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建杰,齊魯文學簽約作家,累計發(fā)表各類文章160余篇。 ![]() ![]() 霜降后的太陽,靜謐的照著蕭瑟的山川,斑駁的草地上,晶瑩的小露珠點綴著七彩陽光的顏色。 素未謀面王宏偉老師發(fā)來平靜的通知:你已經(jīng)達到加入作協(xié)的標準,祝賀你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昌樂作協(xié)會員。 定居昌樂已經(jīng)三十多年的時間,參加工作的地點是下屬的一個鄉(xiāng)鎮(zhèn),由于交通不便,基本一年才能騎自行車來縣城一次,有一年的正月十五,與同事晚上到美聯(lián)看花燈,煙花竟然飛到了同事的脖領中,手忙腳亂了一次。 后來生活條件好了,買了摩托車,可以趁著節(jié)假日的時候到中百買幾件新衣服,然后回工作單位互相評頭論足。 再后來,因為文化路的名字,喜歡上了原教委操場上建設的小區(qū),貸款買了屬于自己的房子,真正的成為了一名昌樂城里人。 現(xiàn)在開車經(jīng)常去攀登的孤山,在鄉(xiāng)下工作的時候竟然二十幾年都沒有爬過,熟悉了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傲骨,更加理解了文學的內涵。 被賦予思想和情感,表達自己的客觀世界和主觀的認識,并且具有藝術之美,才可以成為文學。 得益于知識貧乏的童年時代,能夠看了很多的小人書,讀了很多的魯迅、矛盾的小說,聽了很多的《楊家將》、《三俠五義》的評書,憑著對文學的愛好,口袋里隨時帶著筆和紙,走路的時候忽然想起幾句心得體會,便趕緊躲到路邊記錄下來,作為寫作的題材或者語句。 二十多歲時發(fā)表的《天地良心做好人》、《內心平安是永遠》等文章,就是這樣的積累。 利用業(yè)余時間參加各類征文比賽,獲得很多的一等獎、二等獎,稿費與獎金資助貧苦的學生,頒發(fā)的生活用品自己家庭使用,只為飛揚的青春與思想。 為了生活,漂泊他鄉(xiāng),每月或者乘坐單位的班車或者自駕車,可以利用休息時間回到昌樂,其余時間都是遠離家鄉(xiāng)的日子。為打發(fā)工作之外的寂寞,不看電視,不刷手機,躲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總結技術經(jīng)驗發(fā)表論文,享受讀懂詩詞的樂趣,“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為什么要鋪在水中呢?這個“鋪”在腦海中發(fā)散開來,比什么都能夠讓心靈舒暢。 與在職的同事告別后,有了時間可以總結心路歷程,春夏秋冬、喜怒哀樂都是文字的題材,期間邂逅了更多的良師益友,包括和藹可親的昌樂文化學者郭建華老師,包括提攜新人的《中原作家》曹虎老師,還有很多志同道合的編輯與文友,在文字流轉的世界里,發(fā)揮著自己的情感與感受。 加入作家協(xié)會這個集體,可以接受文字組合大師的指導,可以增加與文學愛好者的共同交流,《齊魯文學》總編羅永良老師的指教受益匪淺,成為該雜志的簽約作家后,羅老師叮囑寫作不追求數(shù)量,因此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寫作能力下,保持一名普通文學愛好者的文字風骨。 秋季連綿的雨水已經(jīng)消失,立冬帶來的寒冷也將如期而至,在這個紛繁嘈雜的世界里,愿每個人寒有暖、冬有衣,秉承“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昂揚姿態(tài),慰冀自己的心靈。 我心飛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