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唐代詩人“陳陶”,相信多數朋友都是一頭霧水:“這是何方神圣?” 不過,說起陳陶的詩《隴西行》,相信大家都立刻會有印象:“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p>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喜歡詩詞的讀書人。記得關注我哦。 就著這個話題,今天就和朋友們聊聊唐代冷門詩人陳陶,聊聊陳陶的3首好詩。 第1首,《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 陳陶在現代沒有什么名氣,屬于實打實的冷門詩人,和玩梗的“冷門詩人李商隱”完全不一樣。 別看陳陶沒有名氣,但是陳陶的詩《隴西行》卻光榮入選《唐詩三百首》,流傳千年,足以說明陳陶這首《隴西行》的水平。 畢竟,唐詩是古代詩歌的巔峰,流傳下來的《全唐詩》都有四萬多首詩,那么在唐代時期,詩歌數量簡直恒河沙數,不可勝計。 《唐詩三百首》顧名思義,在眾多唐詩里只選了三百多首唐詩。 換句話說,入選《唐詩三百首》的基本都是唐詩的精華。所以,《隴西行》的含金量是毋庸置疑的。 《隴西行》好在哪里呢? 毫無疑問這是一首邊塞詩。我們先來看前兩句,前兩句是意氣風發(fā)的英雄之語,與“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意趣相同,都體現了戰(zhàn)士們殺敵報國的昂揚姿態(tài)。 然而,詩歌并沒有一直延續(xù)這種激昂的情緒,而是峰回路轉,忽然將視角拉高。 就好像一部電影,前一秒是戰(zhàn)士們英勇殺敵的英姿颯爽,下一秒卻是戰(zhàn)爭結束后的遍地尸骨。 生命的消逝,戰(zhàn)爭的殘酷,無可排遣的悲傷,就在一瞬間迸發(fā)而出。 電影的鏡頭卻沒有僅僅停留在戰(zhàn)場上的白骨,畫面再度轉換,變成了遙遠而安寧的后方,一個女子正在夢里思念著自己的丈夫。 夢里的丈夫,活生生充滿著感情,而現實里的丈夫,卻已經成為了一具枯骨。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短短14個字,如同泥石流一般,迅疾沖入讀者的心靈,讓讀者感受到沉痛的絕望。 甚至從某種意義來說,詩歌前兩句的意氣風發(fā),也是為了后兩句奠定感情基調,以壯懷寫悲痛,手法與感情渾融,鑄就千古絕唱。 作者用虛實相生的手法寫出了這首詩,反思戰(zhàn)爭,哀嘆人間疾苦,表達了當時社會的某種厭戰(zhàn)之聲。 我們之所以稱贊唐代的邊塞詩,不只是因為邊塞詩有“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戰(zhàn)功赫赫,也不只是因為邊塞詩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瑰麗新奇,也是因為邊塞詩具有一種反思的態(tài)度,奇異混合了“熱烈”與“冷峻”的態(tài)度,使人感慨良多。 第2首,《閑居雜興》:一顧成周力有余,白云閑釣五溪魚。中原莫道無麟鳳,自是皇家結網疏。 關于陳陶,歷史上的記載并不太多,甚至連他具體的出生和死亡時間都沒有記載。 我們可以知道的是,陳陶多次考不上進士,一生以布衣行走天下,自號“三教布衣”。 只要是讀書人,一般都有類似杜甫“致君堯舜上”的偉大抱負,只可惜陳陶多次參加科舉,得到的只有失望和諷刺。 所以,他用詩文記錄下自己失望的情緒,記錄下懷才不遇的悲哀。 這首《閑居雜興》,顯然是陳陶用“姜子牙釣魚”的典故來發(fā)牢騷的。 民間故事,姜子牙前半生一直郁郁不得志,七老八十了還在磻溪釣魚。 終于有一天,姜子牙碰到了他的伯樂周文王,成為上演了“姜子牙八十為相”的傳奇。 這首《閑居雜興》前兩句是說姜子牙年紀那么老了,還能夠幫助周朝奠定八百年基業(yè)。 后兩句則是借題發(fā)揮,說周文王兜兜轉轉,一直到磻溪才發(fā)現了姜子牙這個人才。 姜子牙遇到周文王,是姜子牙的運氣。但是,反過來,周文王發(fā)現姜子牙,同樣也是周文王的運氣。 換句話說,因為遲遲找不到姜子牙,周文王的大業(yè)推遲了很多年。 但其實,中原人才多的是,不只是姜子牙一個人。 只不過,周朝網羅人才的網太疏了,把一眾年輕有為的人才都給漏了,只好兜住年紀老邁的姜子牙啦。 這首詩的言外之意,顯然是說唐王朝的科舉求賢,結果卻把“陳陶”這個才子給遺漏了,真是不像話啊,搞什么名堂?。?/p> 可見,陳濤雖然只是發(fā)牢騷,但是發(fā)牢騷的水平也是很不錯的,還要把姜子牙拉出來說一通。 第3首,《答蓮花妓》:近來詩思清于水,老去風情薄似云。已向升天得門戶,錦衾深愧卓文君。 大概是因為屢次考不上進士,陳陶也漸漸絕望了,不去參加考試了,跑到山里當隱士了。 當然,唐代的隱士并非真正隱居不出,反而因為隱士而傳出名聲,引起不少達官顯貴的注意。 據說,當時有個尚書叫“嚴撰”,慕名前往山里和陳陶聊天,十分欣賞陳陶的才華,經常一聊就是一天。 嚴撰發(fā)覺陳陶這個人不近女色,堪稱唐代的柳下惠,忍不住想要試一試陳陶這個人是不是真的有定力。 于是乎,嚴撰找了個超級美麗超級俊俏的妓女“蓮花”前去伺候陳陶,特別囑咐蓮花要挖空心思勾引陳陶,讓陳陶破戒。 蓮花身為妓女,當然學了不少本事,可惜碰到鐵石心腸的陳陶,居然有力沒處使,碰了一鼻子灰。 蓮花想了想,決定來個以退為進,來一招“釜底抽薪”。 于是蓮花就對陳陶告別,說要離開山里了,還寫了一首離別詩:“蓮花為號玉為腮,珍重尚書送妾來。處士不生巫峽夢,虛勞云雨下陽臺?!?/p> 這首詩的意思很直白,就是說陳陶沒有男人的欲望,所以蓮花來山里沒有意義,還是趕緊離開得了。 顯然,蓮花這一招非常有殺傷力。 男人嘛,經常是失去了才后悔。蓮花非常懂得男人的這種心理,她認為自己提出離別的話,陳陶才會懂得失去美女的痛苦,才會如實說出心聲。 就好像,現在很多女孩子談戀愛,也是各種對男孩子說“要分手”。其實,女孩子也不是真的要分手,只不過以退為進,讓男孩子感受到緊迫感和壓力,讓男孩子低頭就范。 蓮花算盤打得非常精明,可惜陳陶還真的是柳下惠轉世,他居然真的真的對大美女不感興趣。 陳陶也寫了一首詩,作為對蓮花的答復:“近來詩思清于水,老去風情薄似云。已向升天得門戶,錦衾深愧卓文君?!?/p> 陳陶的詩也很有意思,說自己追求修道,所以對男女之事完全不在乎了。就算蓮花長得像卓文君那樣美,也只能辜負美人的恩情了。 蓮花這才知道碰到硬骨頭了,只能灰溜溜跑回去對嚴尚書哭訴:“陳陶真的不是個男人!” 嚴尚書自然是很佩服陳陶的定力,哈哈大笑:“陳陶真不愧是奇男子也?!?/p> 朋友們,你們有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詞嗎?你們還知道哪些歷史上的好詩呢?歡迎留言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