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第一步:拜名師。長才學(xué) 一個人在社會上摔打奮斗,立志非常重要。無志者,其一生肯定庸庸碌碌、無所作為;有志者,肯定會有所作為。有小志者有小作為,有大志者才會有大作為。 李斯,便是一個有大志向的人。 ![]() 但他知道,徒有大志,沒有才干,會在怨天尤人中煩惱終生。所以,他首要的任務(wù)便是拜師,求學(xué)問。要拜就拜大師,要求就求大學(xué)問!大學(xué)問,自然就是《大學(xué)》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師是誰呢?李斯瞄準(zhǔn)了韓非的老師--茍予。茍子(約公元前313一前238),大名叫況,戰(zhàn)國末的大思想家、教育家,時人都尊而號為"卿"。茍子本是趙國人,在齊國游學(xué)了幾年,三次做過齊國的祭酒,也就是學(xué)會會長。后來赴楚國,受春申君的賞識,委任做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zhèn))令。"離休"后,便著書立說,一直住在蘭陵安度晚年。韓非便是茍子的得意門生,后來成為法家的臺柱子,曾深受秦王贏政即后來的秦始皇的欣賞。他寫的文章,秦王讀了《孤憤》、《五蠢》等篇以后,大贊道:"寫得太好了!寡人如有一天能見到他,與之共游,死不憾矣!"日夜盼望見到韓非。韓非留下的著作集《韓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作。 李斯與韓非于是成了同學(xué)。韓非出身于貴族,比李斯出身好一些,而且特別善于著書立說,李斯自嘆弗如。不過韓非lZl吃得厲害,不如李斯能言善辯、巧舌如簧。由于有韓非這一高才生做學(xué)兄,李斯學(xué)得更賣力了,暗中要和韓非一比高下,把茍老師所著的《王制》、《富國》、《強(qiáng)國》、《王霸》、《君道》、《臣道》、《致士》、《議兵》等經(jīng)邦治國的學(xué)說,如饑似渴地鉆研吸收,恨不能立刻學(xué)以致用。 ![]() 李斯自覺學(xué)得差不多的時候,便想如何找工作了。這時,韓非已畢業(yè)回到了韓國,李斯有點(diǎn)瞧不起他,一想:在韓國這么個小小彈丸之地會有多大出息?李斯放眼全中國,暗暗在心中權(quán)衡比較各諸侯國的形勢:楚國雖大,但楚王嫉賢妒能,害得屈原忠而被謗、到處流浪,不值得我李斯侍奉;其他六國都弱小,我去了反而是龍陷淺灘遭蝦戲、虎落平原受犬欺,成不了大氣候,就好像廁所中的老鼠一樣可憐巴巴。我得學(xué)官倉中的老鼠,否則,我這把牛刀就只能做殺雞之用了!思來想去,權(quán)衡再三,還是把終身托付給西邊的秦國有指望些。期待成功的后續(x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