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稱包子為饅頭,其實上海生煎饅頭實為生煎包子。生煎饅頭算是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了,據傳離現在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生煎饅頭也算是蘇州的名點。之前,生煎饅頭原為茶樓、老虎灶(開水店)兼營品種?,F在的生煎饅頭店,餡心花色也多增加了雞肉、蝦仁等多種品種。
上海生煎饅頭的特點
底部色金黃、硬香帶脆,饅身白色,軟而松,肉餡鮮嫩稍帶鹵汁,咬嚼時還有芝麻或蔥的香味
上海生煎饅頭的原料及調料
原料:豬夾心肉500克、肉皮凍200克、嫩酵面800克
調料:精鹽10克、醬油40克、白糖20克、紹酒15克、蔥姜汁10克、白芝麻和香蔥末少許。
上海生煎饅頭的做法
1.制肉餡
把豬夾心肉剁成肉末,加精鹽、紹酒、醬油、白糖、蔥姜汁及適量清水攪拌上勁,再加肉皮凍,拌和成餡。
2.制包子皮
將嫩酵面反復揉透,搓條摘坯60個,搟成邊緣略薄的面皮,加肉餡包捏成約有8~10條褶紋的小饅頭,在收口頂部粘上少許白芝麻或香蔥末。
3.煎饅頭
將平鍋置火上,加油燒熱,把饅頭排列在平底鍋內,略煎,蓋好,再噴水約5分鐘,至鍋內水分蒸干,并聞有“吱吱”響聲時,將鍋略移火口,并加以轉動,每半分鐘轉動一次(約90度),連續(xù)4次,適為一周,鍋內透出香氣即熟。
以上來源:717
操作步驟
皮搟得像平時餃子皮大小一樣就好了,只是包成包子的樣子,步驟看圖,就不一一講解。
把包好的小包子擺入添好油的平底鍋,距離不要太近,防止面發(fā)起的時候粘在一起
直到底部炸得金黃,向平底鍋內倒水,另一只手拿鍋蓋,一定要及時蓋上,否則蒸汽蒸發(fā)完,包子也就發(fā)不起來。第一次倒的水量不要多,大概兩大茶匙的量。等水蒸發(fā)干,再倒入兩茶匙水,及時蓋上。這次的水蒸發(fā)完,生煎饅頭也就算大功告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