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不少人尤其是膽固醇高的人會有這樣的困惑:明明知道雞蛋有營養(yǎng),但又聽說它含有非常多的膽固醇,怕吃了升高血脂,一直吃得提心吊膽或干脆不敢吃,真的是這樣嗎? 答案是:這種認識是片面的。要知道升高血脂比如膽固醇的往往不在于雞蛋本身,而在于雞蛋和哪些食物“搭檔”在了一起。研究顯示:食物中的膽固醇對血脂的影響,并不是單打獨斗的,它需要一個“壞幫手”,這就是飽和脂肪酸。 比如在吃雞蛋這樣高膽固醇食物的同時,又吃了富含大量飽和脂肪酸像肥肉、紅油、黃油等等,這兩種食物就會在身體里“協(xié)同作案”:飽和脂肪酸會大大增強膽固醇的吸收效率,并影響身體正常的脂代謝過程,從而導致血脂,特別是“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顯著上升。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 一個水煮蛋,搭配一杯牛奶和全麥面包,是較為健康的早餐吃法。但如果你吃的是一個煎雞蛋,再加上幾片培根或一根油汪汪的烤腸,這頓早餐對血脂的負擔就完全不一樣了。雞蛋里的膽固醇,在培根、烤腸富含的飽和脂肪“助攻”下,威力倍增! 所以,對需要控制膽固醇等的高血脂的人來說,需要避免的不是雞蛋,而是“雞蛋 + 高飽和脂肪食物”這種組合。 知道了雞蛋與高血脂的關系,怎么吃雞蛋能讓雞蛋對血脂尤其是膽固定醇的影響最小化,一個最簡單的辦法是:優(yōu)先放在早餐吃,這是因為: 一是早餐相對清淡,很少專門做紅燒肉、炸雞排這類硬菜,天然地避免了雞蛋與大量肉類同時攝入,減少了與飽和脂肪相遇的機會。 二是經(jīng)過一夜的消耗,上午身體最需要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和各種營養(yǎng)素。雞蛋營養(yǎng)全面,在早餐吃能被高效利用,為一天的活動提供充足能量。 至于吃雞蛋的最佳方式,水煮蛋是第一推薦,能保留更多營養(yǎng)、且不額外增加一滴油,蒸雞蛋羹也是一樣優(yōu)秀的吃法;盡量避免煎炒,尤其是西式炒蛋需要加大量黃油或奶酪,會在烹飪過程中引入大量的油脂,這相當于自己給雞蛋制造了一個飽和脂肪的壞幫手。 總而言之,雞蛋本身是個營養(yǎng)寶庫,別再讓它為錯誤的搭檔和烹飪方式背黑鍋了!點個贊轉發(fā)告訴更多人吧,關注天天聽健康,方便每天學健康養(yǎng)生知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