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九一年,王震同志正在辦公室里辦公,突然助手給王震同志遞上來了一封信。這封信的著名是馬興。 王震一看到這個名字,將信接過來,馬興他知道是誰,馬興就是曾經(jīng)一塊在359旅的老戰(zhàn)士了。 在新中國解放后,馬興就被安排到了湖北工作。大家都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兩個人已經(jīng)有很多年都沒有過聯(lián)系了。這個時候馬興給自己來信,難道是因為在生活上遇到了什么困難嗎? 想著老戰(zhàn)友可能遇到了困難,王震同志立馬打開了信,但是馬興的信中一點都沒提自己的境遇。信的一開頭就是寫了這么一句話: “老首長最近是否安好,不知道您還記不記得一九四五年的時候,當時咱們旅隊遇見了困難,有個湖北省的恒潭鎮(zhèn)上有一戶姓廖的地主家在那個時候借了咱們一千擔的糧食嗎”。 寫信的馬興是何人?馬興的原名叫馬希良,他是山西人,在抗戰(zhàn)爆發(fā)之后馬興就去了延安投身進了抗日隊伍。馬興被分配到了359旅隊,是一名普通的士兵。 馬興在小的時候,家里比較貧困,沒上幾年小學,但是馬興很愛寫作這件事,他也在一些重要的媒體上發(fā)表過文章。 馬興還一直很喜歡讀書,雖然馬興一直覺得自己就是粗人一個,但是他十分喜歡知識分子,也跟許多知識分子是朋友。 由于時代久遠,關于馬興的記錄不多,在一位湖北作家的回憶里就有關于馬興的記錄。在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像馬興這樣的老革命的高尚品質。 在回憶里,馬興的形象躍然紙上,兩個人是因為工作上有接觸才認識的,在作家的回憶里,馬興是個熱心腸而且無私的人。 兩個人的交集從工作上有變動之后就不多了,但是有一次作家不小心摔倒了,馬興聽說了這件事,馬興趕到醫(yī)院后,聽說作家現(xiàn)在家中有些困難。 馬興從自己的錢包里,直接拿了一百塊給作家,在以前那個時候,一百塊可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馬興同志的無私精神。 雖然馬興的同事都說馬興同志是一個吝嗇鬼,但是馬興同志對那個家庭困難的同志都很大方,看見誰有困難,就會大方傾囊相助。 由此可見,馬興并不像同事口中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吝嗇的人。當時的廖家后人多次為自己申訴無果,最后竟然在雜志上看見了以前有關于359旅隊向廖家借糧食的這件事。 其中經(jīng)過我們在后面會說,這廖家后人在經(jīng)過千辛萬苦的尋找后,沒能找到李實,最后找到了馬興。 馬興聽聞此事,根據(jù)馬興的熱心腸性格,再加上當年廖家對359隊伍有恩,自然是愿意幫助廖家后人。 于是就有了開頭的的一幕,馬興給王震同志寫了一封信,不僅如此,馬興還自己自費前往廖家后人的家里。廖家這個時候已經(jīng)家道中落。 家庭條件自然也就沒有像以前家中富裕時候的風光了,馬興看廖家后人現(xiàn)在如此困難,還自掏腰包給廖家后人補貼。 其實當時馬興家也不算富裕,加上馬興平時還樂于助人,積蓄更是不多。廖家后人自然是不愿意收下這筆錢,當年他們支持的是整個部隊。現(xiàn)在又怎么好意思接受馬興的幫助呢? 眼看廖家后人怎么都不愿意接下這筆錢,馬興只好撒了一個小謊,說這筆錢是替廖家申請的“救濟金”。廖家后人聽見這番話才肯收下這筆錢。 那么到底當年359旅隊發(fā)生了什么事,需要借一千擔糧食度過難關呢?當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這件事還要從一九四五年開始,日本在美國的原子彈威脅下,日本天皇不得已簽訂了無條件投降的協(xié)議。這是個舉國歡慶的日子,但是抗戰(zhàn)剛剛結束,蔣介石就立馬刀尖向內。 一九四五年八月,蔣介石不斷致電毛主席,一直發(fā)電報邀請毛主席來重慶談判。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但是當時國內都想要和平的意愿讓蔣介石不敢立即撕掉臉上的假面。 蔣介石先是假面邀請毛主席談判,隨后經(jīng)過雙方的談判之后,雙方簽訂了歷史上有名的“雙十協(xié)議”,不過沒過多久蔣介石就撕毀了雙十協(xié)議,刀刃向內,再次發(fā)動內戰(zhàn)。 自古中原之地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當時我們在中原解放區(qū)駐扎的軍士只有六萬人,蔣介石卻派了36萬人圍剿我們駐扎在中原解放區(qū)的士兵。 面對如此懸殊的兵力差距,根據(jù)黨中央的部署,359旅隊的王震同志前往了中原地區(qū)。359旅以王震同志為司令員,王首道同志作為政治委員的八路軍隊伍開始了南下。 在送別359旅隊的時候毛主席還為359部隊進行了送行。就這樣王震同志帶著359部隊開始突出重圍。 經(jīng)歷過艱難險阻重重跋涉,王震同志帶著359旅經(jīng)過了八個省份,基本上跨越了半個中國那么遠,先后突破了敵人百余條封鎖線,英勇戰(zhàn)斗三百多次。 在359部隊走到了環(huán)潭鎮(zhèn)的時候,戰(zhàn)士們經(jīng)過多次戰(zhàn)斗是已經(jīng)很是疲憊了,當時又是冬天。王震同志就打算想讓部隊返回洛陽店那里進行休整。 ![]() 到了環(huán)潭鎮(zhèn)的時候,天公不作美,一場大雪飄飄然然的就落了下來,越下越大。大雪封住了道路,那個時候軍隊里的糧食也不多了。 大雪封路,糧食也即將就要吃完了,戰(zhàn)士們不能不吃飯啊。這個時候,大城鎮(zhèn)基本都被敵人占據(jù)著,想要買糧食那是肯定不可能的。 就算是能夠買到糧食,大雪封路,在這樣的路況下糧食的運輸肯定是難上加難。一時半會也搞不到糧食。 ![]() 這可就難住王震了,戰(zhàn)士們不能斷糧,現(xiàn)在一時半會又買不到糧食,給王震同志急得跟其他幾個人商量來商量去也沒想出來個解決方法。 沒辦法,現(xiàn)在這種情況,也只能求助當?shù)夭块T了,這一來二去就找到了當時在解放機構工作的李實。 當時的解放機構雖然聽著派頭大,但是那個時候才剛成立不久那有幾個人啊,就連辦公地點都是流動的。就這樣的狀況,李實能去那里給359部隊找糧食呢? ![]() 李實也開始發(fā)愁,但是李實已經(jīng)在這邊工作了很久,對這附近都還算熟悉,于是李實就想到了當?shù)氐氖赘弧渭?/strong>。 359旅遇艱難,廖家送糧一千擔糧食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廖家到底有多少家底才能一次性拿出來那么多糧食呢? 廖家往上面數(shù)上三代也算是富豪人家,就是不做生意,靠著家里的地,也能夠靠著收租衣食無憂。 這做生意的契機說來也是很巧,廖家的長子廖臨軒成年之后,廖臨軒跟著一位從意大利來的天主教教士,自此廖臨軒認識到天主教后,他就成了一個天主教徒。 ![]() 跟著這位教士四處傳教,他們二人來到了應城,那個時候的應城可是非常有名,以盛產石膏鹽聞名已久。 正是因為盛產石膏鹽,當?shù)氐男焓霞业?strong>鹽礦被別人打穿了,這一下就導致了十幾位長工送命了。把徐家鹽礦打穿的一家就跟徐氏鬧到了了公堂之上。 廖臨軒收到了徐氏的請求,帶著那名意大利傳教士去公堂上給徐氏坐鎮(zhèn)了。知府大人一看還有洋人來了,當場就判了徐氏贏。 ![]() 徐氏雖然贏了,但是礦洞已經(jīng)不能再產石膏了,只能夠產鹽了。徐氏看這種狀況就想將礦產出手,為了報答廖臨軒的恩情,徐氏就用了一個特別低的價格轉給了廖臨軒。 廖臨軒想要接手這個礦洞,但是家里的長輩都不同意,認為風險很大,還不如一輩子老老實實的靠著地安穩(wěn)過一輩子。 但是廖臨軒的妻子毛氏很支持丈夫的想法,甚至還說如果這個生意虧了她愿意拿自己的嫁妝填補虧空。在毛氏的支持下,廖臨軒才能成功買下礦洞。 ![]() 后來,憑借著礦洞廖家更上一步,掙了一大筆錢。在廖臨軒老年后,把家里的生意交給了他的二兒子廖石庵。 在廖石庵的經(jīng)營下,廖家的產業(yè)越做越大,最后在一九三八年,應城淪陷了,廖石庵不愿意跟日本人合作,就把生意交給了其他人打理。 這個人跟偽縣長還有警察局長的關系還算是不錯,就這樣廖家的產業(yè)延續(xù)了下來。 ![]() 在抗戰(zhàn)的時候,廖家就對抗日軍隊捐過許多東西,在日本人封鎖食鹽的時候,廖家人就為抗日隊伍捐了大批食鹽還有抗日經(jīng)費。可見廖家人的愛國之心。 抗戰(zhàn)勝利后,廖石庵去世了,廖家的生意就被廖家的長孫廖復初接手了。廖復初帶著家中的三十幾名家丁跟著國民黨一起回到了應城。 ![]() 和前輩有所不同的就是,廖復初沾邊政治了,甚至還組織了一個有槍的礦警隊,廖復初就是大隊長??梢哉f是生意上步步高升,生活上風光無限。但是也正是礦警隊這件事給廖家埋下了禍患。 這時候廖家經(jīng)過幾代的發(fā)展,已經(jīng)是富甲一方,李實來到廖家之前心里也是直打鼓,因為當時是抗戰(zhàn)時期,廖家那時候幫助的是抗日隊伍。現(xiàn)在國民黨跟共產黨發(fā)生了內戰(zhàn),誰也不知道廖家到底支持的是哪頭。 ![]() 李實來廖家找廖復初,誰知這廖復初那日正好不在家,沒辦法,只能去找那個時候已經(jīng)有九十多歲的廖老太太毛氏了。毛氏聽說了李實的來意,一如當年她支持丈夫買下礦洞一般,直接說了一句: 這個家我老婆子現(xiàn)在還是能做主的,我們廖家也都是愛國的,你們能做到那么多老百姓都支持你們,肯定是為了人民好的,我們廖家又豈能守著這些死物,你們需要多少,只管張口,我們廖家給你們弄過來。 ![]() 李實大喜,廖老太太這番解決了他們的困難局面,李實忙說,只需大米一千擔就行沒有其他的要求了,等到到時候革命勝利的時候,我們肯定連本帶利的還給廖府。說著就要給廖老太太打借條。 毛老太太看了一眼,說了一句:借條就不需要了,這就是我們廖家送給戰(zhàn)士們的了。隨即就讓管家把借點給撕了。老太太不僅給了一千擔大米,甚至還多給了幾十頭豬還有一些瓜果蔬菜之類的。 憑借著廖家的幫助,359旅隊度過了沒有糧食的難關。 ![]() 事情到這里也應該告一段落了,解放戰(zhàn)爭的時候,廖家的生意遭受到了大打擊,石膏的市場行情一落千丈,當時的國民政府還大量從國外進口石膏。 這一舉動讓本就不怎么好的石膏市場更是艱難,再加上當?shù)馗瘮〉膰裾賳T對廖家不停地敲詐,廖家石膏的生意就被廖復初交給手下人去做了。 ![]() 解放戰(zhàn)爭結束后,百廢俱興,廖復初帶頭恢復石膏鹽的生產,還得了政府的贊揚,甚至因為之前廖家以前對抗戰(zhàn)部隊的資助,廖復初甚至還被選上了民意代表。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廖復初被舉報了,他的罪名就是廖復初曾經(jīng)就任的礦警對大隊長曾經(jīng)抓捕過共產黨員。當時的局勢十分復雜。 雖然蔣介石已經(jīng)逃往臺灣,但是在大陸還是有很多潛伏人員,局勢動蕩不安,任何有可能傷害到新生政權的事情都會遭到嚴打。 ![]() 其實在那個時候,廖復初早就離開了礦警隊,最后礦警隊被國民黨接手了,但是已經(jīng)過了那么久,這件事也沒法去查證了,最后廖復初被判了重刑。 等到廖復初出來后,廖復初一心申訴,但是無奈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那么久,根本沒辦法取證,申訴一事一直沒有結果。 好在廖復初看見了雜志上有關廖家資助359旅的消息,順藤摸瓜之下找到了馬興,這才使得這件事能重見天日。 ![]() 王震同志看了信之后,立即就安排人去徹查這件事,最后真相大白,政府也對此事做了相關安排,撤銷了當年的判決,還給予了廖家經(jīng)濟補償。 老話說得好,結善因,得善果。毛老太太種下的善果,最后廖家也得到了善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