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易者不占”是出自古之大家荀子之言。但每每談起卻總是令人十分尷尬。因為事實上文王占、孔子占、朱子也占,京房、管輅、邵康節(jié)更是以占聞名,難道他們都不善易嗎? 以至我在認真思考一個問題:荀子善易嗎?甚至想問荀子懂易嗎?否則他怎么能出此之言。當(dāng)然他是一個思想家、教育家,但未必是易學(xué)家。因為除以上這句名言外,我不曾讀到荀子其它研易之言,當(dāng)然,這一定是本人孤陋寡聞。但事實上,我也不曾見過其它研易之人,引用過荀子的其它之言。而事實上,荀子是主張“制天命”而用之的,是“人定勝天”的鼻祖,這與《易經(jīng)》的“遵天守地”的基本理念是格格不入的。在看荀子的二位弟子,李斯和韓非,兩位都是暴君秦始皇的重臣,李斯并曾權(quán)傾一時,是秦始皇“逆天暴政”的倡導(dǎo)者和推行者,并積極組織了“焚書”事件,韓非也曾以他尖刻的文法大肆貶毀儒生,列儒生為五蠹,欲意清除,他的論調(diào)對“坑儒”事件有不可推御的責(zé)任。李斯、韓非思想偏執(zhí),性格乖戾,不善德行,同為師門卻相殘以待。故倆人先后死于非命,悲慘至極,顯然是“天不祐之”的不祥之人。對此,易學(xué)大師蘇東坡認為“焚書”之罪過,應(yīng)由荀子負責(zé),因為李斯是荀子的學(xué)生,在此,我個人也認為,荀子的兩位弟子的結(jié)局是與荀子的“性惡論”有關(guān),“性惡論”者自然會對惡行不以為然,故積惡者必有大殃,這是《易經(jīng)》中至關(guān)重要的德訓(xùn)。由此,我們能說荀子懂易嗎?更不能說他善易了! 當(dāng)然,“善易者不占”也許不無道理,荀子言或許總有所言之處。對此,我個人認為,“善易者不占”或許有二,其一“善易者“必通易理,必循天道而進退自如,自覺不自覺都會“與時偕行”,生活中自然也是清虛自守,無欲無望,這種人自然是不必占的。其二,“善易者”自然是易占高手,技法自然得心應(yīng)手,他們可行不占之占,即使占了你也不知,這或許就是“不占”。 然而,以上“善易者”談何容易!自古以來我不曾聽說過哪位易學(xué)大家是不言占卜者,更不相信不占之人能成為易學(xué)大家。而生活中,倒常常見到一些對“易”一知半解者,他們時常把“善易者不占”掛在嘴邊,你誠心請他占卜,想欣賞一下他的占技,但他回答你的一定是荀子之言。其實我知道這類人根本不會易占。 在此,我特別強調(diào)的是:我們學(xué)易之人,特別是初學(xué)之人,一定要重視占卜的學(xué)習(xí),即使有了一定的進步,也不能輕言“善易”而放棄占卜。在我看來,絕不是善易者不占,而是善易者必占,因為占卜是誠信的行為,而誠信是占卜的靈魂,是“心法”所在,是必須的形式,否則誠信何在?只有占卜過程中,你的誠心才能和“神靈”溝通,才能得到天地的意志,而那些“不占之占”的技法,其實多不靈驗,清談尚可,斷事不靈。或是說,小占尚可,大占不靈。 對周易感興趣的可以添加微信:zyhys12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