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益峰 筆者2018年,去廣西博白相度地理,考察博白蝦公墳,寫過一篇文章,后來很多風水愛好者,也前往考察。蝦公墳為博白王茂顯,也叫文謨公的墓地,為明師作品,葬后一直不發(fā)家,只是后來人丁興旺而已。 筆者先后三次前往博白,考察此地。此地,是尋龍點穴失敗的重點案例之一。葬后百余年,人丁不錯,但是基本上沒有出現(xiàn)過明顯的富貴,多數(shù)都是鄉(xiāng)村的普通百姓。 現(xiàn)在王氏后人,有個別富貴、文人出現(xiàn),主要為其近代三五輩的祖墳蔭生,與此墳關系不大。此墳時間太久遠,與現(xiàn)在的個別富貴發(fā)跡,是沒有太明顯的直接關系,僅僅作為一個紀念意義的一世祖所在地而已。
蝦公墳,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白縣博白鎮(zhèn),九龍村長莆嶺北側的蝦公山,為明朝初年,舉人王文謨的墳墓,為當時的明師作品,葬后王氏一直不發(fā)富貴。
蝦公墳,為數(shù)十公里的平崗龍,大河夾送,奔騰到南流江邊,大龍盡結。
龍脈盡頭開肩展翅,開局結穴,穴在中間,右側送枝,送到穴前,左側余氣,兩層回轉顧穴。 1、蝦公墳墓主,王茂顯簡介 博白縣徑口連發(fā)塘王氏族譜記載: 廣西博白王村王氏始祖,為王垂賢,原籍為福建省汀州府瓦子巷人,即今福建上杭縣,屬太原世系。 王垂賢,于元中宦游瓊海,錦旋還鄉(xiāng)途經白州,今博白,見風俗淳厚,地方肥美,遂擇王村居住,今博白鎮(zhèn)九龍麥思村后耕地。 歷經一世祖,王垂賢、二世祖,王恢宗,三世祖,王龍莊。 王龍莊公后,生兩子,分別是: 長子王茂瑋,追號文祥。 二子王茂顯,號文謨。 明朝初年,王茂瑋、王茂顯分別遷居鹽館、略塘,方開籍立戶,創(chuàng)基立業(yè)。 王茂顯,號文謨公,因居住略塘,枝繁葉茂,嗣孫眾多,后稱博白略塘王氏。 后裔分居于博白各鄉(xiāng)鎮(zhèn),以及廣西玉林市,北流市,合浦縣,貴港市,浦北縣,田林縣,欽州市,靈山縣,防城港市,賓陽縣,思樂縣,寧明縣,思縣,下思州,尚流 ,武鳴縣等各縣市和廣東省,海南省, 港奧臺、越南等周邊各地,現(xiàn)有后裔20萬,人丁非常興旺,現(xiàn)在個別也有一些家庭比較富貴,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家族。 2、蝦公墳卜選傳說 據(jù)村里的王氏后人,跟筆者講述:蝦公墳,卜選過程中,有一段故事。 下葬之前,那地理師事先與主家約定,葬后三年內就要出人,有進入功名之士,如一但發(fā)起,便要一佃白銀作為謝金。 同時地師事斷:七日內進橫財。要求到時候進的橫財,全部當做是給地師的酬金。主家一聽心中歡喜,當即滿口答應。 地師說此龍有靈氣,可以派人于后頭的龍頸處,插上大青木葉,木葉可以生長。待三天后再去查看,如果大青木葉就開始生長。 為了驗證此事,地師特地留了下來,等到七日后領了酬金再走。不想,當時那個主家得了一些白銀后,心中不愿付那么多的酬金,于是派人偷偷前去把木葉給拔松,這樣一來三朝去看時,太陽已將木葉曬干。 三天后,地師親去觀之,發(fā)現(xiàn)木葉已經死亡,知道是主家做祟。于是立馬便對主家說:非??上В说匾呀浭撬牢r地,最多也只能發(fā)點人與財。 葬后數(shù)百多年間,王氏后人,只是出人與發(fā)財,不見出貴,直到道光年間,都未見出過一官半職。 類似的卜地傳說,全國各地很多。為明師卜地失敗案例的,標準借口說辭。地理師傅把失敗賴在東家身上,怪罪東家德行,這是不對的,應該是自己的眼力問題。
蝦公墳,左側有南流江,逆水上堂,墓穴形如蝦,所以此地喝:上水蝦。
大龍從右側過來,乙龍入首,轉身開面結穴。金星開鉗,鉗中吐小唇。穴山和近處龍虎,形如蝦,所以此地叫蝦公墳。
鳥瞰墳墓,大龍盡頭,枝腳繁盛,轉身開面結穴,個個包裹到穴前。
近看墓穴,左右蟬翼分明,蟬翼砂內微茫隱現(xiàn)之干流水,其白頭而分,交襟于腳??梢宰罱r公墳,重修,老百姓已經沒有明白風水之人,微地形,已經被削得干干凈凈。
站在虎砂側看墓穴,為陽面金星開口結穴。
古人云:金星不開口,神仙難下手。 金星要開口,金星塟窩,窩中尋節(jié),陰中求陽,陽中求陰,陰陽要轉換才有生氣。
鳥瞰墳墓,穴星左右,自開兩個長枝為龍虎,枝腳層層回轉顧穴。
緩處何妨安絕頂,急時不怕葬深泥。 金星頂部,山勢平緩,生氣上聚,高葬墓穴,生氣聚集。
因為墓穴位置比較高,左右龍虎總體比較地,龍沒有明顯護住穴位。
此地入首開窩,穴后氣脈微微拱起,腳下開小坪,太陽在內,太陰在外,陰陽相接有微突,于微凸下,鑿穿氣脈,將棺相值下葬。
正面近看蝦公墳。
正面近看蝦公墳,王文謨墓地。結構為兩廣地區(qū)常見的椅子墳。
鄉(xiāng)進士,指鄉(xiāng)試中式的人,明清稱舉人。 清朝時期,王文謨的后人王屢坦,為地理明師。他重修此墳,改了原先的向度之后方有變化。 墓碑上刻有風水說明:乙龍入首,原局是午山子向,改為:丁山癸向兼午子分針。
墓碑記載:道光元年十二月,王氏全族公議,沒有采取王履坦的思路,又改回午山子向。
側面看穴山,頭面光圓,穴星頂上為石子山,沒有樹木,星峰端正秀麗。
鳥瞰墓穴,前面內局緊湊,外堂開敞,為標準的尋龍點穴模式。
穴上,正面看明堂,遠方有南流江逆水上堂,右水倒左。墓穴自然立向為午山子向,有水倒左,為病死方,倒沖生養(yǎng)位置,清朝開始流行三合理氣,風水師王履坦,將墳墓改為丁山癸向兼午子分金。試圖立火局的養(yǎng)向,收生水上堂。 這些迂腐的理氣理論,在實踐中,準確度極低,吻合度非常低。其實蝦公墳,原先立午山子向,病死水上堂,倒沖生養(yǎng),人丁依然大發(fā)。
正面看明堂的朝山位置,遠遠有一顆馬星。
龍脈從右側橫來,穴后有一顆太陰金做低樂,右側入首位置,大斷過峽,蜂腰鶴膝,為公路挖破,現(xiàn)在已經有些模糊。當?shù)乩习傩找差櫜涣孙L水了,為了生活方便,直接修建公路。 按照喝形理論,蝦需要水才能活,穴前左前方有大水塘,水塘外,為大河。這些喝形理論,為無稽之談,沒有太大實踐價值,只是美學稱呼而已。
鳥瞰墳墓,右側余氣,繼續(xù)大轉頭,作為二曾青龍,包裹墓穴。
側面鳥瞰蝦公墳,陽面金星開口結穴,這是楊公穴法的一個標準思路。這種穴法最大的問題,就是外形過于標準,過于漂亮,但是氣脈過于微弱,穴位位置過于局促,以致生氣下泄。 結語 類似的穴法,筆者見過很多案例,是尋龍點穴的標準穴法??上?,筆者見過的類似案例,已經數(shù)百個,多數(shù)都是吹得無比神奇,但是基本都是家族的老祖墳,后人不發(fā)家。 蝦公墳,更是倒霉一些,幾百年,發(fā)展子孫數(shù)千人,一個富貴也沒有,以至于后人的風水師,王履坦也非常著急,試圖改向。按照王氏家譜的記載,王氏后人現(xiàn)在依然主要是人丁為主,沒有明顯的富貴。最明顯的富貴是王力,僅僅是一個學者而已。 蝦公墳,類似穴法,外在形巒非常漂亮,但是沒有靈氣,生氣不足,很難發(fā)家。只是一個標準的美學形巒而已?,F(xiàn)實中那些大發(fā)富貴的地形,多數(shù)都是外形平庸,甚至不符合美學,不符合尋龍點穴理論,但是內在靈氣跳動,生氣興旺之地。自古富貴,極少出自專業(yè)風水術士之手,多數(shù)都是民間的明白人,文化人,鄉(xiāng)間有智慧的風水師手里。 所以我們風水師傅,如果想深入研究風水,還得拋棄書本,走入現(xiàn)實。 全文完。
作者:陳益峰,男,專業(yè)地理師傅,畢業(yè)于華中農業(yè)大學風景園林系碩士研究生,先后在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古建園林設計研究院等單位工作,長期從事相地、相宅、傳統(tǒng)地理學的實踐、考察等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