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小張老師打下這個標題的時候,年齡不再是個秘密,其實,我也從來沒有掩飾過自己的歲月,讀過我文字的聰明讀者,大致能猜得出吧,我是70后, exactly 70, 呵呵~ 很早以前,朋友們就讓我分享一下取得博士學位的那段故事,我覺得已經(jīng)翻頁,回想起來會比較痛苦。隨著,新學年的開始,又有幾位朋友前來探聽,我想這是一個共同學習的機會,于是敲下幾段字,是回顧,也是清零,輕裝上陣去迎接新學年的到來。 移民美國后,一直有返?;貭t的想法,可是學什么呢?當時,朋友們推薦電腦、會計、醫(yī)護...容易找到工作;可是,我并不急著找工作,先生的一份薪水足夠全家人用了,偶爾去中文學校教教書,去醫(yī)院法院做做翻譯。 老二還沒滿周歲時,先生突然從電腦公司下崗,雖然有失業(yè)救濟金,但是全家人的醫(yī)療保險頓失。猶如晴空霹靂,驚醒了溫柔鄉(xiāng)中的我。 盡管,先生很快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但是,心有余悸的我下定決心開始接受全職工作,為了給家庭一個備胎。 當時送娃上學,接觸到不少老師,感覺學校的氛圍特別適合自己,所以,當朋友告訴我城里有一個學校招人時,我二話沒說就去了。其中的故事記錄在我在美國黑人學校教中文。 教書育人的同時,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明白了我回爐想學習什么。剛巧城西的一所研究生院培養(yǎng)數(shù)學老師,正合我意,很快我就開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涯。 就這樣,白天上班,晚上上課,有時候周末、寒暑假也選了課。學習是令人喜悅的,只是開車太煩人,尤其是風雪交加的冬夜,山路上結著冰,好幾次車子打滑,車技不佳的我只好放慢速度,開慢了又被尾隨的車輛緊逼,很是崩潰。 不過,比起老一輩留學生們,學習之余,還要打工、擔心學費、考慮租房之類的,我的狀況好了許多。 16個月后,碩士畢業(yè)時,格林導師很賞識我的努力,力邀我和我的論文去參加夏天在芝加哥舉辦的一個學術論文研討會,還讓我好好考慮繼續(xù)攻讀博士。 我當時身懷六甲,斷然拒絕了導師的好意,理由很簡單:我得養(yǎng)娃,賺錢買奶粉。其實,我也是被密集型的讀書(讀教科書)搞怕了,我覺得我要休養(yǎng)生息,再也不讀書了。 后來,在托兒所邂逅格林老師,我來接娃,格林老師,你也有娃在這里?格林老師說,他來接孫兒。嚇我一跳,我實在怕他又提讀博之事,幸虧格林老師以養(yǎng)孫輩為樂,淡出學術界了。 等到老三三歲的時候,我的課堂上來了一位博士研究生,為了她的博士論文,我成了她的研究對象。 她研究我的時候,我就開始研究她,好奇她的論文研究方法,她跟我解釋了一通,聽得我云里霧里,最后一句我算聽懂了:你也完全可以成為女博士的。 我小時候有過很多夢想,單單沒有博士的夢。當年從交大畢業(yè)后,騎著單車繞西湖,放閘,雙手擁抱藍天:從象牙塔里解放了,哈哈,再也不用讀書啦!拿到碩士學位后,與研究生導師bye-bye時,誓言再也不讀書了啦!這些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可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就好像登山一樣,無限風光在頂峰。這位女博士給我挖了一個坑,她沒有說清楚登山?jīng)]有裝備怎么辦?也沒有提很長的一段路是要孤獨前行,過山洞時遭遇沒有光的黑暗,有可能窒息而亡...這一切,她都沒有詳談,就沖著那無限的風光,我入了坑。 剛巧,一個研究生院在招博士研究生,他們滿意我的入學資歷,提供微薄的獎學金,我也滿意他們提供的課程,最關鍵的一條,我可以不脫產(chǎn),繼續(xù)從事我心愛的教學,因為幾乎所有的課程都在網(wǎng)上。 想想后來因為新冠疫情,美國中小學、大學的授課均轉(zhuǎn)為網(wǎng)課,沒想到六年前,我們已經(jīng)將網(wǎng)課玩得很爽了,所以,當疫情下網(wǎng)課風起云涌時,我沒有絲毫不適之感。誰料到,我們也曾如此前衛(wèi)過呢? 言歸正傳,讀博分為四個階段:core (基礎課), specialization (專業(yè)課), research (研究課)和 dissertation (畢業(yè)論文)。進展順利的話,應該花四年時間,好像再讀一個本科。 讀博第一階段是基礎課,研究方法論、教育倫理學、學術寫作課等等。 其中第一門教育倫理課,教授所選的專著是一位德國學者的書,我翻看幾遍后,實在是看不懂,心想:這書看來是念不下去。交作業(yè)那天,如實向教授匯報:原著是德語,譯著是英語,我的母語是中文,我看不明白。 沒想到,我這么一開口,其他的美國同學都打開了話匣子:我們母語是英語,也看不懂呀! 教授開口徐徐闡述重點:做學問,不懂就問,不要自以為是,也不要迷信權威... 教授還表揚了我的誠實,這下,我頓時找回了被打擊得很慘的自信,原來第一堂課就是給大家一個下馬威,從此虛心求學。 學術寫作課是我最喜歡的。不過,第一個教授只會打分,不會教,詢問失分在哪里?她說看書去,第41頁!我把第41頁從頭到尾看了N遍,還是不明白;與我一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還有其他同學。 讀她寫的電子郵件的感覺,我們就是一群活該受其羞辱的小學生;更加可惡的是,她控制同學之間的郵件往來,不允許學生之間有交流,這下惹怒了全體同學。 你要知道,我的這些同學都是成人,不少還兼任各自學校的行政工作,很快,大家電話聯(lián)系后一致向研究生院反應問題。 學校派人做了調(diào)查后,向我們道歉并宣布了調(diào)查結果:課程結束后,不再聘用這位教授。 后來,每門課的教授都非常盡責,給學生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學術寫作課教會我遣詞造句要簡潔明了,避免classy language, 畢竟寫作是為了溝通,讓我受益無窮。 每天在學校給學生上完課后,就回家照顧家人,備課,然后看書做作業(yè)。從一個party girl 變成了一個宅女。 每天提交作業(yè)的deadline是美西凌晨0點,剛好有三個小時的時差,可以讓我游刃有余地在凌晨某個時分做完作業(yè),然后推醒熟睡中的先生,讓他幫我看一下是否合理,最后在凌晨三點之前提交!早上七點又去學校給學生們上課了。那段時間,可真的缺睡,人也比黃花瘦!真是印證了那句話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周末有大的研究報告需要提交,每周如此,這樣的密集訓練后,基本上可以做到論述一個問題時,引經(jīng)據(jù)典,信手拈來,不至于面對電腦發(fā)呆,一個字都敲不出來。 第一階段學習結束后,進入綜合能力測試階段。順利通過測試后,后面的兩個階段,幾乎是一眨眼的功夫就過去。 唯一具有挑戰(zhàn)性的課程是第三階段的一門宗教課,奇怪的是在第三階段如何做一個科學研究員中介紹。每天讀《圣經(jīng)》,然后學習圣經(jīng)故事,再寫心得體會,盡管自己不是信徒,但是為這些研究所折服,感覺學海無涯。 看書寫報告成了每天的功課,即使全家外出旅游也沒有中斷。 到了第四階段--寫畢業(yè)論文時,不用每天趕作業(yè),也不用周末趕寫研究報告了,日子突然輕松得讓人難以置信。本以為趁著破竹的勢頭,可以迅速將畢業(yè)論文搞定。 可是,第一步就遭遇滑鐵盧:論文的選題讓人很傷神,導師喜歡的我不感興趣,我喜歡的導師反對,糾結了很久。最后,我對導師說,如果不是自己喜歡的,為什么值得去研究呢?導師說,你再想想,貿(mào)然去研究一種東西,如果沒有成功的把握,那么你未來的這一年精力財力全部付之東流,你覺得值嗎?選題一定要慎重。 那些日子我就像是在黑暗的山洞中爬行,看不到一絲光亮,沒有一線希望。 這時,我被邀請參加了鹽湖城AP中文改卷工作,我的桌友淑鈴是美國一個大學的副教授,非常智慧友善。我將困惑向她說明后,當晚她就發(fā)了好幾篇論文讓我參考,希望對我有所啟發(fā)。 閱卷休息期間,鄰桌的一位在大學任教的Alice老師走過來自我介紹,提到她主持的中文師資培訓項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聽聞此言,好像是黑暗山洞中突然顯現(xiàn)的螢光,我看到了山洞的盡頭! 閱卷工作結束后,回到家中,馬上和Alice老師聯(lián)系上,助人為樂的Alice非常爽快地答應了我的研究請求,教授中文的阮博士也鼎力相助,加盟了被采訪人組。 我的導師隨即首肯了我的研究議題,真的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隨后的調(diào)查采訪進展得井然有序,與被采訪者的互動讓我終生難忘,這些老師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中擠出時間來幫助我,讓我很受鼓舞。 很快,我寫出了論文的前三章,并通過了預答辯,開始著手后兩章的寫作,曙光在前頭,我信心百倍。 有一天,我接到一個千里之外的電話,是上軍校的兒子從醫(yī)院急診室打來的,說訓練受了點傷;一個星期后,再次接到兒子從另一城市醫(yī)院急診室來的電話,外出執(zhí)行任務時再次受傷。 我開始責備自己過于沉浸自己的工作和學業(yè),對家人關心不夠;思兒心切,身心俱疲,痛苦得無法自拔,論文寫作毫無進展。 我坦率地對導師說家人需要我的照顧。導師表示理解,說家人重于一切,并安慰我說:你有四年時間來完成論文。 半年我沒有給畢業(yè)論文在鍵盤上敲一個字,直到7月13日。辛村傾盆大雨,電閃雷鳴,驚聞那個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曾有一面之交的知識分子離世,默默站在屋檐下,分不清臉上是雨水還是淚水。 晚上回到書房,拿出未完成的畢業(yè)論文,突然有一種 “Finish it!”的沖動! 兩個星期后,我將第四章和第五章發(fā)給導師,導師驚呆了!原本打算給我四年時間去完成,竟在兩個星期內(nèi)完成了,并有望提前畢業(yè)。 之后就是無數(shù)遍的討論和修改,答辯預演時,我正在耶魯大學協(xié)助一個夏令營,剛巧我有一天的休息時間。 我在耶魯?shù)乃奚?/strong> 當自己在宿舍里忐忑不安地準備時,突然發(fā)現(xiàn)宿舍里沒有了網(wǎng)絡,我連忙跑到一樓的小圖書館,平時爆滿的圖書館那天竟然空無一人,我打開麥克風,在視頻上,與導師順利地預演了一遍答辯。 在這里完成論文答辯預演 夏令營結束后,與家人北上來到阿卡迪亞國家公園。白天在公園游蕩,晚上穿上正裝開始正式答辯。一個多小時的陳述后,答辯委員會的三位教授開始連珠炮似的提問,因為對這個選題充滿了熱情,所以過招非常精彩。兩個小時后,導師說:委員會要討論一下,15分鐘后我們會給你電話。 我和先生散步到海邊,又折返酒店,還是沒有消息。于是,我給導師發(fā)了郵件,才發(fā)現(xiàn)他們正到處找我,他們將電話打到我家,沒有人接,哪里料到我正在旅游,在酒店里完成的答辯。 在這白房子里完成博士論文答辯 導師說,恭喜,答辯通過,但是論文還有幾處要修改,一直修改到兩組人都滿意為止。 至此,我才知道,除了答辯委員會,還有一個論文評審委員會,為了幾處修改的地方,兩個委員會的教授還爭執(zhí)不下,我一會兒增寫,一會兒刪減,不知道修改了多少版本,也明白了英文中的破折號有三種,搞得像孔乙己的茴香豆的茴有四種寫法一樣。 確切地說,每天修改,改到看到自己的論文就想嘔吐時,評審委員說:定稿,可以發(fā)表了。這時在答辯三個月之后,距畢業(yè)典禮兩個月。 讀博之路非常艱難,我用了三年八個月完成了59.5個學期學分,GPA為3.94,完全得益于家庭的支持。老父老母幫助烹制可口的飯菜,先生承擔大部分的家務和遛娃,孩子們還算聽話,沒有在學校惹禍,如果其中之一不完美,我的讀博之路就會中斷。 想當初,將近三十人的一個博士班,最后只有五、六人按時畢業(yè)。常常與我合作的一位芝加哥公立學校的老師已經(jīng)陸陸續(xù)續(xù)讀了八年,她說有時候她不能不平衡學習、生活和工作,否則就崩潰了,她還說如果論文不能順利答辯,她可能拿不到文憑;畢業(yè)典禮時,我沒有看到她的名字。 另一位小組成員也是我熟識的,第一階段我們常常選相同的課,彼此很有好感,第二階段時,就沒有了她的音信,后來給她發(fā)了一封郵件,她非常悲傷地告訴我,她的先生突染惡疾離世,她無心繼續(xù)學業(yè)。我很悵然。 研究生院寄來了兩張機票,也訂好了酒店,歡迎我和先生回學校參加畢業(yè)典禮。在校園里見到了其他同學和老師,非常開心。 回到自己的學校,在全校例會上,當校長問起這周有什么好消息時,我的朋友說:寧剛剛拿到她的博士學位。全體老師一起鼓掌向我祝賀,他們都很驚奇,每天在兩校之間奔波,一人肩負六個不同級別的課程,還悄悄地讀了個博士。 整個學區(qū)除了人力資源部主任和我的系主任朋友,幾乎沒有人知道我攻博,倒是我的學生都知道,因為當他們抱怨作業(yè)太多時,我也抱怨昨晚做作業(yè)到三點,他們看著我,立刻閉上了嘴。 讀書真的是一件既幸福又辛苦的事,當問起為什么讀博時,我的回答是:低于塵埃,服務社會。在新學年即將開始時,希望年輕朋友惜時好好讀書,同時,也希望不再年輕的朋友成長為終生的學習者。 ![]() 感恩的心 感謝有你 |
|
|
來自: 昵稱7707636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