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文13篇 范成大,字至能,晚號石湖居士,今江蘇蘇州人。南宋文學家,書法家。 257.跋李莊簡公家書 陸游 李丈參政罷政歸里時,某年二十矣。時時來訪先君,劇談終日,每言秦氏,必曰“咸陽”。憤切慨慷,形于色辭。一日平旦來,共飯。謂先君曰:“聞趙相過嶺,悲憂出涕。仆不然,謫命下,青鞋布襪行矣,豈能作兒女態(tài)耶!”方言此時,目如矩,聲如鐘,其英偉剛毅之氣,使人興起。后四十年,偶讀公家書。雖徙海表,氣不少衰,丁寧訓戒之語,皆足垂范百世,猶想見其道“青鞋布襪”時也。淳熙戊申五月己未,笠澤陸某書。《渭南文集》 ![]() 【譯文】參知政事李光前輩被罷職回家時我二十歲了。他常常來拜訪我父親,倆人熱烈地談論朝政,一談就是一天。他們每每提及奸臣秦檜時,總以貶詞“咸陽”借代,憤恨痛切、慷慨激昂的情緒溢于言表。一日清早到我家,共進早餐時對父親說:“聽說宰相趙鼎遭秦檜陷害被貶謫到嶺南海島,路過南嶺時他悲傷地哭了。我可不這樣,貶謫的命令一下達,青鞋布襪一登就上路,怎會有小兒女嬌弱的姿態(tài)呢!”說這番話時,兩眼明亮如炬,聲音洪亮如鐘,那英烈剛毅的氣度讓人振作奮發(fā)。此后四十年,偶然賞閱老前輩的家信,發(fā)現(xiàn)他當年雖然被貶到偏遠的海島,但英烈剛毅的氣節(jié)仍然絲毫未減,叮囑訓導家人的話語句句都是可以世代流傳,作為典范的。還可以再現(xiàn)他穿起青鞋布襪、毅然決然離京上路的情景。淳熙戊申年五月己未祖籍太湖之濱的陸游題跋作記。【簡析】李光是抗金領袖之一,宋高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參知政事。因堅持抗金和反對秦檜“盜弄國權,懷奸誤國”而罷官。后遭秦檜黨羽陷害,遠貶瓊州。死后賜謚莊簡。這篇跋不同于一般的跋,著力表現(xiàn)李光剛直不阿、嫉惡如仇的性格特征。突出寫了三件事,一是李光罷政歸鄉(xiāng),談到秦檜,痛恨地比作秦朝的暴政,以咸陽替代。當時秦檜權傾一世,炙手可熱,李光敢于怒斥他,雖屢遭打擊而不屈,表現(xiàn)出愛國輕己的精神。二是寫他接到貶謫令,毅然青鞋布襪出行。三是寫李光遠徙海南,被貶后堅守節(jié)操,矢志不移,叮囑子孫也要這樣做。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表現(xiàn)其精神?!澳咳缇?,聲如鐘,其英偉剛毅之氣,使人興起?!弊屛覀儚娜缇姘愕哪抗庵懈惺芩麑Ω`國的義憤之火,從洪鐘般的聲音里聆聽到對奸佞的叱責。趙鼎與李光的命運相同,曾兩度任宰相,因傾向抗金,與秦檜發(fā)生齟齬,被罷謫嶺南。過嶺時,趙鼎作“兒女態(tài)”,“悲憂出涕”,遲疑徘徊,流露出依戀軟弱的一面。而李光則不然,“謫令下,青鞋布襪出行矣”,顯得剛毅決絕,義無反顧。兩相對比,李光的形象熠熠生輝。 258.雪山 范成大 丙申,復登巖眺望。巖后岷山萬重,少北則瓦屋山,在雅州;少南則大瓦屋,近南詔,形狀宛然瓦屋一間也。小瓦屋亦有光相,謂之“辟支佛現(xiàn)”。此諸山之后,即西域雪山,崔嵬wéi刻削,凡數(shù)十百峰。初日照之,雪色洞明,如爛銀晃耀曙光中。此雪自古至今未嘗消也。山綿延入天竺zhú諸蕃,相去不知幾千里,望之但如在幾案間。瑰奇勝絕之觀,真冠平生矣。《吳船錄》 ![]() 【譯文】六月二十八日,又登上光明巖,向遠處眺望。光明巖的后面是岷山,千萬重的山峰聳立;稍往北的地方是瓦屋山,瓦屋山位于雅州一帶;再稍往南就是大瓦屋山,大瓦屋山靠近南詔,形狀好像一間瓦屋。小瓦屋山也有佛光出現(xiàn),叫做“辟支佛現(xiàn)”。在岷山等大山的后面,就是西域雪山,雄偉峻峭,差不多有幾十到幾百座山峰。初升的陽光照射著它們,白雪的顏色亮晶晶的,好像燦爛的銀子在曙光中閃耀。這些白雪從古到今大概從沒有消溶過。大山橫亙通向天竺等地,和這里相距不知道有幾千里,看起來就像在眼前桌案上。這是我平生看到的最壯觀的瑰麗奇妙的景色。 【簡析】這段節(jié)選自范成大《峨眉山行紀》。這一段作者以光明巖為透視點,眺望周邊景色。后面是岷山,偏北方向是瓦屋山,偏南方向是大瓦屋山,岷山后面是西域雪山。小瓦屋山會出現(xiàn)佛光,“辟支佛現(xiàn)”中的辟支佛本是辟支迦佛的簡稱,意譯為“緣覺”或“獨覺”,指并無師承而獨自悟道的佛。這里就是指佛光出現(xiàn)。過午以后,太陽高懸天空,峨眉山中的云氣鋪滿山谷,在平平的云海就會出現(xiàn)直徑數(shù)公尺的圓環(huán),顏色越來越濃,外紅內紫,美麗絢爛。由于峨眉滿山佛寺,人們見此異景,自然想到普賢顯“佛”,稱作“佛光”。岷山后面的雪山,放在特定環(huán)境下,初日曙光照耀,千巖萬壑,雄奇峭壁,橫亙古今;千里冰封,莽莽蒼蒼,山舞銀蛇,晶瑩剔透;百千山峰不可數(shù),綿延千里似雪龍。遠景如在眼前,觀景人也似雪景。這在南方出現(xiàn)的雪景,確實“瑰奇勝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