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夢》第三八回 讀紅品詩詞-130 《菊花詩》賞析之六 文/墨吟 筱蕊
菊花詩第六首《詠菊》,乃瀟湘妃子(黛玉)所作: 無賴詩魔昏侵曉,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yùn)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fēng)說到今。 《詠菊》是繼《供菊》之后,取寶釵“既供而不吟,亦覺菊無彩色”之意。 首聯(lián)是黛玉構(gòu)思詠菊的自我刻畫:一種不可抑制的創(chuàng)作沖動(dòng)如魔咒般從黃昏至破曉糾纏不舍,我繞過籬笆斜倚青石沉思低誦。 “無賴”意即無法抑制?!办ィ?span style="font-size: 18px; letter-spacing: 0px; background: rgb(255, 255, 255);">qī)”,通“敧”,意為傾斜,斜倚。 頷聯(lián)則進(jìn)入創(chuàng)作階段:筆端飽蘸雋逸的才思迎霜而書寫,唇齒間含著菊的清香,凝望明月而吟詠。 頸聯(lián)是詩成之后的感嘆:素白的紙箋寫滿了對自己的憐惜。嘆,我這一番感秋而生的情懷,又有誰能理解? 尾聯(lián)筆鋒一轉(zhuǎn),又歸結(jié)到詠菊本題:自從陶淵明寫詩評述、贊美菊花之后,菊花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千古傳頌,直到今天。 “平章”即評論,包含陶淵明寫的詩在內(nèi)。 曹雪芹自題絕句云:“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摈煊襁@首《詠菊》正與此相吻合,可謂寄寓了曹雪芹的心聲。菊花、詩人,陶淵明傲視塵世污濁的品格就這樣輝映在詩行間,鋪展在讀者眼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