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南醫(yī)三院康復科
“太極”取自《易經(jīng)》中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拳運動具有“心靜體松、心意導體”的特點,是一種身心放松、有韻律性的有氧運動.其中太極“云手”是太極拳的“母式”,體式動作相對簡單易學,并有“拳到無法為云手,得云手者得太極”的說法。太極“云手”是太極拳的精華,通過呼吸、肢體、精神的配合及統(tǒng)一,“右云手”吸氣,“左云手”呼氣,增強胸廓活動度,增強肢體的運動及協(xié)調功能,促進靜脈、淋巴的回流,調節(jié)心肺功能狀況。
肢體功能益處多
在云手訓練時,上肢左右手臂劃大圓走的是太極圖的外圈,手足四肢在運化中纏小圈為太極的陰陽轉換,同時,立身中正,以腰為軸,慢慢轉動,兩臂要隨腰運轉,要圓活自然,兩臂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先后運轉,左手為主時右手相隨,右手為主時左手相隨,綿綿不斷,形似流水,這樣的運動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上肢肢體功能。太極拳運動中膝關節(jié)常以微屈半蹲活動為主,這種左右膝持續(xù)輪換“半蹲”的動作姿勢意味著膝關節(jié)周圍肌肉得到鍛煉,從而增進膝關節(jié)穩(wěn)定性,改善膝關節(jié)的本體感覺,進而改善下肢肢體功能。
心肺功能益處多
隔肌是人體最重要的呼吸肌,改善隔肌功能對改善心肺功能有積極的作用。云手時,講究“右云手”吸氣,“左云手”呼氣。運動過程以深呼吸的腹式呼吸法,這種以隔肌升降運動為主的深慢腹式呼吸,可以加快血液回心,增加肺循環(huán)血量。同時呼吸運動配合全身骨骼肌的收縮、舒張,可以增加肺和胸廓的活動度,增加肺泡通氣量;使氣體交換速度加快和血氧飽和度提高,降低二氧化碳水平,進而使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改善。
精神狀態(tài)益處多
太極“云手”訓練過程中,奉行“身心共調,形神兼修”的原則,要求神與形俱,動作柔和,剛柔相濟,同時配合緩慢而深長的自然呼吸,這種身心結合的鍛煉方式,能夠達到調攝精神的作用?!饵S帝內經(jīng)》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有系統(tǒng)評價研究表明,太極拳對于不同人群的焦慮、抑郁等情緒具有改善作用,且緩解壓力等。通過查閱文獻發(fā)現(xiàn),太極拳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質量及改善精神狀態(tài)。
云手、科技相結合
康復醫(yī)學科把太極云手與現(xiàn)代康復有機結合起來,運用計算機技術實時模擬人體上肢運動規(guī)律。對于上肢肌力不足或需加強肌力的患者,可穿戴一個可調節(jié)的上臂支持系統(tǒng),使上肢在減重或者負重的狀態(tài)下,利用智能反饋和三維運動空間進行太極云手訓練,并向患者提供實時的視覺和語音反饋。在虛擬環(huán)境下,游戲式的訓練提高了患者的興趣,促進康復進,并提供高質量的反饋信息,跟蹤患者訓練后的康復程度。
注意:專業(yè)動作請在專業(yè)人員指導下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