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玉(約公元前298年-約公元前222年),戰(zhàn)國末期楚國辭賦家。相傳是屈原弟子,曾仕于楚頃襄王。其代表作《九辯》開中國文學“悲秋”主題之先河,《高唐賦》《神女賦》則創(chuàng)立了“巫山神女”的文學意象,對后世辭賦創(chuàng)作影響深遠。他是繼屈原之后最重要的楚辭作家,后世常以“屈宋”并稱。 《神女賦》 宋玉 序言 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其夜玉寢,果夢與神女遇,其狀甚麗,玉異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夢若何?”玉對曰:“晡(bū)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記。見一婦人,狀甚奇異。寐而夢之,寤不自識。罔兮不樂,悵然失志。于是撫心定氣,復見所夢。”王曰:“狀何如也?”玉曰:“茂矣美矣,諸好備矣。盛矣麗矣,難測究矣。上古既無,世所未見。瑰姿瑋態(tài),不可勝贊。其始來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須臾之間,美貌橫生。曄(yè)兮如華,溫乎如瑩。五色并馳,不可殫形。詳而視之,奪人目精。其盛飾也,則羅紈綺繢(huì)盛文章,極服妙采照萬方。振繡衣,被袿(guī)裳,秾(nóng)不短,纖不長,步裔(yì)裔兮曜(yào)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龍乘云翔。嫷(tuǒ)披服,侻(tuì)薄裝,沐蘭澤,含若芳。性合適,宜侍旁,順序卑,調(diào)心腸?!蓖踉唬骸叭舸耸⒁樱嚍楣讶速x之?!庇裨唬骸拔ㄎā!?/span> 正文 夫何神女之姣麗兮,含陰陽之渥(wò)飾。被華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奮翼。其象無雙,其美無極。毛嬙(qiáng)鄣(zhāng)袂(mèi),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無色。近之既妖,遠之有望。骨法多奇,應君之相。視之盈目,孰者克尚。私心獨悅,樂之無量。交希恩疏,不可盡暢。他人莫睹,王覽其狀。其狀峨峨,何可極言。貌豐盈以莊姝(shū)兮,苞溫潤之玉顏。眸子炯其精朗兮,瞭(liǎo)多美而可視。眉聯(lián)娟以蛾揚兮,朱唇的其若丹。素質(zhì)干之醲(nóng)實兮,志解泰而體閑。既姽(guǐ)婳(huà)于幽靜兮,又婆娑(pó suō)乎人間。宜高殿以廣意兮,翼放縱而綽寬。動霧縠(hú)以徐步兮,拂墀(chí)聲之珊珊。 望余帷而延視兮,若流波之將瀾。奮長袖以正衽(rèn)兮,立躑(zhí)躅(zhú)而不安。澹(dàn)清靜其愔(yīn)嫕(yì)兮,性沉詳而不煩。時容與以微動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遠兮,若將來而復旋。褰(qiān)余幬(chóu)而請御兮,愿盡心之惓(quán)惓。懷貞亮之絜(jié)清兮,卒與我兮相難。陳嘉辭而云對兮,吐芬芳其若蘭。精交接以來往兮,心凱康以樂歡。神獨享而未結(jié)兮,魂煢(qióng)煢以無端。含然諾其不分兮,喟(kuì)揚音而哀嘆。頩(pīng)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于是搖珮飾,鳴玉鸞,整衣服,斂容顏。顧女師,命太傅。歡情未接,將辭而去。遷延引身,不可親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miǎn),精采相授。志態(tài)橫出,不可勝記。意離未絕,神心怖覆。禮不遑訖,辭不及究。愿假須臾,神女稱遽(jù)。徊(huái)腸傷氣,顛倒失據(jù)。闇(àn)然而瞑,忽不知處。情獨私懷,誰者可語?惆悵垂涕,求之至曙。 全文翻譯(白話文) 序言 楚襄王和宋玉在云夢的水濱游覽,讓宋玉賦誦當年高唐的故事。那天夜里宋玉就寢后,果然在夢中遇到了那位神女,她的容貌非常美麗,宋玉對此感到驚異。第二天,宋玉把這件事告訴了楚襄王。襄王問:“你的夢是怎樣的?”宋玉回答說:“黃昏之后,我精神恍惚,好像有些欣喜,心緒紛亂,不知道是什么緣由。眼前影像模糊,忽然間好像有了清晰的印象??匆娨晃慌樱嗝卜浅F嫣?。睡著時夢見了她,醒來后又記不清了。我悶悶不樂,悵然若失。于是用手撫胸安定心神,夢中見到的景象又重新浮現(xiàn)。”襄王說:“她的樣子怎么樣?”宋玉說:“豐茂俊美啊,各種優(yōu)點都集于一身。盛美艷麗啊,難以窮究其妙。上古不曾有過,當今世間未曾出現(xiàn)。她瑰麗的姿態(tài)、美好的容貌,無法一一贊美。她剛出現(xiàn)的時候,光芒四射,宛如太陽初升照耀屋梁;當她稍微走近時,皎潔得像明月灑下清輝。片刻之間,她的美麗恣意展現(xiàn)。光彩如盛開的花朵,溫潤如美玉的光澤。各種色彩同時迸發(fā),無法描繪她的形貌。仔細端詳,她光彩奪目。她穿著盛裝,那是羅紈綺繢制成的華美服飾,極致的服裝、奇妙的紋彩照耀四方。她揮動著繡花的上衣,穿著華麗的罩裙,豐滿而不顯矮,苗條而不顯高,步履輕盈啊,光耀殿堂。忽然間她改變了姿態(tài),宛如游龍乘云翱翔。她身著合體的薄裝,沐浴著蘭膏,口中含著芳香。她性情和順安適,適宜在君王身旁侍奉;她懂得尊卑順序,又能調(diào)適君王的心腸?!毕逋跽f:“如此美妙的女子,你試著為我賦誦一番。”宋玉說:“是,是?!?/span> 正文 這是何等姣好的神女啊,她凝聚了天地陰陽的厚美。穿著華美可人的服飾啊,就像翡翠鳥展翅高飛。她的形象舉世無雙,她的美麗無與倫比。毛嬙舉起衣袖遮住臉,不足以和她相比;西施掩住面容,在她面前也顯得黯然失色。近看既嫵媚動人,遠觀也風姿卓越。骨相奇?zhèn)?,是順應君王的福相??此谎劬蜐M目生輝,誰能比得上她?我內(nèi)心獨自喜悅,快樂無窮。然而交往稀少、恩情疏淺,不能盡訴衷腸。別人沒能看到,只有大王您能覽其情狀。她的形態(tài)巍峨高貴,怎能用言語形容到極致?容貌豐盈而端莊美麗啊,蘊含著溫潤如玉的容顏。眼珠明亮而精氣朗澈啊,美麗的眼睛多么好看。眉毛彎曲細長如蠶蛾的觸須啊,紅唇鮮亮如同朱砂。本質(zhì)醇厚而堅實啊,情志閑適而體態(tài)安閑。既幽靜美好在深閨啊,又姿態(tài)優(yōu)雅地行走在人間。適宜在高大殿堂上舒展心意啊,姿態(tài)放縱而顯得寬宏大量。行動時如薄霧般的輕紗緩緩漫步啊,拂拭臺階的聲音珊珊作響。 她望著我的帷帳久久凝視啊,眼波如流水將要掀起波瀾。她揮動長袖整理衣襟啊,站立徘徊心神不安。她神情恬靜而和順可親啊,性情沉靜安詳而不煩躁。時而安閑而微有舉動啊,心意如何卻不可推究本原。心意似乎靠近卻又已經(jīng)遠去啊,好像將要走來卻又轉(zhuǎn)身返回。她撩起我的帷帳請求侍寢啊,愿向我奉獻懇切的心意。但她懷著貞潔光明的清白啊,最終與我為難,拒絕了我的請求。她陳述美好的言辭來應對啊,氣息芬芳如同蘭花。精神交往而往來溝通啊,心中歡樂而愉快。然而精神雖然相通卻未能結(jié)合啊,我的靈魂孤獨無依沒有盡頭。她似乎應允卻又心意不分啊,嘆息著提高聲音發(fā)出哀嘆。她收起怒容而自我矜持啊,曾經(jīng)不可侵犯。 于是她搖動佩飾,鳴響玉鸞,整理衣服,收斂容顏?;仡櫯畮?,吩咐太傅(示意要離開)。歡愛之情尚未交接,她將要告辭離去。她引身后退,無法親近。好像離去卻還未走,心中似乎又回頭相顧。她目光微微斜視,神采傳遞心意。情態(tài)恣意流露,無法一一記下。心意似離未絕,心神驚慌反復。禮節(jié)來不及完成,言辭來不及說盡。我希望她能再留片刻,神女卻聲稱要匆匆離去。我回腸傷氣,神魂顛倒,失去憑依。天色突然暗了下來,忽然不知她在何處。我情懷獨寄,可以向誰傾訴?惆悵落淚,尋找到天明。 作品解析 1. 主題與核心矛盾: 與《高唐賦》的奇幻壯麗不同,《神女賦》的核心主題是 “人神戀愛”的邂逅與阻隔。它細膩地刻畫了愛與禮、情與理、欲望與道德的沖突。 神女形象被塑造為“貞亮絜清”的典范,她主動降臨,卻又“不可犯干”,最終拒絕交歡,飄然遠去。這構(gòu)成了賦中“求而不得”的核心矛盾,充滿了悵惘與失落的悲劇美感。 2. 藝術(shù)特色: 開先河的女性美刻畫:此賦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對女性容貌、體態(tài)、神情、服飾進行全方位精細描摹的作品。從“眸子炯其精朗”到“動霧縠以徐步”,開創(chuàng)了后世文學(如《洛神賦》)描寫美女的范式。 動態(tài)的心理描寫:不僅寫神女之美,更著重寫她的情感變化。從最初的“步裔裔”到“立躑躅而不安”,再到“薄怒以自持”,其心理活動在舉止中得以展現(xiàn),形象極為生動。 虛實相生的意境:全篇籠罩在夢境的氛圍中,迷離惝恍。神女的“來”與“去”都倏忽無常,強化了可遇而不可求的夢幻感。 “阻隔”的象征:神女的拒絕,可以理解為一種道德理想的象征(臣子對君王的諷諫,暗示不應沉溺女色),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普遍的人生遺憾——對完美事物無法長久擁有的永恒嘆息。 3. 文學史地位與影響: “巫山神女”意象的完成:與《高唐賦》共同確立了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的仙姬形象和“自薦枕席”的故事母題,但《神女賦》賦予了其高潔、矜持、理性的內(nèi)在人格,使其形象更為豐滿復雜。 “感士不遇”的先聲:其中“歡情未接,將辭而去”的失落模式,被后世文人轉(zhuǎn)化為對機遇難逢、抱負不展(即“懷才不遇”)的隱喻,影響深遠。 直接啟發(fā)《洛神賦》:曹植的《洛神賦》在結(jié)構(gòu)、手法乃至神女形象上,都明顯繼承了《神女賦》,并將其推向了新的高峰。 總而言之,《神女賦》以其精妙的藝術(shù)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內(nèi)涵,超越了單純的艷情描寫,成為一篇探索愛與美、欲望與道德、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永恒矛盾的杰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