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迄今為止,還從來沒有一本書,像《靜靜頓河》那樣,被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甚至互為對立的陣營都認可贊同,從而獲得廣泛的贊譽。無論是文學(xué)精英或者說是普通百姓;無論是在本土或者全世界范圍;無論是作家同行還是文學(xué)理論權(quán)威;無論是讀懂它的有文化的知識分子,還是讀不懂它的普通百姓;無論是位高權(quán)重的政治領(lǐng)袖,還是腰纏萬貫的商賈大咖;只要提到《靜靜的頓河》,除了說一句“那是一本好書”之外,還有滔滔不絕的贊頌。匪夷所思的是,《靜靜的頓河》帶給讀者的遠遠超越了一本書的價值,可以這樣說:《靜靜的頓河》震撼了閱讀它的讀者的心靈! 其一,革命的風(fēng)暴,摧枯拉朽,頓河的哥薩克深陷無序與混亂的命運擺布。古老的頓河靜靜的流淌,低沉哀婉的歌謠不絕如縷;格里高利騎著戰(zhàn)馬,揮舞著馬刀,他沖殺在流血的頓河平原,卻又陷入迷惘之中。革命的血腥與哥薩克的排奡,直接導(dǎo)致了格里高利的反復(fù)無?!?/p> 其二,阿克西妮婭的愛情亙古厚重,她既有哥薩克人的敢作敢當(dāng),也有吉普賽的野蠻專橫;只是阿克西妮婭的戀情坎坷,與格里高利的婚姻一唱三嘆。豐滿的阿克西妮婭是哥薩克人獨一無二的,盡管她的生命沒有走到輝煌的盡頭。 其三,格里高利是革命者的真實寫照。反映了革命的曲折性和復(fù)雜性。革命是殘酷的,特別是革命勝利以后對革命者的認識,單純的歌功頌德和粉飾,都掩蓋不了革命者的多面和混亂的認識。具有警示作用。革命者的成長注定不是一帆風(fēng)順。 其四,《靜靜的頓河》是人類藝術(shù)史上的杰作。其寫作手法,是沒有手法,所謂大道之行也。因為是俄羅斯的語言,無法對其說三道四。 其五,作者是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