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述類與品評類的專門著作不斷涌現,而各家再詩集、文集、筆記雜著中,品藻古今,也不乏新論。觀點主張各不相同,反映出明清時期各派的藝術傾向和創(chuàng)作主張。 明前期,宋濂的《畫原》,王履的《華山圖序》明中期有了比較完整的畫論著作。 1.晚明的畫論著作董其昌的《畫禪室隨筆》 2.石濤《苦瓜和尚畫語錄》 石濤《苦瓜和尚畫語錄》的理論核心是“一畫”,“一畫”被視為是世界萬物包括繪畫的根本原理和法則。以“一畫”觀認識繪畫,則“夫畫者,從于心者也”,“夫畫,天下變通之大法也”。在此認識基礎上,石濤從“?!迸c變,萬與一,“受”與“識”等辯證關系出發(fā),論述了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主觀與客觀、法則與自由、繼承與創(chuàng)新、多樣與統(tǒng)一的關系,抨擊了食古不化的時弊,提出了“借古以開今”“筆墨當隨時代”“借筆墨寫天地萬物而陶泳乎我”的創(chuàng)造性見解,進而闡明了自己的藝術主張。 石濤《苦瓜和尚畫語錄》以反對擬古,重視發(fā)揮畫家個性并提倡 自由創(chuàng)作的強烈主張,對18世紀以來的山水畫乃至整個中國畫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刻影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