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況 第一代 第一代CA18型餐車 第二代 第二代18型客車 YW18型硬臥車于1966~1968年由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設計研制。用于中國、蒙古、蘇聯國際旅客聯運,后來用于中國、越南國際旅客聯運。YW18型硬臥車與中國鐵路國內使用的硬臥車采用兩組三層臥鋪敞開式單間的布局不同,為兩組雙層臥鋪的9個四人包廂布局,和軟臥車布局類似,只是舒適性稍差,定員36人,自重55噸,采用UD2型轉向架,構造速度120km/h~140km/h。設有空調裝置,30千瓦軸驅動式發(fā)電裝置 。四方機車車輛廠于1971年~1973年改進設計研制YW18型硬臥車,定員36人,自重54噸,采用UD3(準軌)、UD4(寬軌)型轉向架,構造速度140km/h。 RW18型軟臥車于1964~1968年由四方機車車輛廠設計研制,用于中國、蒙古、蘇聯,中國、越南國際旅客聯運。RW18型軟臥車為8個四人包廂,定員32人,自重58噸,采用UD2型轉向架。設有空調裝置及30千瓦軸驅動式發(fā)電裝置 。還發(fā)現有用于國際聯運的有單人以及雙人高級軟臥包廂的RW18軟臥車,定員10人。 CA18型餐車1969年由南京浦鎮(zhèn)車輛廠、唐山機車車輛廠投入生產。定員48人。設有餐室、廚房、貯藏室、小賣部及取暖用鍋爐室。 第三代 第三代18型客車 18A型高級旅游客車系以日圓貸款購買,于1988年在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之國際招標中,由四方機車車輛廠以最低價格及高質量之技術保證得標。于1990年3月20日首輛客車完工驗收,同年9月25日全部50輛客車全部完工。于1990年10月26日至10月29日間,于天津至滄州路段進行試車,并通過制動、噪音、無線干擾、動力學等測試。 18A型高級旅游客車車體采用鋼材預熱處理、鋼結構分段組焊、不銹鋼耐候混焊等先進技術工藝。車體鋼結構外部表面潔凈度達到UIC國際標準,大修期間比一般客車提高2.5倍。兩側墻板未如22型客車有加強壓筋。轉向架采用206G型(標準軌)、207G型(寬軌)。車輛自重在52噸至56噸之間。構造速度160km/h。防寒、取暖能力達到室外溫度達零下50℃,維持室內溫度不低于20℃以上。取暖裝置為獨立鍋爐(煤、電兩用)溫水循環(huán)式。 18A型高級旅游客車由硬臥車(YW18A型、定員36人)21輛、硬臥播音車(YW18A型、定員32人)4輛、軟臥車(RW18A型、定員32人)8輛、高級軟臥車(RW19A型、定員16人)12輛、行李車(XL18A型)5輛所組成。 第四代 第四代18型客車 第五代 第五代18型客車外觀、涂裝與中國鐵路25K型客車相似,但轉向架不同,目前用于烏魯木齊鐵路局的K9795/9796次列車。KD18型空調發(fā)電車是配屬烏魯木齊鐵路局的國際聯運旅客列車用發(fā)電車,由四方機車車輛廠制造,最大運營速度120km/h。 |
|
|
來自: Loading69 > 《車站/列車/設施相關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