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列單位中,屬于長度單位的是( ) A. 小時 B. 千克 C. 米 D. 秒 2. 測量某物體的長度時,測得的結(jié)果是4.85cm,則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A. 1m B. 1dm C. 1cm D. 1mm 3. 下列關(guān)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誤差是由于測量時操作錯誤造成的 B.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誤差 C. 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D. 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就不會產(chǎn)生誤差 4.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下列做法中錯誤的是( ) A. 測量時,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線的一邊要緊貼被測物體 B. 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C. 記錄測量結(jié)果時,必須在數(shù)字后面注明單位 D. 測量時,只要讀到刻度尺的分度值即可,不需要估讀 5. 下列測量時間的工具中,最精確的是( ) A. 沙漏 B. 停表 C. 石英鐘 D. 日晷 6. 某同學測量教室的長度,得到的結(jié)果是8.78m,則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A. 1m B. 1dm C. 1cm D. 1mm 7. 下列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 A. 2.5m = 2.5m×100cm = 250cm B. 2.5m = 2.5×100 = 250cm C. 2.5m = 2.5×100cm = 250cm D. 2.5m = 2.5m×100 = 250cm 8. 用一把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四次測量的結(jié)果分別是: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記為( ) A. 12.45cm B. 12.35cm C. 12.36cm D. 12.34cm 9. 下列關(guān)于長度測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測量長度時,必須從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開始測量 B. 測量長度時,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線磨損,可以從其他整刻度線開始測量 C. 測量長度時,讀數(shù)時只需要讀到分度值即可 D. 測量長度時,刻度尺放斜了也能準確測量 10. 中學生的身高大約是( ) A. 1.6cm B. 1.6m C. 1.6dm D. 1.6mm 11. 停表的小表盤分度值是( ) A. 1s B. 0.5s C. 0.5min D. 1min 12. 下列數(shù)據(jù)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 一支新鉛筆的長度約為18dm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0m/s C. 課桌的高度約為80cm D. 一個雞蛋的質(zhì)量約為500g 13. 用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如圖所示(圖中未畫出,假設情況為:刻度尺刻度從左到右為0、1、2、3cm,物體左端對齊1.00cm,右端對齊3.50cm),則物體的長度是( ) A. 2.50cm B. 3.50cm C. 1.50cm D. 2.5cm 14. 下列關(guān)于測量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測量是一個將待測量與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 B. 測量結(jié)果由數(shù)字和單位組成 C. 測量過程中,誤差只能盡量減小,不能消除 D. 只要認真測量,就不會產(chǎn)生誤差 15. 單位換算:0.02km =( ) A. 2m B. 20m C. 200m D. 2000m 答案及解析 1. 答案:C 解析:小時和秒是時間單位,千克是質(zhì)量單位,米是長度單位,故選C。 2. 答案:D 解析:測量結(jié)果4.85cm中,倒數(shù)第二位“8”對應的單位是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故選D。 3. 答案:C 解析:誤差是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不可避免,而錯誤是操作不當造成的,可避免,A錯誤;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減小誤差,但不能消除誤差,B錯誤;誤差不可避免,C正確;選用精密工具能減小誤差,但仍會產(chǎn)生誤差,D錯誤。 4. 答案:D 解析:測量時,刻度尺要放正且刻度線緊貼被測物體,A正確;讀數(shù)時視線與尺面垂直,B正確;記錄結(jié)果必須注明單位,C正確;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D錯誤。 5. 答案:B 解析:沙漏、日晷測量時間較粗略,石英鐘精度一般,停表能精確到0.1s或0.01s,是最精確的,故選B。 6. 答案:B 解析:結(jié)果8.78m中,倒數(shù)第二位“7”對應的單位是dm,故分度值是1dm,選B。 7. 答案:C 解析:單位換算時,數(shù)值乘以進率且?guī)挝唬?.5m = 2.5×100cm = 250cm,A、B、D格式錯誤,選C。 8. 答案:B 解析:12.75cm與其他數(shù)據(jù)偏差過大,是錯誤數(shù)據(jù),應舍去;剩余三次結(jié)果的平均值為(12.34 + 12.36 + 12.35)/3 = 12.35cm,故選B。 9. 答案:B 解析:零刻度線磨損時,可從其他整刻度線開始測量,A錯誤,B正確;讀數(shù)需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C錯誤;刻度尺放斜會導致測量結(jié)果偏大,D錯誤。 10. 答案:B 解析:中學生身高約1.6m,1.6cm、1.6dm、1.6mm均不符合實際,故選B。 11. 答案:C 解析:停表小表盤代表分鐘,分度值通常是0.5min,大表盤分度值是0.5s或0.1s,故選C。 12. 答案:C 解析:新鉛筆長度約18cm(1.8dm),A錯誤;人步行速度約1.1m/s,B錯誤;課桌高度約80cm,C正確;一個雞蛋質(zhì)量約50g,D錯誤。 13. 答案:A 解析:物體長度 = 末端刻度 - 起始刻度 = 3.50cm - 1.00cm = 2.50cm,需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故選A。 14. 答案:D 解析:測量本質(zhì)是待測量與標準量的比較,A正確;測量結(jié)果必須有數(shù)字和單位,B正確;誤差不可消除,只能減小,C正確;誤差不可避免,即使認真測量也會存在,D錯誤。 15. 答案:B 解析:1km = 1000m,故0.02km = 0.02×1000m = 20m,故選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