交 雖然誰也說服不了誰 但楊度還是把黃興介紹給了孫中山,并約定: “吾主君主立憲,吾事成,愿先生助我; 先生號召民族革命,先生成, 度當盡棄其主張,以助先生。 努力國事,斯在今日,勿相妨也。” 日本留學歸來后 楊度因支持君主立憲,而被清政府所重視 邀請其隨五位大臣出國考察憲政 楊度為一展抱負欣然答應 考察期間,五位大臣暢游歐美,香檳美酒 楊度則盡心盡力撰寫考察報告 清廷何嘗真正想過放棄專制 楊度等人不過是被玩弄鼓掌,掩人耳目的招牌 清朝覆滅之后,楊度并沒有放棄君主立憲 他甚至試圖支持舉袁世凱復辟帝制后 再行君主立憲,這也是楊度最為人詬病的一點 在我們如今看來,復辟帝制當然是開歷史的倒車 但當時對楊度而言,君主立憲制失敗 根本問題在于清政府的欺世盜名 支持袁世凱重點不在復辟,而在立憲 而這,是他最后一次的嘗試 袁世凱復辟帝制 倒行逆施的洪憲帝制,83天便身死國滅 楊度被定性為“帝制禍首”而遭通緝 面對世人責難,楊度百口莫辯 1927年,楊度在《江亭詞序》中寫道: “未幾而清室亡,共和成,予仍堅持君憲主義不變, 一敗于前清,再敗于洪憲,三敗于復辟…… 予于君憲三敗之后,自謂對國家、對主義忠矣……” 從此徹底放棄君憲救國論 時值五四運動爆發(fā),新民主主義革命拉開序幕 楊度前往上海,踐行當時與孫中山的約定 加入國民黨的楊度 利用自己與北洋軍閥各派系有聯(lián)系的特殊身份 打入北洋軍閥內部,游說曹錕 獻計張宗昌,進行分化離間工作,策應北伐 正當一切似乎都在向好方向發(fā)展 北京突然傳來孫中山病逝的噩耗 五四運動 決心繼承好友遺志的楊度,仍然積極投身民主革命 也在這期間結識了李大釗 他早在新文化運動期間就讀過李大釗的文章 見面之后更是一見如故,結為摯友 正是通過李大釗,楊度對共產主義有了更深的了解 1927年4月,楊度在參加宴會時 無意中得知張作霖準備大肆撲殺共產黨員的消息 楊度急忙派長子將情況轉告李大釗 但李大釗最終還是因為轉移不及而被捕 為營救好友,楊度斷然賣掉了在北京的“悅廬”公館 用所得4500塊大洋(相當于現(xiàn)在的180萬人民幣) 積極疏通關系,奔走呼號 卻仍然無法阻止反動派的殘忍行徑 在蔣介石的引導下,白色恐怖籠罩 革命救國早已不顧,黨派之爭甚囂塵上 “釗自束發(fā)受書即矢志于民族解放之事業(yè) 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為功為罪,所不敢計?!?/p> 讀著李大釗從獄中傳出的絕筆 楊度在革命的低潮期主動申請加入共產黨 周恩來親自批準并直接領導 明面上,楊度是上海青幫頭目杜月笙的私人顧問 受到杜月笙的尊重和禮遇 私下里,他借此時常出入戲院、賓館,搜集大量情報 在自己無法脫身的情況下 甚至讓自己的妻子兒女為地下黨組織傳遞情報 他將杜月笙贈送的洋樓公館 作為被追捕的共產黨人的緊急避難所 楊度一生入過清廷,加入過國民黨 甚至一度遁入空門 最終作為一名秘密共產黨員,于57歲病逝 直到1975年冬,重病在身的周恩來總理說: “當年袁世凱稱帝時,'籌安六君子’的第一名楊度 最后參加了共產黨,是我介紹并直接領導他的 請告訴上?!掇o?!肪庉嫴?/span> 《辭?!飞先粲?楊度’辭目時 要把他最后加入共產黨的事寫上?!?/span> 楊度晚年入黨及為黨作出的獨特貢獻公之于世 塵封了半個世紀的真相終于大白于天下 歷史從來都是宏觀的 我們可以用短短一篇文章就寫完別人的一生 我們只看到寥寥幾句話間 一個人就轉變了自己的立場 有人驚嘆于他長袖善舞 有人恥笑他趨炎附勢 但只有真正沉下心來了解 才能知道每一次抉擇 都是路走到盡頭的絕望 拔劍四顧的茫然,掙扎與無奈 以及始終不放棄,為救國而上下求索的執(zhí)著 #每一輩人都有他們的杰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