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今天聊一聊【自我效能感】 因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會影響我們的選擇,我們是不是能勇敢挑戰(zhàn)我們曾經(jīng)不敢或者做不好的事情,都與自我效能感有密切關(guān)系。 自我效能感形成受到以下幾個因素影響:
自我效能感,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對自己能不能做好一件事的推測。我個人覺得,個體的成功和失敗這個因素最重要,其次是替代性經(jīng)驗。 成功和失敗的經(jīng)驗&言語勸說 舉個身邊真實的例子。 我的本科學(xué)妹是一個很可愛的女孩,但是她有一點缺乏自信,她需要別人鼓勵她,才會相信自己有可能可以做到。 大二的期末考令人恐懼,她找我訴苦,我安慰、鼓勵她。 最后當(dāng)學(xué)妹如愿考過了最難的外國文學(xué),開心得不行,堅持認為我就是她的考試錦鯉,因為前一次練普通話糟心時遇見我,我的一句“你可以噠”,讓她一天都充滿動力。 最近,她把教師資格證筆試考過了的好消息告訴我的時候,我又開心了一下。 我開心的不是我這個“假錦鯉”又有作用了,而是她自己這個“真錦鯉”覺醒了,她拯救了自己。 她不再僅僅是恐懼著:這件事好難好難怎么辦,我不會。 她現(xiàn)在會說,我又來取經(jīng)啦,教師資格證面試怎么準(zhǔn)備呀? ![]() 她的想法里不再是 [我不會] 而是 [我尋找方法]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她的自我效能感在一點點地提升,她通過努力促使事件成功的經(jīng)驗讓她越來越自信。 我們大概都需要有幾次印象深刻的成就感來證明自己沒那么差勁,盡管在此之前我們可能要經(jīng)過千千萬萬次的自我懷疑。我們經(jīng)常會懷疑自己不夠好。 比如考研前夕的不斷質(zhì)疑否定:我到底能不能考上呢?我考不上怎么辦呢?這時候的思緒是最復(fù)雜的。 朋友們,以我的經(jīng)驗來看,你們需要找一個堅定支持你的小伙伴訴訴苦,聊聊天,互相鼓勵、安慰。 然后不是僅僅被安慰就夠了,我們需要反思自己,及時調(diào)整,尋找途徑,改變方法。
那就騰出運動時間,保證睡眠質(zhì)量 最后幾天拼狀態(tài)和心態(tài)
那就了解記憶規(guī)律和遺忘的必然 深度加工、多次重復(fù)把短時記憶轉(zhuǎn)化為長時記憶 小結(jié)
替代性經(jīng)驗 替代性強化:是由班杜拉提出的強化理論,替代性強化是指觀察者看到榜樣或他人受到強化,從而使自己也傾向于做出榜樣的行為。 簡單地理解,就是你看到別人通過閱讀、攝影、運動提升了自己,別人的狀態(tài)是你期待的樣子,此時你也會心向往之。 ![]() (公眾號彈來的表白) 他人的表白令我欣喜,但我向外散發(fā)的能量,都來自于更優(yōu)秀的人的激勵,為生命影響著生命。 正如德國哲學(xué)家雅斯貝爾認為“教育的本質(zhì)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教育,它的影響和召喚無處不在。 比如,我堅持記錄,也是受了微博手賬博主的激勵,她們發(fā)日常記錄、讀書筆記、觀影筆記等,靈動的黑字在白紙上跳躍,貼紙錦上添花。 ![]() (再給你們安利一個讀書博主@枸杞老太) 最近老師課上分享的班杜拉我覺得很有意思,班杜拉的觀察學(xué)習(xí)理論,通過觀察榜樣的學(xué)習(xí)取得進步。 班杜拉提出觀察學(xué)習(xí)有四個過程: 注意過程。我注意到微博手賬博主的手賬精美絕倫,不禁想關(guān)注,想看看別人的生活的多姿多彩。 保持過程。我會把這個博主做的很好手賬圖片保存到手機,更重要的是儲存在我的大腦里。 動作再現(xiàn)過程。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博主的堅持記錄,保持更新,每一次展現(xiàn),都會讓我心向往之。那些美麗的圖畫便不斷在提醒我,嘗試記錄自己的生活吧。 動機過程。內(nèi)在的向往和渴望積累到一定程度,當(dāng)我有一天頓悟,記錄真的很重要,我就會開始寫點什么。 以上是我對概念的理解,觀察并模仿手賬博主們?nèi)绾斡涗浀拇蟾胚^程。 我有了開始的模仿,從本子上的模仿,比如買了一本起點很高的國譽自我做日常的時間軸記錄,我大三的時間堅持了半年而已,然而這本的價值確是200+。時間軸的模仿失敗,大概是因為我還沒有一段時間進行適應(yīng),不過在閱讀、做讀書筆記有著明顯的進步。 我買了100+的Book Jounal做讀書筆記,第一本花了大概兩年的時間才寫完,但是第二本有了明顯的進步,花了八個月寫完。 高中養(yǎng)成的做讀書筆記和閱讀的習(xí)慣,讓我在一次次進步中感受到閱讀和抄寫的魅力,所以寫讀書筆記有著強大的內(nèi)生動力,它還是我寫公眾號推文的參考素材,讓我的輸入和輸出漸趨平衡。 貴的本子紙質(zhì)固然很好,價格貴的本子確實會讓人不忍心放棄,畢竟放棄就意味著丟錢。但如果內(nèi)在的動力不夠充足,僅僅憑著紙質(zhì)好、不浪費錢外在的驅(qū)動力是長久不了的。 所以僅僅有替代性經(jīng)驗來讓自己模仿他人是不夠的,我們很可能在模仿中迷失自我,陷入達不到對方高度的深深自卑里。 我之前分享的手賬博主@Shebein,我們都叫她西餅夫人,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她早已是成熟的生活記錄者,但是對于初學(xué)記錄的我們這群小白來說,對自己的要求不能太高。 如果之前沒有堅持寫日記,也沒有列待辦事項的習(xí)慣,那么第一步的模仿就應(yīng)該是先把每日完成的和每日心情記錄下來。 而不是像我一樣,第一步就是去買貼紙!而且我還不會貼,越貼越?jīng)]信心,最終還是放棄了。 低起點,久堅持,高自我效能感。 小結(jié):
期末了,12月是重災(zāi)區(qū),大家努力做自己的幸運錦鯉吧!努力做好每一件我們該做的事情。 送一段陳丹青的話與之共勉! “我記得賈樟柯在一部電影的花絮中接受采訪,他說,他在荒敗的小縣城混時,有很多機會淪落,變成壞孩子,毀了自己。這是誠實的自白。我在知青歲月中也有太多機會淪喪,破罐子破摔。 剛才有年輕人問:'誰來救救我們?’ 我的回答可能會讓年輕人不舒服:這是奴才的思維。永遠不要等著誰來救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自己救自己,從小救起來。 什么叫作救自己呢?以我的理解,就是忠實自己的感覺,認真做每一件事,不要煩,不要放棄,不要敷衍。哪怕寫文章時標(biāo)點符號弄清楚,不要有錯別字......這就是我所謂的自己救自己。 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我靠的是一筆一筆地畫畫,賈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膠片?!?/p> |
|
|
來自: 阿倩歌 > 《積極心理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