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一篇英語文章比喻成一部機器,那么單詞就是一個個零件,這些零件根據一定的原理構成機器的一個個系統,對于一篇英語文章來說,把單詞按照一定規(guī)律串起來的依據就是語法。學英語不是為了學語法,但借助語法學英語可以減少死記硬背之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猶如借助拐杖學走路一樣。
1.克服母語的影響
由于英文和中文畢竟是兩種體系完全不同的語言,我們在學習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語言障礙。在練習的過程中,一定要養(yǎng)成一個習慣,即:凡用到動詞就要自然想到它的恰當時態(tài),凡用到名詞就要一定注意單復數的問題。這樣有意識地培養(yǎng)英語的語言習慣,爭取在中學階段就能基本消滅時態(tài)方面和名詞方面的錯誤。
2.實踐才能出真知
實踐證明,相對運用而言,語法規(guī)則是不難懂的,真正難的是在實際交往中的正確使用。英語的文字材料會有各種各樣的語言現象出現,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練習和鞏固語法知識的機會,聽、說、讀、寫是我們學習英語語法的實踐練習方式,更是我們學習英語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3.及時進行總結整理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對已學的語法知識做整理和總結。英語的教學是按照教材,一課一課循序漸進的方法來進行的。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逐漸接觸到每個課文中的語法內容,由此一點一滴地積累語法知識,并通過每課編排的語法練習來熟悉和掌握語法規(guī)則。但往往這并不能保證學生對所學的語法內容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因此,在每學到一項語法內容時,最好參考語法書的相關內容。學一項,盡可能透徹地掌握好一項。
4.注意規(guī)則和不規(guī)則
英語的語法規(guī)則很多,不規(guī)則現象也不少,而且不規(guī)則的地方往往也是容易出錯的地方。對于不規(guī)則的現象,你只能一一去熟悉并牢記它們。對語法的規(guī)則或句型應力求充分的了解,不必作深入的理論探討。練習都以句為單位,口頭練習與書寫練習并重,更要培養(yǎng)思路與表達趨于一體的自然語言習慣。
5.在實踐中培養(yǎng)語感
語法給了我們語言的基本規(guī)則,而良好的語感使我們能直覺地正確判斷和使用語言。語法是可以講授和學習的,而語感卻難以直接傳授。語感是在大量的聽、說、讀、寫的實踐練習和交際活動中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當我們已經不靠語法分析組織句子時,英語的輸出輸入比較通暢,培養(yǎng)了良好的語言習慣,這樣英語交際能力就會有較大的提高。
6.要盡可能多閱讀文章,如故事、寓言、童話、小說、甚至詩歌等。閱讀時要切實朗讀,不可有eye-reading。閱讀材料以切合自己能力或程度為佳。在閱讀中并注意引證自己已學習過的語法規(guī)則,或利用自己所學過的語法規(guī)則來了解文意,體會文體,模仿英語的表達句式或習慣。記住,讀過10本語法書你不一定能說寫流暢的英語,但是閱讀了10本小說(或文學作品),你的英語的說寫能力必定能順暢自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