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筆下的秋韻 作者丨柳兮 主播丨微瀾 編輯丨安般蘭若(ID:anbanlr)
走進秋天,就像進入童話世界,落葉飄零的盛大,一池枯荷的禪意,一抹天空的明凈,是絢爛,更是溫潤。 而蘇軾筆下的秋天,一步一景,句句詩意。 蘇軾筆下的秋,有“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的景致。那殘荷雖已失去了夏日的亭亭玉立,卻依舊以一種堅韌的姿態(tài),展現(xiàn)著生命的不屈。 ![]() 荷葉凋零,宛如歲月的痕跡,記錄著曾經(jīng)的繁華與風(fēng)雨。而那傲霜的菊花,在秋風(fēng)中綻放著最后的絢爛,它的頑強與堅持,恰似蘇軾在人生坎坷中始終保持的樂觀豁達。 漫步在這樣的秋景中,仿佛能看到蘇軾悠然自得的身影,他以一顆敏銳的心,捕捉著大自然中這些細微而又深刻的變化,將人生的哲理融入其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這首《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雖未直接描繪秋景,卻在中秋的月色中,蘊含著濃濃的秋意。 那一輪高懸的明月,照亮了人間的團圓與離別,也照亮了蘇軾內(nèi)心深處的思念與感慨。
在這清冷的秋夜,他把酒問月,思考著人生的無常與宇宙的奧秘。 那月光下翩翩起舞的身影,是他對生活的熱愛與執(zhí)著,即使身處逆境,也能在這美好的秋夜中找到一絲慰藉。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fēng)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中的秋,充滿了人生的滄桑與感慨。秋風(fēng)蕭瑟,吹打著廊前的樹葉,發(fā)出陣陣鳴響,如同人生中的坎坷與挫折。 蘇軾看著自己眉頭的皺紋和鬢邊的白發(fā),感嘆著時光的流逝和世事的無常。
在這涼涼的秋意中,他借酒消愁,卻又因客少而感到孤獨。那被云遮擋的明月,恰似他在仕途上遭遇的種種阻礙。 然而,他依然在中秋之夜,舉起酒杯,向北遙望,心中懷著對遠方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許。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fēng)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span> 這句詞描繪出一幅霜降時節(jié)的獨特景象,讓人不禁心生諸多感悟。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仿佛是大自然奏響的一曲換季的樂章。水痕漸收,河水變得淺且清澈,露出遠處的沙洲,那淺淺的碧色波光粼粼,給人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感覺。 這讓我想到時光的流轉(zhuǎn),如同河水的漲落,不經(jīng)意間,季節(jié)已悄然變換,我們在歲月的長河中,是否也能如這遠洲一般,在歷經(jīng)風(fēng)雨后依然靜靜地展現(xiàn)自己的風(fēng)貌? ![]() “酒力漸消風(fēng)力軟,颼颼?!本坪蟮奈Ⅴ笣u漸散去,微風(fēng)輕輕吹拂,帶著絲絲涼意。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激情與熱烈過后,總會回歸平淡與冷靜。 我們在生活的喧囂中,享受過熱鬧與狂歡,也會迎來平靜的時刻,這時更能體會到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那颼颼的風(fēng)聲,像是在耳邊低語,提醒我們珍惜當(dāng)下的寧靜,思考生活的真諦。 蘇軾詩詞里的秋天,是自然的秋,更是人生的秋。它有凋零的凄美,有明月的清輝,有思念的深沉,更有豁達的情懷。在他的筆下,秋天不再僅僅是一個季節(jié),而是一種心境,一種對生活的感悟和對生命的敬畏。 “人生緣何少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我們在這秋韻中,仿佛能與蘇軾一同穿越時空,感受他的喜怒哀樂,領(lǐng)悟人生的真諦。在這充滿詩意的秋天,懷揣著蘇軾的那份豁達與堅韌,繼續(xù)前行。
作者:柳兮(微信:gusuliuxi)輕松高效寫作老師。出版圖書《陽光暖暖,流年珊珊》《愿你所得,皆為所期》。 文章入選《把世界放在耳邊》《拉著我的手》《十萬種鄉(xiāng)愁》《我在未來遇見你》《2020中國年度散文詩》等10多部合集書。 在《少年月刊》《博愛》《思維與智慧》《知識窗》《遼寧青年》《羊城晚報》《人民代表報》《揚子晚報》等多家報刊發(fā)表百篇+。 新媒體文章發(fā)表在各大自媒體平臺,寫出多篇50W+的文章。 曾獲今日頭條“青云獎”。 文章風(fēng)格清新淡雅,溫暖治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