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后再說,意味著徹底錯過 “多”說兩句 某平臺上有個比較火的問題—— 為何人到中年,對許多事沒了興趣? 許多人說經(jīng)歷多了,就看通透了 似乎興趣淡了,只因為成熟 也是,如果人到中年,還擺弄兒時熱衷的洋畫、變形金剛,豈不顯得弱智 真是如此嗎? 恰恰相反,正是因為總是無法及時擁有,從來沒能全情投入,興致才在等待和延遲中被消耗殆盡 并非只要年齡增長,就能看透過去的一切 沒體驗經(jīng)歷過,就是不了解,只能想當(dāng)然 徹底的無知,才覺得自己什么都知道 沒有年輕時為賦新詞強說愁,何來年老時卻道天涼好個秋? 該體驗的,該爭取的,現(xiàn)在就要努力去抓住 不要“等以后有條件再說” 真有了條件,往往沒了興致 等待,就意味著錯過 ![]() ![]() ![]() ![]() 聲 明 本公眾號的所有原創(chuàng)漫畫和視頻內(nèi)容均為架空設(shè)定,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均為虛構(gòu)推演,旨在分析邏輯,實驗思想,不針對現(xiàn)實世界中的任何人和事,請勿對號入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