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好言逞勇非為德——《論語》悟讀【331】

 新用戶97560OBk 2021-04-30

好言逞勇,非為德也。

《論語》第十四篇第五章: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p>

【譯文】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p>

【悟讀】

德為本,言為末;

仁為本,勇為末。

本章是夫子闡述言論與道德、勇敢與仁德之間的關(guān)系。

“有德者必有言”,“言”一般指言論,日本竹添光鴻在《論語會箋》中說,“有言,謂有善言也?!彼麑⒀宰g為善言,也許更符本章夫子之本意。有德之人的言說往往符合道德和規(guī)律,可以發(fā)人深省,促人為善,是謂善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有善言之人,或許夸夸其談,或許嘴上抹蜜,或許言不由衷,不一定有德行。

德為本,言為末。正如有德行之名醫(yī)醫(yī)術(shù)一般不會差,有德行之名師教學水平一般不會低,有德行之名演演技一定比較過硬。

“仁者必有勇”。仁是仁德,勇是勇敢。儒家的三達德是指智、仁、勇。其中仁為本,仁者必智必勇,其勇表現(xiàn)為全力以赴義無反顧地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的大無畏的勇氣“勇者不必有仁”,此處勇者是指逞匹夫之勇的人,徒有血氣之勇而已。此等人看似勇敢,其實源于內(nèi)在深深的貪欲。春秋時期刺客要離,自斷一臂、犧牲妻兒,做臥底、殺慶忌,看似勇猛無比,實則只為名利。故有勇未必有仁有智。

朱熹在《四書集注》中說,“有德者,和順積中,英華發(fā)外。能言者,或便佞口給而已。仁者,心無私累,見義必為。勇者,或血氣之強而已。”朱子對本章內(nèi)容和深意作出了完美的解讀。

德行天下,愛灑人間。

評判一個人,不僅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只有綜合考量才能確定一個人的本質(zhì)。一樣的行為,不一樣的目的,其本質(zhì)往往有著天壤之別。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