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證候介于麻黃湯與桂枝湯之間,汗出不徹,邪氣欲退,非桂枝湯之可解,又不宜麻黃湯之峻汗。 大汗出后,表仍未解,寒熱如瘧,脈浮數(shù)。 調(diào)和營(yíng)衛(wèi),微發(fā)其汗。 桂枝4.5g 芍藥4.5g 麻黃1.5g 生姜4.5g 杏仁3g 炙甘草3g 大棗2枚 用于證候介乎麻黃湯與桂枝湯之間,病勢(shì)比較輕微者。 ![]() ![]() ![]() 太陽病表邪未透,里有郁熱。 寒熱如瘧,熱多寒少,或見煩渴而喘,汗出不暢,脈浮滑而數(shù)。 解表清里,表里雙解。 桂枝2g 芍藥3g 麻黃1.5g 炙甘草2g 大棗2枚 生姜4g 石膏9g 本方為表里雙解之輕劑,用于表寒里熱之輕證。感冒、流感及熱病初起見該方證者可用此方治療。 ![]() ![]() ![]() 風(fēng)寒外束,表實(shí)無汗,里有郁熱。 發(fā)熱惡寒,身痛,肌膚粟起,無汗,煩躁,脈浮緊。 解表清里,退熱除煩。 麻黃6g 桂枝6g 炙甘草3g 杏仁6g 生姜6g 大棗4枚 石膏30g 本方為麻黃湯加石膏、姜,棗而成,乃麻黃湯證加見內(nèi)熱煩躁,臨床上流感、流腦、肺炎、急性腎炎等病可見此方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