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處暑至,“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但真正涼爽的天氣并未開始,眼下還要當心“秋老虎”——
處暑吃鴨祛暑補虛
□蘇報記者 胡毓菁袁藝
今天迎來處暑節(jié)氣,“處”字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處暑”表示暑天將盡,炎熱的日子將躲藏起來成為過去。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云彩也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云成塊,而是顯得疏散自如。民間向來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說,其間就有“出游迎秋”之意。而按照蘇州習(xí)俗,古時有放河燈、潑水、吃鴨子迎接處暑到來的習(xí)俗。 居民自制“荷葉鴨”清熱潤燥 水紅菱、雞頭米、蓮藕上市 “我們倆劃著船兒,采紅菱呀采紅菱……”昨天,姑蘇區(qū)雙塔街道百步街社區(qū)活動室里,傳出一陣陣歌聲。來自轄區(qū)的十多位老人齊聚一堂,大家唱著《采紅菱》的歌曲,品嘗著鮮嫩的蓮子、紅菱,共迎處暑節(jié)氣的到來。巧手的社區(qū)居民陳巧珍阿姨還端來了親手制作的“荷葉鴨”,與大家共享美味。 處暑時節(jié),天氣處在由熱轉(zhuǎn)涼的交替時期,因此,這時候的飲食,應(yīng)該遵循潤肺健脾的原則,多吃清熱、生津、養(yǎng)陰的食物。陳巧珍介紹說,她在鴨肚子里放了紅棗、蓮心、糯米、綠豆等十樣食材,“鴨肉味甘性涼,是一種理想的滋陰潤燥食物。處暑時節(jié),大家嘗嘗這鴨肉,既美味又養(yǎng)生?!彼f。 另外,處暑時節(jié),正是水紅菱、雞頭米、蓮藕、蓮蓬等上市的時候,蘇州人也會買來一些吃,清熱降火。 “處暑十八盆”當心“秋老虎” 處暑炎熱在中午 處暑節(jié)氣“秋老虎”的威力不可小覷?!袄咸K州”方菊英阿姨說,在蘇州民間有“處暑熱死鼠”的說法,就是提醒人們要當心“秋老虎”。蘇州民間一直流傳著“處暑十八盆”的說法,意思是過了處暑,還有十八天左右比較炎熱,需要洗澡,此后天氣漸涼,不用每天洗澡了。 百步街社區(qū)工作人員表示,處暑后氣溫將逐漸下降,日夜溫差將增大。老年人要注意防燥,平時應(yīng)早睡早起,可以選擇打太極拳、散步等運動量較小的活動,避免大量出汗。同時,建議老人要合理調(diào)整生活方式,可以等天氣涼爽后,走出家門賞賞大自然的美景,以健康的身體和心態(tài)迎接秋天的到來。 有關(guān)處暑的農(nóng)諺有“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處暑雨,粒粒皆是米(稻)”“處暑收黍,白露收谷”“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紅了皮”等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