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注意了,這段話和論語開篇的三句話一樣,都沒有主語。我們知道論語開篇三句的主語都是勵志行圣人之道的君子,這段話里的主語又是誰呢?到底是誰在這兒又看山又看水的呢?其實,這三句話里每一句他看山看水的主語都不一樣,懸就懸在這里了。都是你在看,但又都是不同的你在看。 除了主語,這里的山和水,也不是我們平常說的山和水,人家只是拿山和水打了一個比方而已。禪師們向來都是這個風(fēng)格,要么給你講故事,要么給你打比方,還要么就不說話,直接敲你幾下,總之就是意會多過于言傳,目的就是讓你自己去參,自己去悟,只有這樣拿到手的才是真正你自己的東西。 就比如在這一句話里頭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里頭的山水,他其實指代的就是當(dāng)下的你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感受到的一切。當(dāng)下的哪個你呢,注意是那個肉體的你,就是一個大腦加上一個肉身子,我把這個你叫做肉人。 注意啊,這第一個主語也是第一個你閃亮登場了,這個玩意兒其實就像是一個傀儡,用王陽明的話說,就是良知或者本心被遮蔽的人,是幾乎完全被情緒、欲望和感受所驅(qū)使的。佛家的話說是什么呢?就是佛性被蒙蔽的,我執(zhí)作主的蕓蕓眾生,而這個東西在西方叫做“假我”。 這第一句話里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里邊所說的這個山和水,其實就是指這個肉人的你,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感受到的一切。如你看到的在美顏下的美女,看到了短視頻里開勞斯萊斯的土豪,看到的公司盈利的財務(wù)報表和迅速增長的銷售額,又或者是你聽到的別人的贊美、恭維或者詆毀,你感受到的別人對你的忠誠、恐懼、喜愛、憎恨等等等等。 這里的看也不是單指的用眼睛看,而是指那個肉身的你的言耳口鼻意識感受等等等等。所有的肉體上的和感官上的在生物層面上的對這個世界一切信號和能量的接收,這里的這一個看字,就都包括在內(nèi)了。 所以當(dāng)我們明白了以上這個前提,你再回來看看這第一層里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你就應(yīng)該可以跳出禪宗大師所用的這個文字的局限。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是禪宗大師在告訴你,處在這一個層次的人,都是完全沒有開悟的人,都是沒活明白,或者說從來沒有真正活過的人,而是被我執(zhí)所控制的人,是著相的人,用夫子的話說就是都是以相為謀的人。他們永遠(yuǎn)都是只根據(jù)那個肉體的自己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感受到的東西,然后再把這個信息交付給他們這副傀儡(肉身),然后做出判斷和選擇。 我們都覺得是因為我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所以我們才屬于第一個層次的人,不開悟的人,著相的人。錯了,你因果倒置了,這不是真正的因,這其實是果。而是因為你是我執(zhí)作主的人,是無明眾生,所以你才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如果你因果倒置了,那么你下功夫的那個地方就肯定也反了。如果你這么歸因,那么你就會總想著去向外求,向外抓取,你求的所有其實都是術(shù)上的東西,比如你拼命的去獲取知識,學(xué)習(xí)各種技能,以為這樣就能幫你擺脫著相,變成能夠看到真相的高人,完成你的迭代升級之路,進入人生的下一個層次。在這里我送給大家一句話:有道無術(shù),術(shù)尚可求,有術(shù)無道,止于術(shù)。 我們不是因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所以我們才處在人生的第一個層次,而是因為我們的本心和良知被遮蔽了太久,沒有能夠讓良知去接管你的肉體,成為你那個肉人的主子,你活生生的把自己的控制權(quán)給放棄了,交給了什么呢?交給了情緒欲望感受,讓你自己淪為了我執(zhí)的奴隸,因此你才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才是真正的歸因。如果你能悟明白這一點,那么以后你自然就知道從哪里下手,從哪里下功夫了。 西方世界流行一句很有智慧的話:當(dāng)你意識不到你的潛意識的時候,那么你的潛意識就是你的命運。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其實歸根結(jié)底還是王陽明說的那仨字:致良知。 這也是為何在禪宗里面有一個心法,那就是突然大吼一聲:主人翁何在!?啥意思呢?是犯神經(jīng)病吧?當(dāng)然不是,就是要讓你的那個本我從這一刻開始,從肉體的你,從我執(zhí)也就是這個傀儡身上重新奪回你自己的控制。 (文章摘自網(wǎng)絡(lu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