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年,帶隊去拍美食紀錄片《捜鮮記》,在江南一帶拍了上海,杭州,南京還有蘇州陽澄湖。 到上海的第一天,晚餐沒吃飽,半夜醒了,餓醒了。 所以天剛蒙蒙亮,就早早就出去捜鮮覓食,既然在上海,那早上一定要吃生煎饅頭,上海生煎饅頭可以說是很有特點的上海點心,據(jù)說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老虎有個觀點,到了一個地方,不管吃的慣不慣,一定要嘗嘗當?shù)氐男〕?,因為,本地特色小吃的確只有本地人才能做出味道。
生煎饅頭名字雖然叫饅頭,可卻應(yīng)該叫做生煎包子的,我是山東人,在俺們那兒饅頭就是饅頭,包子就是包子,而據(jù)說在南方有些地方,則沒有這種區(qū)別,所有的都叫饅頭,菜餡的叫菜饅頭,肉餡的叫肉饅頭,而且饅頭在這兒就不是主食的概念,就是一種點心小吃。而上海的所謂生煎饅頭,是把肉餡的叫饅頭也罷包子也罷的,放在平底鍋里煎,把饅頭封口的一面煎成黃黃脆脆的底。這個其實在北方也有,我們叫:水煎包。 雖然在做法上生煎饅頭和水煎包,對了,還有一種叫鍋貼的都有相似之處,但其實還是頗有區(qū)別的。水煎包一般都很大,大多一兩兩個,餡子也頗粗曠,我最喜歡的是韭菜豬肉粉條的,實在是香,再扒一頭紫皮蒜就著,爽透了。而生煎饅頭則精細的多,帶著一股子南方人特有的小巧玲瓏的精致勁兒,一兩有四個,餡子是純?nèi)獾?,有的還像灌湯包一樣帶湯汁。所以呀,上海的生煎饅頭就像是一個嗲嗲的上海囡囡,而水煎包就像是一個憨厚的山東娃娃。 那天早上,老虎溜達著到去了南京路邊上的一家生煎饅頭店,店不是很大,天還早,還沒有做好的生煎饅頭,老虎就坐著等第一鍋出爐。
閑來無聊,就與包饅頭的阿姨攀談,她告訴老虎,做生煎饅頭的面是要用發(fā)面的,這樣饅頭吃起來才會松松軟軟,肉餡兒還要加上煮肉皮凝固成的肉皮凍,這樣煎好后的饅頭才會有湯汁,阿姨一邊說一邊搟著皮子,一邊包著饅頭,動作嫻熟的讓老虎咂舌。 而且煎饅頭更有講究。一會兒老虎觀之,果然!煎饅頭的師傅先在一口平底鐵鍋中倒入菜油,等油熱,將包好的饅頭放入鍋中,碼的很整齊,煎一會兒,要抬起鍋來,架于灶沿,來回轉(zhuǎn)動,讓鍋里的饅頭受熱均勻,待饅頭底略略硬,澆水,滋啦有聲,蓋上蓋子,再去燜蒸,頓時水汽裊裊,一股面香肉香直躥鼻孔,等到差不多熟了,揭開蓋,撒上芝麻,小香蔥花,再煎片刻,一鍋生煎饅頭就出鍋了!
要了四只生煎饅頭,看著就好看,喧軟白皙,底部焦黃,上面是黑芝麻粒,和細細的翠綠的蔥花,煞是好看!而吃,也是頗有講究,要先在饅頭上用筷子弄開,把湯倒在勺子里喝湯,然后再吃肉餡丸子,最后才把饅頭皮子蘸香醋吃,老虎嘗之,外皮喧軟,湯鮮美略帶點甜,底是黃黃焦脆的,再加上灑在饅頭上的香蔥和芝麻的味道,不錯。 但是憑心而言,作為北方人,老虎還是覺得略略偏甜了些,如此,肉的腥味便遮蓋不住,要了辣醬油,蘸著,嗯,這才覺得味道爽口,又要了一碗餛飩,但不是上海傳統(tǒng)的菜肉餛飩,一口生煎饅頭,一口餛飩,上海的這個早上,滿足。
吃著這生煎饅頭,老虎突然想起了母親,老虎小時候,母親做的一手好飯菜,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母親很偶然才會做的一鍋水煎包,讓老虎永遠難忘,所謂味到深處即為家。 老虎記得有個人說的好,在最饑餓的年代、味蕾最敏感的時刻出現(xiàn)的美食,如同正當年華情感最旺盛的時候出現(xiàn)的人,永志不忘卻也永不再現(xiàn)。而這味道的背后,是味蕾的記憶,是味到濃時即為家的感悟……有些時光有些人有些事,永遠都不會再回來,但有些味道,會讓你在一個突然的時刻永遠記起他們……
|
|
|
來自: 君臨天下100 > 《烹飪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