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韓非子與李斯(2008-11-21 18:19:39)夜讀韓非,日覽史記,在歷史的縫隙里窺視,總讓人不忍釋卷,驚悚莫名! 韓非,韓國貴公子,其道本于黃老之術(shù),崇尚嚴刑峻法 非為人口吃,不能道說,然而善著書。 撰寫孤憤、五蠹、內(nèi)外儲、說林、說難共計十余萬言。 真是天縱其才! 想當年,書生意氣 韓非痛感韓國國力衰弱, 無心插柳,書傳至秦。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十分欣賞韓非子的主張:儒者用文亂法,而俠者以武犯禁。寬則寵名譽之人,急則用介胄之士。發(fā)出知己的感嘆:“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 迅翁與瞿秋白贈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韓非與嬴政當年可謂風云際會,猶如后世郭嘉之于曹操,玄德之于諸葛,何其快哉! 李斯妒人不擇手段,終而使韓非子不能自辯于秦王而飲毒自殺, 天才韓非子就這樣黯然出局。然而歷史記住了他的名字。 當年立志要做一只倉庫的官老鼠的李斯也難逃天遣。 趙高步步進逼置李斯于死地,李斯全家被押赴刑場,猶憶司馬雄文,父子二人相抱痛哭,李斯凄婉問兒:“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當年嵇康在刑場彈一首《廣陵散》,感嘆“《廣陵散》絕也!” 金圣嘆臨死的遺言竟然是“鹽菜與黃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傳,我死無憾矣!” 近代瞿秋白臨死前也說“中國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東西,世界第一!” 落葉飄黃,浩嘆在西風颯颯中飄逝: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先哲之臨死,之中滋味庶幾近乎? 李斯于始皇時大開大合縱橫風云,是功利的惡之花,李斯非正常死亡,我想何嘗不是功利的惡之果? 史上第一奸佞的趙高緊抓人性弱點——是立扶蘇還是胡亥,他讓李斯和蒙恬進行對比,李斯自覺不如蒙恬,趙高乘機又說:“扶蘇剛毅而勇敢善戰(zhàn),他繼位后必將任用蒙恬為丞相。” 這句話一下子戳中了李斯的要害,深諳功利獲得的不易與失去之可懼的李斯最怕有人將他取而代之。心理防線就此全面崩潰。他臣服了趙高屈從他的調(diào)遣。 于是,篡改遺詔。胡亥、趙高斥責扶蘇“無尺寸之功”、“不孝”,令他自殺,同時責備蒙恬“不忠”,也令他自殺。結(jié)果扶蘇乖乖地自殺了,蒙恬不肯自殺,但后來被囚禁,服毒而死。 回想一個細節(jié);有一年,李斯兒子生日宴會,李斯當時看到自家門前車水馬龍,王侯公卿如過江之鯽魚貫而入的景象,一時驚呆了:月盈則虧,這是自己人生鼎盛的開始還是結(jié)束? 功利的惡之花有幾人能擺脫她的魅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