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例題一: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北極東北航線相比傳統(tǒng)航線的交通和資源優(yōu)勢。 (2)分析北極東北航線當前航運成本較高的原因。 (3)簡述全球變暖對北極東北航線通航性能的影響。 (4)說明北極航線開通對世界航運網絡格局的影響。 (5)對于北極航線,有人建議我國應積極參與,有人建議我國應緩慢融人,請表明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縮短航程,節(jié)省時間和耗油成本;主要經過俄羅斯北部地區(qū),航行安全程度較高;沿線煤炭、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 (2)沿途人口、貨物量少,平均成本高;沿途氣候寒冷,船員要進行抵抗酷寒氣候的特殊訓練;沿線氣候寒冷,有時需要專業(yè)破冰船開道;沿途生態(tài)脆弱,環(huán)境問題日益凸顯,防治污染的成本較高。 (3)有利:全球變暖,通航路線變寬、通航時間、通航里程變長、通航成本降低;不利:多漂浮冰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4)增加航運路線,完善路網;分流原有通行航道的貨物,降低傳統(tǒng)航線的地位;促進世界航運技術、航運工具的革新和進步;促進北極沿岸國家的經濟發(fā)展。 (5)觀點1:積極加入。理由:北極航線距離較短,可以縮短運輸時間;可以避開沖突多發(fā)的傳統(tǒng)航線,增加航線選擇,提高航運安全。觀點2:緩慢融入。理由:北極航線適航期短;沿途氣候寒冷,生態(tài)脆弱,運輸成本較高; 典型例題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北極東北航線船舶密度的空間分布特征。 (2)列舉影響船舶交通流時空分布特征的主要自然因素。 (3)請為保障北極東北航線船舶的航行安全提出可行性建議。 參考答案: (1)集中分布于亞歐大陸的北冰洋近岸海域;整體呈現“西多東少”的分布格局。 (2)海冰、風力、能見度、資源分布等。 (3)限定通航時段;加強海況預報;加強國際合作,規(guī)范航行船只的大小、速度等;規(guī)范航道標志;適當均衡港口建設,完善基礎設施。 典型例題三: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簡述冰島西北部沿海海岸線曲折的成因。 (2)分析冰島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原因。 (3)說明北冰洋海域氣象環(huán)境對北極航線船舶航行的影響。 參考答案: (1)位于兩大板塊邊界,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地震活動,巖石疏松;緯度高,冰川侵蝕作用強;地處西風帶,沿岸風浪大,海水侵蝕作用強;河流廣布,地勢落差大,流水侵蝕作用強。 (2)冰島西南部地處島嶼邊緣,海拔較低,氣溫較高;西南部緯度較低,氣溫較高;冰島西南部是受盛行西風帶(西南風)和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最大的區(qū)域,溫度、降水適宜,因此西南部更加適合人類居住。 (3)北冰洋海域緯度高,船舶在航行中可能遇到因低溫嚴寒導致的航道封凍而受阻;受極地東風影響,大風天氣多,風浪大;在溫暖的季節(jié),暖空氣運動與冷水面接觸易形成平流霧,影響海上航行。 典型例題四: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簡述白令海峽航運地位的重要性。 (2)試指出北極航線的最大缺點。 (3)推測北極航線航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 參考答案: (1)白令海峽是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北極航道是聯系東亞和歐洲的最短航線,白令海峽是北極航線的必經航道,具有重要的航運地位。 (2)北極航線所處的緯度高,冬季嚴寒而漫長,結冰時間長,通航時間短。 (3)導航、定位困難;浮冰易阻塞航道;氣候及冰情多變,通航障礙多,不能保證航運的準時性;極地多大風,對船舶安全構成威脅;沿線基礎設施落后,保障不健全。 典型例題五: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指出影響北極航線航運價值提升的主要因素。 (2)比較鹿特丹和上海氣候特征的差異,并分析其原因。 (3)與蘇伊士運河航線相比,北極航線有哪些優(yōu)勢和劣勢? (4)簡述北極航線對沿線經濟發(fā)展的影響。 參考答案: (1)全球變暖,極冰融化 (2)鹿特丹常年受西風帶影響,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濕潤;上海受季風環(huán)流控制,形成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3)優(yōu)勢:航程短。劣勢:僅夏季可以通行,通航時間短;沿途浮冰、極端天氣等影響航行安全 (4)加快北冰洋沿岸地區(qū)資源的開發(fā);改變世界貿易格局,促進環(huán)北極附近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