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為書報文摘原創(chuàng),歡迎轉載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最舒服? 其中有個高贊回答是:“從不抱怨的人?!?/span> 但依我看,答案應該是和從不輕易否定你的人在一起最舒服。 ? 0 1 否定式交流,是場災難 作者甘藍藍說:“擊垮一個正常人的心智,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只需要一步步引導他懷疑自己、不相信自己即可。” 一個長期被否定的人,心智容易被干擾,時間一長,就會招架不住,出現(xiàn)自我懷疑。 電影《煤氣燈下》里,男主角通過長期否定女主角,導致女主角精神失常。 女主角寶拉,意外繼承了姨媽一大筆遺產(chǎn),男主角安東得知后,動了謀取遺產(chǎn)的念頭。 首先他用盡各種手段靠近寶拉,讓寶拉愛上他并與他結婚?;楹?,他通過否定打擊式交流的方法,刻意否定寶拉,導致她變瘋,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他故意給寶拉一枚胸針,看著寶拉把胸針放到手提袋里,然后偷偷把胸針拿走。接著,再向寶拉索要這枚胸針。 寶拉卻怎么也找不到胸針,但她記得已經(jīng)放在手提袋里了。 這時,安東就定論說:“你可真健忘?!?/span> 一開始,寶拉會回答:“我并不健忘?!?/span> 安東還會故意調(diào)暗煤氣燈,當寶拉懷疑煤氣燈有問題時,他卻說煤氣燈正常,是寶拉在疑神疑鬼。 隨著類似的事情頻繁出現(xiàn),寶拉開始自我懷疑:也許他是對的,我真的有問題。 后來慢慢地,她不再相信自己,并且認為自己記性越來越差,走進了安東為她設置好的陷阱里。 這個影片情節(jié),便是心理學上典型的“煤氣燈效應”——指的是不斷被別人否定,導致被否定的人最后出現(xiàn)自我懷疑,嚴重的會出現(xiàn)精神問題。 這就像是隱形的慢性毒藥,以不經(jīng)意的方式,悄悄地摧毀一個人。 當一個人,對別人的否定以及負面評價全都接受時,就極易陷入精神操控的深淵。 我們不是銅墻鐵壁,遇到挫折時也會失望落寞,我們更需要肯定和鼓勵,才能信心滿滿地前行。
? 0 2 肯定,給人希望 作家卡耐基,9歲時,父親再婚。 他第一次見到繼母時,父親言詞十分惡劣的將他介紹給繼母:“親愛的,希望你注意這個全郡最壞的男孩,他已經(jīng)讓我無可奈何。” 好在繼母沒有理會父親語言上對他的嫌惡,而是蹲下來,拉著卡耐基的手堅定地說:“你不是壞孩子,而是全郡最聰明最有創(chuàng)造力的男孩,只不過是還沒有找到發(fā)泄熱情的地方罷了。” 從未受到任何人肯定的卡耐基,得到繼母的肯定后,深受鼓勵,一改以前的頑皮性子。 在卡耐基14歲時,繼母給他買了一部二手打字機,并且對他說:“我相信你一定會成為一名作家?!?/span> 卡耐基在繼母的不斷鼓勵和肯定下,更加的積極向上,最后成為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勵志作家。 人無完人,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或大或小的缺點,但每個人也有自己的閃光點,肯定鼓勵別人,可以給人予希望。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鼓勵和肯定,這樣不僅讓自己有進取之心,更重要的是能產(chǎn)生不斷超越與突破的動力。 人這一生都會扮演不同的身份角色,但不管扮演任何一個角色,都希望得到肯定和鼓勵。 因為很多時候,一句肯定,一聲鼓勵,就能成為我們努力的動力,以及生活的勇氣。
? 0 3 和肯定你的人一起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同是一棵樹,有的人看到的是郁郁蔥蔥,而有的人卻只看到樹梢上的毛毛蟲,原因就在于有的人懂得賞識和贊美。” 一個滿腦子想著挑剔別人,否定別人的人,是看不到樹木郁郁蔥蔥的,只有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并不吝于贊美和肯定人,才能發(fā)現(xiàn)更多美好的東西。 肯定和贊美,可以給人力量,讓人向上;而否定和打擊,可以摧毀一個人,使人跌進深淵。 生活很貴,所以請守好自己的能量,活得快樂且自在。 余生不長,請遠離愛否定和打擊你的人,要和肯定你,讓你變得更好的人一起。 作者簡介:女公子99,一名混跡醫(yī)學江湖的文女子,喜閱讀,樂分享,愛寫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