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的管理學教父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成功,一定是自我期許的結果?!币粋€人對自我所設定的標準,決定了他的未來。 彼得·德魯克有一次在凱悅酒店參加一個大型的宴會,宴會設計了一個場景體驗,突然燈全部關掉,接著一個一個的服務員端著放蠟燭的盤子就進來了,幾十桌客人,端著燭光盤的服務員走到每一張桌子前。燈光突然打亮,服務員迅速把燭光盤放在桌子的正中央。 這時他注意到其中有一個男士,非常挺拔,走路比別人的速度快三分之一,動作顯得很莊嚴、很有味道。彼得·德魯克對這個可以用“婀娜多姿”來形容他的表現的男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這個人從他身旁走過時,他把男子叫住,然后問:“你是不是未來十年有一個夢想,想成為這家酒店的總經理?”這個人一下就呆住了,非常驚訝地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彼得·德魯克說:“我是猜出來的?!狈諉T對他說:“你說對了。”后來這個人十年后沒有成為這家酒店的總經理,但是十一年后成為了凱悅酒店的總經理。 為什么彼得·德魯克能一眼看到一個人的內心?是因為他從這個人的表現,感覺到這個人對自己的要求。我是做服務的,但是我對自己的要求、規(guī)范是一絲不茍的,非常認真的。 從這個服務員不一樣的要求,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別人對我們的尊重和評價,不是由別人所決定的,而是由我的表現和發(fā)揮來決定的。你自己未來能不能得到尊重,或者說別人對你評價很好:“這個人不錯,這個人有未來,這個人有責任感”是誰來決定的?不是別人,就是由你的表現和發(fā)揮決定的。 那么一個銷售人員業(yè)績怎樣來?同樣,我認為一個銷售人員的銷售業(yè)績仍然取決于正確的思維和自我期許。 如果你身處一個銷售型的團隊,做的是銷售工作,那你未來在團隊的地位是由什么決定的?是由你做出的結果決定。你是不是一個能做出結果的人?你的銷售業(yè)績也就是我們的結果決定了你未來在團隊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 為什么很多人在一家企業(yè)干著干著就走掉了,干一干就被淘汰掉了?就是你的表現和發(fā)揮還不夠好。如果你的表現和發(fā)揮足夠好,你創(chuàng)造的業(yè)績足夠多,那自然而然你在這家企業(yè)就開始有了地位。 什么決定了你的結果大小?就是你對待工作的責任和態(tài)度。彼得·德魯克為什么能看到一個人的未來?就是他從一個人對待工作的責任、態(tài)度看到了他的未來。就像那個服務員對自我的要求,對自我所設定的標準和其他服務員是完全不一樣的。 每一個從事銷售的員工,我們不要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我是在給老板打工。所有認為自己是在給老板打工的人都不會有太好的未來。 你的標準是什么?你的標準應該是老板的思維、老板的心態(tài)。我做這件事情,是把自己當做老板。做銷售工作你就要把自己當成老板,站在老板的思維角度來要求自己,用老板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的工作。 我曾經說過創(chuàng)業(yè)者從干銷售開始,最容易成功,銷售業(yè)績取決于正確的思維和自我期許。 |
|
|
來自: 昵稱38318587 > 《我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