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果不是因為魯迅,我可能永遠不會來仙臺。 1904年,魯迅赴日留學,最初落腳在東京的弘文學院。沒過多久,他因看不慣此地中國留學生整日沉迷于“賞櫻花、學跳舞、盤辮子”的做派,想著“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因日本明治維新受西方醫(yī)學推動的啟發(fā),??他認為強健的體魄是民族振興的基礎,希望通過學醫(yī)救治像父親一樣被誤診的病人。于是那年9月,他去了仙臺醫(yī)?!毡緰|北唯一一所招收中國學生的醫(yī)學專門學校,成了當?shù)厥孜煌鈬魧W生。與東京相比,仙臺只是一個市鎮(zhèn),魯迅作為本地首位外國人在當時是一樁大新聞,還上了當?shù)貓蠹?。當時的校方也極其重視,給予了魯迅雙免優(yōu)遇——免試免學費。 很多年后,他在那篇著名的《藤野先生》的散文中回憶了這一時期的生活。我第一次知道仙臺,就是從這里開始。后來求學、工作,魯迅是形塑我思想軌跡的重要人物,我?guī)缀跞ミ^他在國內(nèi)生活、工作的所有地方,只有海外的仙臺,成了地圖上那個未打鉤的目的地。 怎么樣,也要去趟仙臺吧? 這樣想著,就在東京采訪間隙,買了新干線的票,在某個周五的日暮時分出發(fā),直奔仙臺。 ![]() 從東京往仙臺新干線窗外看到的景色 夏末秋初傍晚,窗外是緋紅色的晚霞,想起魯迅在《藤野先生》里寫: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漫的時節(jié)望去卻也像緋紅的輕云。”有年暑假考完試,他去東京玩了整個夏天?;貋頃r,想必也能看到這樣的天空吧。 其實如果沒有新干線,東京離仙臺還是挺遠的,彼時人們對于時間與速度的感知,必與今日不同。 到站天已全黑,出站,經(jīng)過曲里拐彎的天橋。抬頭望見一輪明月,是它了,獨屬于仙臺的“荒城之月”。 《荒城之月》是日本明治時期重要詩人土井晚翠的一首詩作。晚翠是土生土長的仙臺人,自幼閱讀《三國演義》《水滸傳》《新體詩抄》等,有頗深的漢文修養(yǎng)。26歲,他應邀創(chuàng)作歌詞《荒城之月》,這首歌由瀧廉太郎作曲后風靡全國,晚翠也因此一舉成名。青葉山仙臺城的遺址上就立著刻有這首詩的詩碑。在仙臺博物館參觀時,我誤觸了互動裝置的按鈕,整個博物館響起了一首具有濃郁昭和古風的音樂,正是“荒城之月”。 人生中有些緣分,是說不清的。 2 在仙臺,你會一次次與魯迅相遇。 在東北大學,醒目位置樹立著魯迅雕像,有保留完好的魯迅讀書時的階梯教室、東北大學史料館有完整的魯迅在仙臺醫(yī)專時期的資料……出校門往右走幾百米,是一座小公園,是魯迅在仙臺時的租屋舊址。再往前走不到兩公里,到著名的青葉山公園。山腳有魯迅之碑,和仙臺之子羽生結(jié)弦的海報大屏遙遙相望…… ![]() 仙臺博物館旁的魯迅雕像 青葉山下的仙臺博物館,三面環(huán)林。魯迅銅像被一片蔥郁的林木掩映,即使是夏日,再烈的陽光也會被濃綠過濾,失去原有的熱度,留下一片清涼。如果魯迅怕熱,這里是很好的避暑之地。 從東北大學校門西口出來,穿過不寬的南北馬路,就可以望見奔流不息的廣瀨川。魯迅當年住過的兩層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公寓就位于廣瀨川東岸的斜坡上,從此處徒步去河邊或?qū)W校,只需幾分鐘。房間在二樓,透過窗口,可以看到廣瀨川在此蜿蜒東流。可惜幾年前仙臺市容整頓,戶主把這所公寓捐給了仙臺市政府,整個廣瀨川東岸斜坡上的幾所老舊建筑被夷為平地,修建為河堤公園,只是在公寓的位置上豎立了一塊魯迅公寓遺址的標識。如今,只能憑借想象去還原魯迅的公寓模樣了。 ![]() 魯迅仙臺舊居附近的河流 在仙臺,魯迅經(jīng)歷了人生道路的重要轉(zhuǎn)折,在經(jīng)歷'匿名信事件'(被誣作弊)和'課堂電影事件'(目睹同胞被日軍處決)后,他意識到精神啟蒙比體格救治更緊迫,最終棄醫(yī)從文,從此離開仙臺,再未重訪。 坐在廣瀨川河畔,看著眼前奔騰的河流。我想河流若有靈,只要看過一眼,便不會在記憶中斷流。 3 魯迅是我走入仙臺的引路人,但真正來到這里,我所收獲的遠比想象更多。 我喜歡樹多的城市。 ![]() 路遇一棵開花的樹 仙臺有綠城之稱,是日本的“森林之都”。市內(nèi)和周邊沒有大規(guī)模的重工業(yè),財政收入主要靠旅游觀光、水產(chǎn)和飲食業(yè)。 市內(nèi)有三條綠樹成蔭的大道——青葉通、廣瀨通、定禪寺通,大大小小的綠樹守護著條條道路和一座座建筑,其中青葉通最為寬廣,也最為繁華,從仙臺站西口一直通到西公園。路旁是高大的櫸樹,咖啡館、書店散落其中,也是外來游客來仙游玩購物的首選之地,大名鼎鼎的“利久”烤牛舌專門店的本店就在青葉通商店街內(nèi)。 烤牛舌是仙臺的特產(chǎn)。城中遍布大大小小的牛舌店,是多數(shù)來仙臺的游客必打卡美食。售價不便宜,一份套餐在2000~3000日元左右,即使是當?shù)厝?,也不是能時常下館子的價位。我是魚素者,無福消受,只能錯過。但是在松島圓通寺旁的洗心庵,我吃到了從胃到心都極其滿足的食物,牡蠣蓋飯,一口入魂。窗外流水潺潺,抬眼是日本著名俳句詩人松尾芭蕉的紀念碑。我想旅行也可以是這樣,沒什么所謂“必吃”。人餓了吃什么都好吃,饑餓時吃到的東西就是最好吃的。 ![]() 仙臺特產(chǎn)——毛豆奶昔 以前我總把旅行當采訪,要盡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多跟人交流,多了解一些信息。 但好像這一次,我真正意識到“放空之必要”。在一個語言不通,但又能正常生活的地方,走走停停,不用人陪也不用花心力照顧人,只跟自己對話,這是人生中難得的奢侈。 感謝仙臺,一個沐浴在森林中的城市。大小都恰到好處,街道干凈、路人友善,食物好吃,風景好看,這就夠了。 4 登上青葉山頂?shù)南膳_城舊址時是下午,原本陰郁的天空突然放晴。廣瀨川與仙臺城盡收眼底,遠眺看得到5公里外的“仙臺大觀音”。日影搖晃,四點的陽光給整座城增添了溫柔的底色。 第一次,我有了再來一座城市的沖動。 ![]() 逛仙臺朝市 但轉(zhuǎn)瞬間意識到,這只是“希望”而已。 日語有個詞,叫“一期一會”。如今年歲漸長,我越來越意識到,人生苦短,生命中的很多人與事,都只是“一期一會”,不管你愿不愿意,接不接受。 認識到這一切后,反而少了傷感,多了些釋然。 就在“此身、此時、此地”,看一眼,再多看一眼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