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明朝歷史人物影響力論資排輩,就算把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全部算上,那么此人要是說自己第二,沒人好意思說自己第一!朱元璋雖然是開國皇帝,看似派頭十足,給歷史也產生深遠影響,但是此人面年依舊不值一提。 他不姓孔但是從祀于孔廟,活著的時候連學生都能名滿天下,不僅學識淵博,更是建功立業(yè)一人之力平定叛亂,立德立言。門徒遍及天下,幾乎左右了明朝中后時期的發(fā)展。就連學術思想分支泰州學派都是享譽歷史。他就是中國心學的開創(chuàng)者王守仁!毫無夸張地說孔孟朱熹之后,元明清至今近八百年的歷史為此一人。如果我這邊文章兩百年后再寫,估計要給王先生湊個整得一千年!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 如果說王守仁很牛,那么他爹考試成績比他更牛。王守仁父親王華是狀元!王守仁就是出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王守仁出生時用西游記里話說就是,祥云瑞皚,紫氣環(huán)繞,龍騰九霄。雖然記載很夸張,但是圣人出世必定得吹噓一下。據說王守仁從小聰明伶俐,但是五歲還不會說話,不知道是王大圣人對我們普通人不屑,還是懶得搭理我們。 如果你認為王守仁是老實孩子,那你就錯了,王守仁生在書香門第,本應該按部就班隨著父親的步伐至少考個進士??赡苁菚r代原因,當時明英宗北方狩獵,王圣人的志向就是習武干仗!你沒有看錯,王守仁雖然被家里逼迫學習四書五經,閑暇之余這哥們喜歡看的是孫子兵法。這也給他后半輩子建功立業(yè)奠定基礎。 按照王先生小時的作風,估計王華沒少揍他。父親問他小王啊,你的志向是啥啊。王守仁回答,平定北方叛亂!父親恨不得掐死他,肯定心里嘟囔著怎么生了個這玩意,我不能生氣,我親生地隨我。15歲那年更是偷摸跑出居庸關,嗨皮了一個月,雖然危險,大好河山肯定激起了王先生的雄心壯志。到了王守仁17歲,王華看這孩子管不了,整天舞蹈弄棒,騎馬狩獵再這么下去廢了啊,抓緊給他找個媳婦一塊管管。于是王守仁被安排去南昌結了婚,大婚當天人還沒了,估計放在今天王夫人能掐死他。一年后回家途中,好友婁涼給王守仁講了格物致理之學,王大先生如獲至寶,把朱熹的書全看了一遍。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豁然開朗啊。于是王守仁先生跑到父親面前表示歉意,老爹我之前太膚淺了。王華一聽一喜好兆頭啊,可是接下來一句估計王華想找刀子,王守仁說我要做圣人! 王守仁先生是想到就做的人,于是找了一片竹林,一蹲就是七天,不但沒有找到任何的理,還把自己累趴了,于是王守仁產生了疑惑,朱熹格物致理真的正確么,這就歷史著名的 “守仁格竹”。隨后王守仁也參加了鄉(xiāng)試,會試,但是屢考進士不中,直到二十八歲才中進士,二甲第七全國第十,可見王才子不折騰考試也很牛。 后得罪宦官劉瑾被貶貴州龍場,別看現(xiàn)在貴州經濟發(fā)達,當時是少數民族聚集地,龍場就是只有龍才能活的場所。在龍場做驛丞的時間,王守仁一直致力于教書育人,名氣越來越大。并且一直在想格物致理既然是錯的,理到底什么。朱熹說存天理去人欲,到底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有一次王先生去寺廟,一個老僧給王先生講經,王守仁突然打斷問,您父母尚在么,老和尚說尚在。王守仁又問你想他們么,老和尚說怎么能不想。王守仁說既然想為什么不能去看看他們呢。和尚突然醒悟然后拜謝王守仁還俗回家去了。王守仁也被成功趕出寺廟,但是他好像想到了什么。又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不惑之年的王守仁再也沒有年輕時候的意氣風發(fā),他再也忍不住了,對天大吼,自己一事無成,到底圣人的路要走到什么時候,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突然遠方的一道驚雷驚醒了王守仁,我明白了,朱熹錯了,存天理去人欲錯了,天理即是人欲!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后來王守仁被啟用,王守仁用兵更是詭異,獨斷,狡詐專兵。以一人之力,募兵調兵統(tǒng)兵,平定江西寧王叛亂。后被加官晉爵。嘉靖年間創(chuàng)辦陽明書院,傳播心學。嘉靖六年廣西叛亂,詔書令王守仁平叛。離開時在天泉橋留下“心學”四言。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苗族首領聽說平叛的是王守仁,我去狠人啊,王守仁到了直接參加了受降儀式。平叛后,王守仁舟車勞頓肺病加重,臨終前弟子問有何遺言。王守仁回復:“此心光明,亦復何言?!?/p> 王守仁心學最重要的三個理論你肯定聽過,知行合一,天理即是人欲,致良知。 用王守仁的話結尾,人心本沒有善惡之分,之所以有壞的想法是你的意識在干預,知道分清善惡就是良知,為了善良摒棄邪惡就是格物。雖凡夫俗子,只要一心向善,終究能成為圣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