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草、干姜、大棗這是張仲景健脾養(yǎng)胃藥中的三味。 半夏的作用就是降逆的,比如嘔吐,比如打嗝,半夏還可以化掉胃里面的痰。胃氣以降為和。 干姜來驅(qū)寒邪,溫暖脾胃。 黃連、黃芩呢,把胃里面的火清掉,還可以把阻塞中焦的痞塊啊結(jié)節(jié)啊等清除。 臨床應(yīng)用 1、狐惑病 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于喉為惑,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聲音沙啞,甘草瀉心湯主之。 這種病現(xiàn)在叫做白塞氏綜合征。這種疑難雜癥主要的癥狀是什么呢? 就是好發(fā)于全身的黏膜系統(tǒng),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容易發(fā)作,比如眼結(jié)膜炎、口腔潰瘍、咽喉炎、食道潰瘍、胃粘膜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還有潰瘍性結(jié)腸炎。另外我們的前后二陰也有大量的黏膜系統(tǒng),所以也容易發(fā)生潰瘍。 最主要的癥狀是三個地方發(fā)生潰瘍,一個是眼睛,一個是口腔,一個就是前后二陰,然后有些人還伴隨著其他部位的潰瘍,但主要是這三個部位。 2、心下痞硬,邪氣未去 下利.按其心下,覺欲嘔者,不痛 3、心煩不安,神困欲眠而不能合目。 臥起不安。或不欲飲食,惡聞食臭。且其人精神惑亂而不正常,此所謂狐惑病之類,俗稱“鬼魂”致病而失心,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焦慮癥、神經(jīng)癥、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等。 4、腸胃不太好引起的夢游。 5、女人的性病 在陰部有紅腫或起一小塊發(fā)炎,不會傳染,但會癢、痛,嚴重的影響到喉嚨也發(fā)炎。 6.常常用在急性的腸胃炎,甘草是解毒的。也會有嘔、惡心,但是沒有食臭,沒有腹痛腸鳴,是胃氣虛掉了,沒有東西在里面。 7、(1)嘔而腸鳴,可知有水氣,故雖不下利,但仍用半夏瀉心湯,嘔、惡心,腹痛、腸鳴 (2)生姜瀉心湯,治療半夏瀉心湯證見癥外,尚覺有胃中不和,食臭,雷鳴下利者。腸鳴、下痢,很重,暖氣食臭。 (3)甘草瀉心湯,治療除半夏瀉心湯見證外,尚有心煩不得安,雷鳴下利者 (4)黃連解毒湯:不眠,充血,上沖,不安 (5)甘草瀉心湯:不眠,心下痞硬,惡心,下利。 8、動的位置 (1)肚臍以下:茯苓甘草湯。 (2)肚臍以上:桂枝甘草湯。 (3)肚臍后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4)中隔停水:苓桂術(shù)甘湯。 (5)沒有奔豚,就是心動悸的很厲害,心臟跳得很厲害大部分我們從甘草瀉心湯來做加減。 9.濕熱引起的幽門螺旋桿菌 這類病人往往是病從口入,嗜好甜食、飲酒、肉類、辛辣飲食,以致于濕熱內(nèi)生從而引發(fā)胃病的各種癥狀。 濕熱最容易引起的癥狀是胃部的悶脹、食欲差,有時也會伴有返酸、口苦、惡心等癥狀。 這類情況舌苔大多是舌紅苔白膩,或黃膩苔,往往舌苔越厚病情越重。而脈象則常見濡數(shù)、弦滑等脈象。 這類病人常用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姜瀉心湯類方子來治療效果更好。 溫馨提示:方中甘草用量較大,可能有反酸、腹脹及浮腫、血壓升高等副作用。 醫(yī)案僅供參考,具體使用請在醫(yī)生指導下辯證使用,請勿私下用藥。 ![]() |
|
|
來自: 新用戶81668217 > 《常用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