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代古詩中,相對來說,描寫兒童生活的題材很少,所以,這些詩就更顯得可貴。這些詩語言精煉,形象生動,塑造了兒童的種種神態(tài)。大家熟知的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高鼎的《村居》、袁枚的《所見》、胡令能的的《小兒垂釣》自不必說,已是大家耳熟能詳。吾查詢資料,再精心選得幾首,以饗讀者: 溪居即事唐代崔道融 這首小詩描繪了春日漁村溪邊的趣事。籬外不知誰家的小船,忘了系纜繩,被悠悠的春風(fēng)吹進(jìn)了釣魚灣。正在水邊垂釣的小童,不知實情,誤以為有客相訪,便急忙放下手中魚竿,慌忙跑向家門報信,想打開柴門相迎,忙亂中卻把門關(guān)上了。詩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動作寫入詩中,顯得平易自然,卻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繪出了鄉(xiāng)村兒童好客的天性。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也是寫兒童天真可愛的高手,詩人先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畫面。接著從畫面里躍出一個“急走追黃蝶”的兒童。那黃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隱沒在菜花里。詩到這里就完了,但我們可以想見,那飛奔的兒童怎樣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東張西望的神態(tài)。 稚子弄冰 這首詩寫冬天孩子們的一場嘻戲:一塊大冰被穿上彩線,當(dāng)作鑼來敲打,聲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鑼敲碎碎落地,發(fā)出打破玻瓈的聲音。詩寫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嘻樂與失望,宛然在目。 桑茶坑道中 這是個雨后晴天,日頭光燦燦的,微風(fēng)清爽爽的,地面上的雨水已經(jīng)蒸發(fā)得無蹤無影,小溪里的流水卻漲滿河槽。溪水穿過碧綠的原野,奔向無處;夾岸叢生著繁茂的野草,盛開著絢麗的野花。堤岸旁的柳陰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夢正酣;那頭老牛,卻只管埋頭吃自己的青草,越吃越遠(yuǎn),直吃到柳林西面去了棗沒有人擔(dān)心老牛逃走,它和小牧童是形影不離的老伙伴兒。 閑居初夏午睡起
與小女 這是詩人寫給自己小女兒的詩,她才聽懂大人講話,就咿咿呀呀地說個不停。因為愛玩小車就不肯去睡覺;因為衣服上少繡了朵金線花,整個晚上哭鬧著不肯歇。一個活潑任性的小女孩兒就活靈活現(xiàn)地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面前,我們仿佛看到一位年輕的父親帶著充滿憐愛的眼神看著自己的孩子,內(nèi)心充滿了無比的喜悅,那種父女親情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初為人父的興奮和激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